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次,乾隆主持殿试,状元之争难分高下。...
有一次,乾隆主持殿试,状元之争难分高下。乾隆眉头一皱,抛出一个王炸。一名进士直接退赛,可是最后偏偏是他得了状元……

众所周知,殿试是古代科举的终极 PK。胜者可得状元之位,通常还能获得公主委身下嫁,成为人生大赢家。可以说,状元是千千万万寒窗苦读的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不过,状元并不是路边的阿猫阿狗可以得到的,除了你有满腹经纶,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敢于在大领导和各个部门主管面前出色发挥,才可以有机会得到。

因此殿试状元之争,历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有一次,乾隆主持殿试,剩下两名优秀的进士都才学过人难分胜负。乾隆虽然有权力随便指定那一个为状元,但是他也不想留下话柄。于是他眉头一皱想到了一个高难度的对联,便抛出来让两人试试。

乾隆出的上联为“烟锁池塘柳”。这上联非常难对,因为五个字分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偏旁,那下联必须要有类似的对应才行。单纯就意思、意境对来不难,但要考虑到五行就非常难了

清朝大才子纪晓岚认为这是“天下第一难”的上联。用这个对联来确定状元人选,看起来的确公平。

乾隆的上联出来后,两名进士的表现截然不同。只见一人听完上联后,马上拱手作辑退过一旁,意思表示了放弃。

另一人却苦苦思索了半天,的确想不出答案后,才恭敬地拱手作辑,说才学有限对不出来。

大家都以为乾隆会点第二人为状元,因为虽然他也答不出来,但起码表现认真,不轻易放弃。

但是乾隆钦点了直接放弃答题的那位为状元。殿下众人不解,乾隆说:“此联为绝对,无人能对。能一见断定者必为高才”——因为他有自知之明,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听乾隆如此解释,大臣们才恍然大悟,纷纷恭维大领导不愧为大领导,看人的角度与众不同。

@古今指谈 “烟锁池塘柳”,这个绝对的上联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它本来是一首诗中的一句,来自明代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的《柳波曲》诗中。所在之诗为:“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

“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这便是作者陈子升自己的对联,但是他本身也不满意。他自己认为除了对不上上联的五行之外,下联的意境也有所不及。

不过历史上也出现过接近完美的下联:

据说在延庆观玉皇阁地下9米,埋着一块石碑。石碑的中间则刻有一幅画,画的的两侧是对联: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

有人认为,这才是无可替代的“绝对”下联,上联是烟雨迷蒙的江南景色,下联又是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江南春景,上下相合反映了江南景色的特色,无论在“格律、意境、机关全契合”都十分适合。

当然,时光流逝,能人辈出。有网友对出来了:烟锁池塘柳,深圳铁板烧。

元芳,你又怎么看?
#历史#
#文史知识局#
#我要上微头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任性的考生:皇帝出上联,他听完扭头就走,却被钦点为状元
乾隆给出两个上联:一个纪晓岚不敢对,一个至今无人能对
史上最个性考生:皇帝出题太难 他甩头就走
乾隆出一上联做考题,一考生听完,扭头就走,结果成了殿试的状元
对联趣谈
乾隆出的一个对联, 至今没有人对上, 对不上的人才是高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