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关脉浮迟主什么症状 其主要的且具特征性的症状


浮脉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脉轻平似捻,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 来时虽盛去悠悠。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有力而浮是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主病诗』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注解;浮脉好比木头漂在水上的感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因感风邪后诊得的脉为浮脉,浮脉形态是手按脉且觉脉渐举之,也叫举之有余.即是指身体感染了风邪,也就是为表有邪.亦称表邪脉。若脉浮而有力是正气抗邪的表现,即是风热脉,因阴不足而阳盛脉亦为浮,里虚之浮脉是手按之脉举无力是为按之不足.即是为里虚之症.里虚之症多指血虚。 

 左寸浮属伤风,症见头痛头眩、鼻塞、发热。右寸浮属肺感寒邪,症见咳吐痰液清稀。两寸俱浮属风热上攻,因寸为阳部也.浮为阳脉也.风为阳气也.头为诸阳之会也.症见中风发热头痛.左关浮症见腹胀,因风助肝木而克脾土,胃气受制致升降失常,导致积滞满闷。右关脉浮属脾虚,症见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左尺诊得浮脉症见尿涩尿赤,因风邪侵入膀胱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的一种。右尺脉浮为下焦风,主大肠干涩.浮为风.风既入肺.不传于脏.而传于腑.故大肠干涩而难通也. 

 治疗;

左寸浮属伤风,症见头痛头眩、鼻塞、发热,用川芎茶调散;

右寸浮属肺感寒邪,症见咳吐痰液清稀,小青龙合剂

左关浮症见腹胀,舒肝健胃丸,

右关脉浮属脾虚,参苓白术散,

左尺诊得浮脉症见尿涩,八正散,

右尺脉浮为下焦风,大肠干涩。脾约丸 润肺止嗽歌  一两清油二两蜜,半两生姜自然汁.

紫菀麻黄杏仁细辛桔梗宜添入。 诃子枯矾等二钱,慢火煎熬如黑漆。 临睡每服三五匙,明朝咳嗽无踪迹。     

左寸发热识伤风,目眩头疼风痰壅,

浮代虚迟心少气,心神恍惚不安宫, 

浮散心气虚烦燥,洪数心经被热攻,

左关脉浮主腹涨,数因风热入肝中,

 怒气伤肝脉浮促,心胸逆满不相通,

左手脉浮见于尺,膀胱湿热尿涩赤, 

芤则男子溺必血,妇人崩带更无凝,

迟则疝气脐下痛,用心仔细须推释。 

右手浮兮肺受寒,咳嗽清涕汗淋淋,如遇浮洪为肺热,浮迟咳喘吐痰涎。 

右关脉浮是脾虚,中满不食郁气居,浮迟脾胃虚寒余,  

右尺浮为下焦风,大肠迷结苦难通,若遇浮虚元气少,浮数风热大肠攻。 

 注解; 阳邪; ①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其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本性属阳,故名。 ②指侵犯人体阳经的邪气。

  1.风热;临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治以疏风清热为主。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疏风清热汤;荆芥6克,防风6克,牛蒡子10克,金银花12克,连翘15克,桑白皮12克,赤芍12克,桔梗10克,天花粉15克,玄参15克,浙贝母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血虚;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血虚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有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肾生血、祛瘀生血、解毒生血。健脾和胃方药有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参苓白术丸等。益气生血方剂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补肾生血方剂有菟丝子饮、二仙丹等。祛瘀生血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解毒生血方剂有犀角地黄汤、三黄石膏汤、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

 3. 风眩;风邪、风痰所致的眩晕。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又称风头眩。分有风寒眩晕、风热眩运、风痰眩晕等。风寒眩晕:感受风寒外邪所致头晕目眩。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有风邪眩晕与寒邪眩晕两种。风邪眩晕,证见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晕,治以祛风为主,用羌活防风汤等方;寒邪眩晕,证见身热无汗,恶寒拘紧,头痛身痛,时时眩晕,治以散寒为主,用羌活败毒汤等方。风热眩晕:风致上壅所致眩晕。治宜疏风清热,用羌活汤、荆黄汤等方。 风痰眩晕:因风痰上壅,闭塞清阳所致眩晕。 “风痰闭壅眩晕,必胸膈痞塞,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或心忪烦闷而发。”治宜祛风化痰,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丸、白附子丸等方。如见眩晕闷乱,瘫痪,搐搦,瞤动等症,治宜青州白圆子。 

 4.虚迟;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虚脉主虚证,多为气血不足或脏腑虚证。气血不足,气不足以推行血脉,则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故脉按之空虚。 

 5.气少 ,病证名。亦称气短。呼吸无力或浅表、急促的症状,病人自感气的交换不足。由气虚所致。治宜益气。  

6.心烦;心烦的意思是心情不好,烦躁的意思. 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亦通于心。小肠实热,顺经上于心,则可出现心烦,舌尖糜烂等症状,治疗上即要清泻心火,又要清利小肠之热,相互兼顾,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7. 心怔忡;指心跳并有恐惧不安感,。因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等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品汇精要 续集脉诀四言举要卷上浮脉主病第十六
中医必修课:凭脉开方 三 浮脉主病与方剂
肝郁是耳鸣的首要元凶,今有一方,可连根拔除
浮脉沉脉辨别
教你学诊脉
切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