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了解中药的五味吗?
你了解中药的五味吗?
简书07-30 21:12
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以纠正身体之寒热病症,这是中药疗法的一个基础和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中药还有五味,即酸、苦、甘、辛(辣)、咸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疾病。
辛辣的药可行走、发散,例如我们吃火锅时往往汗流浃背。但发散行走的同时消耗着气血,因此气血不足的人对于辛味药应该酌情使用。
一、辛味药
1、辛散药(解表药):麻黄、桂枝

麻黄
主要治疗病邪在表的各种病症,如现代医学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鼻塞、咳嗽、脉浮。
2、辛行药(行气血药):香附、川芎

香附
香附和川芎善行气血,是妇科很常用的一对药。
香附偏向于行气,行气即梳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可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肝气郁滞之胁肋胀痛、疝气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肺气壅滞之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但易耗伤阴,故气虚阴亏者慎用。
川芎偏向于活血,活血即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除瘀血,可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造成的各种瘀血症状。另外,川芎还可治疗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二、苦味药
1、苦寒类(清热药):黄连、黄芩、黄柏

黄连
黄连清心;黄芩清肺火,兼清少阳胆火;黄柏清肝、肾、肠及膀胱之火,若全身上下火势凶猛,可三黄齐用。
清热药可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包括体温升高的发热,以及体温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患者常出现的某些热证,如口干、咽燥、面红、耳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舌红苔黄。
2、苦燥药(燥湿药):苍术、白术

苍术
苍术兼辛味,善行走,燥湿之性更强;白术兼甘味,善益补,健脾益气之功更显,古人称之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但是苦寒味的药容易损伤胃气、阳气,不太适合脾胃不好、阳气不足的人,苦燥药不适合阴虚燥渴、气滞胀闷的人服用。
三、甘味药
1、甘温类:黄芪、当归

生黄芪

制黄芪
黄芪味甘性温,是最常用的补气药之一。生用则侧重于补气、益气、固表,对于气虚引起的自汗效果明显。用蜂蜜制过的,主要作用集中在脾胃,用于脾胃的气虚证。
2、甘凉类:麦冬、沙参
两者都甘凉,善入肺胃,用于凉润热病之后的肺胃津液损伤,养阴效果好。
甘味药补益,但是容易导致滞留,因此肝郁气滞或者湿热较盛的人应该慎用。
四、咸味药:肉苁蓉、桑螵蛸
治疗便秘的方法很多,可以攻下,可以行气,可以润肠、可以健脾。

肉苁蓉
而肉苁蓉与上述不同,因为其味咸可以软便结之坚,又因其还有甘味,能补,温性助阳,是治疗阳虚所引起的便秘的首选之药。
桑螵蛸:善于补肾、固摄尿液和精液,治疗遗尿和遗精。
咸味药可软坚,冰块是坚硬的,不过其遇盐得化。不过其也最伤阴血,阴津不足表现为口干舌燥,你想吃盐就容易引起口干舌燥啊。
五、酸味药:茱萸、五味子

吴茱萸

山茱萸
茱萸有二,一谓山茱萸,一谓吴茱萸,性味功用完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吴茱萸味酸,善收敛固涩,而山茱萸可补肝肾之阴,常用作治疗遗精、遗尿。
五味子:可敛心而平悸动,敛肺气而定咳喘;敛气生津而止口渴;敛精固脱,涩肠止泻,夏天中暑可服用。
酸味药可收敛,当我们一不小心吃到酸酸的东西时都想深吸一口气,这就是酸味令气息收敛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患有外感病邪气,如感冒、发烧,酸味就容易把外邪留在体内,因此感冒发烧等外邪病症时不宜用酸味药。
以上是中医的五味,愿我们能有所了解,以便日后鉴别和使用。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houjibaidu@baidu.com
查看原文
香附
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五味”
药性分四气五味,甘味药大全,多为滋养补益之药,推荐收藏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四)
在味为酸
【中药:五味】
中药五味属性与中药四性(四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