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喝水都胖”和“狂吃不胖”啥原因?看完第一条你就明白了
喝水都胖”和“狂吃不胖”啥原因?看完第一条你就明白了
东方头条08-04 15:30

本文作者:米医生中医世家,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中国、香港、加拿大注册中医师,擅长脾胃、妇科、精神类疾病治疗。
有些人光吃不长肉,有些人喝凉水都胖!难道真是传说中的人品问题吗?不!其实都是病,得治 !
有些人不仅喝水都胖,身体还总像个挤不干的湿拖把?这是怎么回事?
痰湿体质自测
1、其他地方不胖,但腹部肥满,松软;

2、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
3、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

4、大便不成形,容易困倦,身重;

5、舌体胖大,舌苔白腻。

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对痰湿痰湿体质的特征有个很有趣的归纳:脸上油乎乎、肚子胖嘟嘟、睡觉打呼噜。
能吃且瘦的胃火旺或胃阴虚,要小心糖尿病。除了胖,总感觉自己懒得动弹,感觉自己老是肿肿朋友们,是时候知道真相了,严重的肥胖痰湿者除了易发冠心病外,还易发高血脂、中风、糖尿病等。所以,今天接下来就让你胖得明明白白!
痰为何物?从何而来?
“百病皆由痰作祟”,中医认为痰是人体内水、精、 津、液代谢异常, 停聚而成的病理产物。
痰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痰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嗽而出,或呕恶而出,称其为外痰、 有形之痰;广义之痰是由于机体气机郁滞或阳气衰微,或情怀不畅,不能正常运化津液, 使体液停留积聚, 逐步蕴结而成, 称其为内痰、 无形之痰。
长期湿重祛不掉,一定是阳不足。
把我们的人体想象成一个自然环境,即使遇见了潮湿的阴雨季,→有湿气
但只要我们自身阳气足,→有阳光,湿气也能被气化蒸腾掉,但如果我们体内本身阳气不足,那么湿气就会像山上的迷雾一样蔓延开。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人体里的水、 精、 津、液就像一锅骨头汤,我们的肾阳之火就像在煮这锅汤的火,当我们肾阳之火足的时候,骨头汤自然会沸腾,气化,蒸腾,从液体到气体蒸腾的这个过程,就可以理解为脾在运化水谷精微物质,可当我们肾阳之火不足的时候,这个骨头汤蒸腾之力慢慢衰减,津液等物质就会慢慢凝结在一起
长期以往,就会变成痰样的一些粘浊物质,堆积在人体五脏六腑或关节处等变成痰湿。

千万不要被红豆薏米横扫天下湿给kuang了。
如何治?——分症论治
1、理气为先
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提出了治痰先治气的观点,“顺气为先,分导次之,气顺则津液流通,痰饮运下,自小便中出”。
2,治脾为本
朱丹溪云:“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3,补肾
赵献可云:“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如水逆行,洪水泛滥而为痰,是无火者也……”
此外,还有根据痰兼夹不同的邪气而确定不同的治法,如热痰清之,湿痰燥之,风痰散之,郁痰开之,顽痰软之。
热痰-清气化痰丸/黄连温胆汤
湿痰-二陈汤+-
郁痰-瓜蒌枳实汤+-
顽痰-礞石滚痰丸
风痰-有风寒、风热之分。
外感风寒如三拗汤,小半夏汤、小青龙汤。
外感风热如参苏饮、荆防甘桔汤、荆防泻白散选用
(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祛痰湿的穴位

【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功效排渗脾湿。常按阴陵泉内化湿邪、清利湿热、健脾理气。
【血海穴】:化血为气,运化脾血。
【丰隆穴】:调和胃气、祛湿化痰、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
【承山穴】:运化水湿,固化脾土。

最省钱的祛湿方法:户外运动
真想要祛湿,一定少不了户外运动,长期湿重的人大多气虚,一开始慢跑或快走就可以了。
痰湿体质宜忌
【忌】:思虑过多,思虑伤脾。
【忌】:寒凉
【忌】:吃得太滋补。痰湿在体内时,最忌讳滋补。
【宜】:适当主动出汗。
【宜】:多食疏肝理气除郁之物,比如佛手、玫瑰花,防木旺克脾土。■
【来源:素问轩 作者米医生】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houjibaid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
七子定喘汤”治咳喘
健脾化痰治咽炎、还可结合温阳、滋阴、理气化痰法。
一个古方:十六味流气饮,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都可以用
UC头条:嗓子总是有痰,痰多还吐不完?学会这3个方法,教你从根本上祛痰
分享一个消脂肪瘤经验方,健脾祛湿,理气化痰散结,可治“痰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