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伏天针灸有什么作用

百家号08-07 15:55
1、三伏天针灸有什么作用
解暑,祛湿,祛寒,降火。因为艾灸补充的的是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
在中医里治疗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才是有效治疗,才能根治。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针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是不闷热,不烦躁的。

2、三伏天针灸适用哪些疾病
2.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2.2、过敏性鼻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反复感冒;
2.3、虚寒头痛、慢性虚寒、胃肠炎、溃疡病、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
2.4、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问题及颈肩腰腿痛等症状;
2.5、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及其他妇科问题。
3、三伏天针灸怎么做
三伏灸的具体做法是:选取麻黄、法半夏、白芥子、细辛、麝香等药物按比例研末,用时以姜汁调成膏状,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穴位上。在贴膏药前,用拔罐器先拔相应穴位3分钟左右让穴位出现潮红更佳,每伏各贴药一次,贴于双侧对应穴位,初伏、中伏、末伏各取的穴位都有所不同。贴药时间为午时最好,因为此时阳气最旺,成人一般贴6-12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贴药后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治疗的同时应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三伏灸的由来
三伏灸是三伏天中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这种疗法的目的是冬病夏治,但是很多朋友不懂三伏灸要多久灸一次,其实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是一年最热的时间,也是中医所说的“阳气最旺盛”时。
这时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大张,在特定穴位敷贴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帮助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将体内的顽疾、寒气驱除出来,达到“冬病夏治”效果。

三伏灸要注意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胃部的消化性溃疡、骨关节疾病、风湿类风湿等都属于“冬病”的范围。不过,严重皮肤过敏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严重皮肤过敏者、贴敷部位表皮破损者等要慎用。阴虚火旺体质、感冒发烧期间,以及女性经期也不适合贴敷。
去贴敷时最好身穿宽松透气、舒适吸汗的纯棉衣物。为了防止药膏染脏衣服,当天穿深颜色衣服最好。如有过敏症状在贴敷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改用防过敏胶布。贴敷后会出现发热等感觉,可以待在凉快的地方,但切不可贪凉。不要马上进到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更不要将电扇、空调直接对着贴敷部位吹。
平时身体没有病痛的话,每隔3-5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25分钟左右。如果身体寒症较重,或者其它需要治疗的病症,那么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每天必灸!无病痛的情况下,不要每天艾灸,易上火(口干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

三伏灸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天是敷贴最佳时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夏至始
天灸自行敷贴不可取 贴错穴位效果适得其反
“三伏贴”和“三伏推拿”疗法
今日入伏!三伏天秘籍大盘点,防病祛病最佳时机不可错过
【三伏天这些你不能不知道】 三伏天这些你不能不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