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静寂清凉,如此荷花

荷花

29 cm×58 cm 水墨设色

钤印:周(朱文)


荷花又开了,

一年一度,

每年此时,

都会想起,

周思聪笔下的荷花,

她用生命,

燃烧成诗意。

荷是她,

她亦是荷,

一切都幻化在笔墨中。


周思聪曾说:我爱静谧的大自然。

静谧的大自然给予了她心灵的安慰


王明明:


荷花系列的作品是周思聪的艺术经历、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那时她的风湿病已经很严重了,甚至是用两个手指夹着笔在画画。因此,她笔下的荷花带有一种凄美,一种隐隐的痛,只有近距离接触她的人才能理解。那是对生命无法挽救时,在无奈中的觉悟。她曾跟我说:“明明,我都想通了,一切随缘吧。”所以,在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苍凉后面的升华。她的荷花是有正能量的,虽然渴望与无望交织在一起,但根上是阳光的。


从创作角度看,周老师笔下的荷花抛掉了许多技法,她在减,一次次地减,越减越接近艺术的本质。我想,这是依赖于她细腻的情感、天性、勤奋与对艺术的爱。她的荷花好像随笔拈来,但所达到的境界又是不可代替、不能仿造的。因此,对于她的荷花创作没有办法通过技法去衡量,因为这根本就不是技法的问题。她在用创作去燃烧生命,用艺术去悟道。她不是佛教徒,但她达到了佛法中所说的“静寂圆明”的境界。的确,面对那清凉世界,周思聪以荷花应之,与静伴之。


小暑日即兴

51.5 cmx51.5 cm 水墨

1992年

款识:壬申六月初七小暑日思聪即兴

钤印:思(朱文)


这杯中花,八大画过,白石画过,周思聪也画过,至简,至清,每个人的花都不同


朝露图

69 cm×46 cm 水墨

款识:朝露图 思聪写于藻鑑堂

钤印:思聪(白文)


卢沉:


1992年,我们应邀住到北京西郊京丰宾馆画画。这里地处城郊,环境幽静,生活起居有人照顾,思聪难得有这样好的创作条件,非常高兴,在完成宾馆任务的同时,顺便准备去新加坡展出她的画。这期间,思聪每天服两片激素,还时有病痛困扰,但精神很好,全身心地埋头创作,惊人的多产。三个月的时间,她笔不能握,用僵直的中指、食指夹着毛笔画了一百多幅,除少量山水、人物外,大部分是荷花、荷塘。这是思聪一生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后一个创作高峰。


这个高峰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春天,直到脚部出现溃疡,她不得不离开画案。


思聪喜欢荷花,过去断断续续画过一些,但像这样集中、大量地画荷,前所未有,她的许多好画也产生在这一阶段,如1993年批评家提名展上展出的荷花系列、四扇屏《自在水云乡》等。她用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技巧—用矾水做纸,墨与丙烯、广告黑混合使用,利用它们不同的渗透力,配合干笔皴擦产生微妙的肌理变化,创造了独特的似梦如幻、朦胧多变的画风。这是思聪向往的清净世界。


这批荷花是思聪一生中最好的抒情作品,也是她自身的写照。她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艰辛、烦恼化作一片纯净清幽的笔墨。面对这些作品,你无法按常规去欣赏。创作这些画,曾给思聪带来创造的快感和欣慰,但是我们欣赏这些水汪汪、墨色斑斑、影影绰绰的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苦涩与悲凉。


晚年的思聪深受顽疾折磨之苦,因长期服用激素,脚部出现溃疡,但她仍坚持作画,直到用双拐走路,足不出户。身体稍好时她还整理旧画稿,自制贺年片寄送亲友。1996年1月,去世前一周,她用手指夹着毛笔,画了最后一张作品《李可染先生像》。


思聪长期为疾病所困,是什么力量使得她在重病缠身时仍笔耕不辍? 我认为,这种能战胜一切病痛、阻力的强大力量,来自她的心灵深处,来自她的爱心,来自她对画画发自肺腑的热爱。“我最爱水墨画。变幻无穷的黑白常令我沉醉”;“我爱静谧的大自然,我爱平凡的人”;“从孩童时起,我只钟情于画画,没想到会干别的,今生如愿以偿了,若真有来世,我仍会这样选择”。


正是这种深情的爱,支撑着思聪度过艰辛、痛苦、充满创造活力的一生。


荷花

69.5 cm×46.5 cm 水墨

钤印:思聪(白文)


一湖烟雨半湖花

68.5 cm×67.5 cm 水墨

1981年

款识:一湖烟雨半湖花 辛酉 思聪忆写

钤印:周(白文)


绿雾

68.5 cm×67.5 cm 水墨设色

1985年

钤印:周(朱文)

款识:绿雾 一九八五年夏 思聪


高居翰:


凡认识周思聪者都会感受到她的人格与画格之不可分离性,我在她生命的最后十几年中获此了解她的殊荣。贯穿她一生的作品有两条主线,一是人情充盈而又干预世事的人物画;另一是携观者一同超凡远尘的荷花系列。似乎她执自己生活与艺术中对立的两端而和谐之,借以诠释她的艺格和人格。同时,又渴望以图像的象征来表现她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我之内在体验之隐秘和精神性的成分,如她在最后几年中创作的深具神秘意义、妙不可言的荷花系列。荷花,这一许多世纪以来几乎穷尽其象征和表现内涵的艺术题材,在她的手中被赋予新意,如同荷花自身一样,出乎陈年污泥,却光鲜如炽。思聪笔下的荷花亦是她本人在我眼中的形象——承受住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压力和困窘方得跻身于中华大师行列之中。


梦回池塘外

85 cm×52 cm 水墨设色

款识:梦回池塘外 思聪

钤印:周(朱文)


荷花

68.5 cm×69 cm 水墨设色

钤印:思(朱文)


吴洪亮:


荷花之于中国艺术是有特殊含义的,其精神性的内涵超越了那绿色如棚的荷叶,纤弱婀娜的花瓣所具有的形式之美,历代名家都在寻求自己笔下的心中之荷。八大山人的荷,鬼怪,甚至有黑色幽默的因素,张大千的荷妩媚而倜傥,齐白石的荷是花香与泥土混合成的本初的冲动。甚至我相识的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艺术家在酒过三巡之后,推心置腹地对我说:“你知道,我最后的一个理想就是要画出我自己的荷花,我现在还不敢碰,再等等。”可见荷花,在中国艺术家心中的地位,它远远超出了作为创作对象的那个物,而成了借以触摸艺术精髓的一条通路,在他们只有画荷花方可完成与前人艺术境界的PK。我想周思聪是没有这种想法的,她非常自然地,在她最后的日子选择了荷花,之于她自己并非偶然。荷花成了她所爱的那个最“静谧”的大自然中和自己最为相似的一种寄托。她在访谈中说:“画荷花时水和墨的痕迹使人愉快,在生病的时间给我许多安慰。荷花本身就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它不像牡丹那样雍容,也不像野花那么活泼,特别是一两朵荷花,残枝败叶也和我心境比较吻合。”然而,在她最为投入到荷花创作中时,她的身体已十分衰弱,她甚至无法正常拿笔,在这种状态下, 她身体的痛,会化作悲哀。“我寂寞极了。两个药瓶悬在头上方,破碎的彩虹,微微晃动。”艺术家无论何时,都在用感受说话。而正是在“彩虹”那瞬间灿烂之后,周思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了最为深刻的蜕变。正如她的学生王明明说的:“灿烂之极,归于平淡。”此时,周思聪的笔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画的是心,画的是境界。她的荷花已入禅思,不再是简单的具有方向性的态度的表达,而是将笔墨幻化成美丽痴迷的精灵在那里随风摇曳。她的荷花最后达到了如李叔同晚年书法中所呈现的“出纸三分”的境界,而摆脱了一般人所追求的所谓“入木三分”,这种出纸的感觉可能是一种更为深邃的化境,其中有禅思、有哲学的意味,有某些终极思考,甚至充盈出一个世界的悲凉。如果说《矿工图》中还是对人自身之苦的直接表达,还在历史画的范畴中有所负累的话,周思聪晚期的荷花创作则是将中国画中借万物以抒怀的方式推到了极致。


绿雾

68 cm×68 cm 水墨设色

款识:绿雾

钤印:周(朱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

69 cm×69 cm 水墨设色

1988年

款识: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戊辰冬月圣诞三日 思聪即兴墨趣

钤印:周(朱文)、思(朱文)


清梦

45.5 cm×54 cm 水墨

钤印:思(朱文)


听雷

68 cm×130.5 cm 水墨

款识:听雷 思聪

钤印:思(朱文)


往事如烟

66 cm×50 cm 水墨

1992年

款识:思聪

钤印:思(朱文)


一花一世界

49 cm×55 cm 水墨设色

1992年

款识:思聪

钤印:周(朱文)


看过周思聪笔下的荷花,你有什么感受?请留言。


【相关展览】

几度相看忆故人——周思聪、卢沉纪念展

展期:2018/6/30 - 8/15

地点:江苏省美术馆


(编辑:罗元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看白石老人笔下的夏天
任大庆山水画展
晚来寂静染素荷
周思聪的水墨荷花,清凉至极!02
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清初四僧 朱耷作品欣赏(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