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武全才,被朱元璋赏识,这个明朝王子最后为什么自尽?

朱柏生于洪武四年(1371年)八月初三日,是朱元璋与顺妃胡氏所生之子,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排行第十二,自小就有美名,解缙在《湘献王神道碑文》中说:“惟王幼而美异,长而通明,温恭粹徳”,

这么一个帅气聪明温顺孝顺的王子,结局却颇为悲惨,自焚而死。山中说史叔叔今天来说说这个可怜可悲的湘王。

明朝为了稳固天下,把皇帝的子孙分封到各地。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封蜀、湘、豫、汉、卫诸王。这个湘王就是朱柏,当年被封时年仅八岁,封地为荆州。

朱元璋给这些分封的孩子每人赐了一条玉带。临别前,他让朱家子孙带上玉带,并且让他们转身看看玉带上的装饰品。所有人都转过神来看玉带上的装饰品,只有朱柏没有转身,反而把玉带转到前面让朱元璋看。朱元璋问他,你为什么不转身看呢?

朱柏竟然回答说,“君父不可背也”,朱元璋听闻,更加疼爱欣赏他。也是因为朱柏年纪小,分封后并未成行,等朱柏真的到封地去当藩王时,已经是六年以后了,14岁。

到了封地后,虽然年幼,但是朱柏并不是顽劣不堪,不学无术,也不是书呆子,而是文武全才,颇有战功。

在军事上,他的主要成绩就是三次平定叛乱。一是打击湖南常德“降兵”,二是平定古州蛮起事,三是平定五开蛮起事。解缙《湘献王神道碑文》:“降兵反常德,进至荆之虎渡。”解缙所言“降兵”,《四部丛刊》本作“鞑兵”。一言“降兵”,指投降的军队;一言“鞑兵”,是指元人的蒙古兵。综合来看,可能是指在湖南常德投降明军的元军,他们发起了叛乱。由于朱柏的胆识勇气过人,指挥得当,最后大败敌兵,终获全胜。朱元璋得知后高兴极了,对朱柏先是嘉奖,后又干脆召至京城慰劳。

不过奇怪的是,14岁起朱柏就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看,他对道教的欣赏,可以当做是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或者是什么都不缺,对成仙有了想法。总之,他给自己取了一个道号叫“紫虚子”,拜访道教的名士。他为此跑到武当山寻访张三丰,寻访未果的他,意犹未尽,写下《赞张真仙诗》一诗。

在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朱柏以太晖观经箓法师周思礼作主持,在武当山大醮五昼夜,并在此次斋醮后投放的金龙、玉简、玉璧等埋于地下。1982年,文物部门在紫霄宫前赐剑台下发现了这些文物,从文物上的文字显示,朱柏到武当山设坛祭神的目的,是为了祈求神灵佑护,祈祷道教诸神“福国裕民,济生度死”“乞削罪录,上名九天”。从这些事迹可以表明,朱柏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

如果他一心入道寻仙,也还好。就怕一只脚在道门外给自己惹了是非。

他28岁那年,被建文帝疑心谋逆,一把火把自己的家全给烧了。当然,他也没有走出来。

为什么说他谋逆呢?明徐咸《徐襄阳西园杂记》说,朱柏曾私造兵器,由此被朱元璋的训斥。后来还传闻他私自制作货币,又被批评。

可见这个王子,确实是个不仅有功,而且胆大有想法的汉子。

但建文帝最后判定他谋反。在朱柏死后,建文帝对此事定调,下诏文说,去年就有人告发他谋反,我因为考虑至亲的关系,就没有发落。今年想不到他又被告发谋反,于是他自己知道事情败落,就自焚了。

原来,周王朱橚图谋不轨,牵连到湘王朱柏。后又在审问齐王朱榑谋反案时,朱柏再次被供为同谋,以这种情况下,建文帝才下决心以谋反罪罚治朱柏。

但这是到底是有切实的证据还是建文帝借题发挥呢?

只有建文帝自己知道了。坐不稳江山的建文帝心里苦,害怕藩王谋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当然,对于朱柏的死因,有不同的传说。把他的死归结为僭越,这是民间的说法。话说朱柏在荆州城西修建了一座王宫,规模装饰超过了他的级别。因为被人举报,朱柏被迫将王宫改建为一座道观,称之为“太晖观”。又因太晖观殿前立有大型的蟠龙石柱,被人告发有僭越之嫌,建文帝派人到荆州提审朱柏,朱柏点燃宫室,全家俱焚。

但是又有人说了,如果真是僭越,为什么他死后,太晖观殿前的蟠龙石柱子还没有被销毁呢?

总之,28岁的湘王就非常遗憾地死在了壮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太祖诸子之十一湘王朱柏
朱元璋的第十二子朱柏
湘献王朱柏:朱元璋孝子,压垮朱棣的最后稻草,为什么建衣冠冢?
被建文帝率先削藩的几位藩王最后下场如何?湘王还是冲动了啊
湘献王朱柏英年早逝,背后有着怎样的政治背景?
揭秘: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 其中谁的下场最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