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民间的这种行为,有点类似如今的BBS,辛弃疾也潮流了一把

文 | 吴钩

现在大家一个人出差在陌生城市的时候,晚上在酒店睡不着想必都会掏出手机或是打开电脑,发发微博,灌灌水,好消磨时光,排遣寂寞。那要是搁一千多年前,没有这些玩意儿该如何排遣愁绪呢?唐宋时期流行的方式就是在驿站旅舍的墙壁上留言寄情,当然了当时多是诗歌的形式,而不是现在我们公厕壁板上经常看到的那些粗鄙文字。

所以当时的旅舍墙壁上多有“题壁诗”,有的驿站还专门设置了一些“诗板”,供住宿的人题诗。这就有点儿类似我们现在的BBS,至于上面的“题壁诗”则就是网上的帖子了。

发帖:题壁

我们中学时学过的那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是一首题在南宋杭州客栈内墙壁上的七绝。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大有讽刺南宋朝廷只顾歌舞升平、不思收取中原故土的意味。不过这发帖人的胆子也是蛮大的,竟毫不掩饰地留下了自己的大名,只不过笔迹龙飞凤舞,不易辨认。

后来在收录此诗时,多将作者写成是成淳熙年间的士人“林升”,不过也有人考证说,“升”字实则是“外”字,真正的作者应该叫林外。《西湖游览志余》载,“绍兴、淳熙之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相。士人林外题一绝于旅邸。”这林外是南宋的太学生,诗酒风流,在临安也是颇有名气。

且不论这诗的作者到底是谁,毕竟他是留下了姓名的。敢于公开发表政治讽刺的诗句并署名,可见当时的舆论环境还是比较轻松的。

此外北宋年间,也有一位不知名的小吏,在驿站投诉的夜深人静之际,感怀世道不公,辗转难眠,便在墙壁上题了一首小诗,发发牢骚:“三班奉职实堪悲,卑贱孤寒即可知。七百料钱何日富?半斤羊肉几时肥?”这里的“三班奉职”是宋朝的低级官职,薪水极低,每月大概也就“钱七百(文),驿券肉半斤”,所以他才会有此感慨。后来这诗不知怎么就流传了开来,并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宋真宗听后说:“如此,何以责廉?”立即下诏给“三班奉职”增加工资。

跟帖:和诗

既然有人发帖,那自然就会有人跟帖,这在当时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他们叫和诗。当时最容易引发跟帖的题壁诗,似乎多是女子所题的诗句。

南宋人周辉因为常年出门在外,所以在旅舍休息的的时候,多以“观壁间题字”为乐。有一回他在一间旅馆休息时读到一首略显暧昧的小诗:“迢递投前店,飕飗守破窗。一灯明复暗,顾影不成双。”诗末还署名为“女郎张惠卿”。后来当他回程再次投宿这家旅馆时,发现这首诗已经成了热门帖子,和诗“已满壁”,跟帖都挤满了整个墙壁。

其实在女性题壁诗下面跟帖和诗的行为,在当时并不罕见,也不丢人。辛弃疾还曾作过一首《减字木兰花》,其小序曰:“长沙道中,壁上有妇人题字,若有恨者,用其意为赋。”意思就是说,辛弃疾在长沙道的客店中读到有妇人的题诗,为诗中情感所触动,便和了这首《减字木兰花》。

另外宋朝跟帖最多的一个帖子,是一位无名女子在信州杉溪驿站墙壁上的生前留言。这位女子生前嫁给了“三班奉职”鹿生的儿子,这鹿生极为势利,捞到官职后便急忙带着家眷赴任。儿媳刚分娩三天也被赶着上路,结果因为劳累奔波过度,病倒在了杉溪驿站,奄奄一息。临终前将自己的不幸遭遇,题写在了壁板上,“具逼迫苦楚之状,恨父母远,无地赴诉。言极哀切,颇有词藻,读者无不感伤。”

后来投宿于此的顾客,在读到这首题壁诗之后,都纷纷为该女子鸣不平,“多为之愤激,为诗以吊之者百余篇”。有好事的游客还将鹿生的身份给挖了出来,原来他是宰相夏竦的家奴,这倒有点儿像我们现在很流行的人肉搜索。

再后来又有人将大家凭吊该女子的诗词收录了下来,编成一个集子出版发行,这本诗集的名字就叫《鹿奴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爱写诗,也不缺纸,为何常写于墙壁上?
题壁诗
潘长宏欣赏清代-凌迁堪词作-【渡江云·汉口旅舍题壁】
唐朝诗人写出一首好诗,发表在哪里,才能够让别人读到和流传?
古人题壁 今人发帖 文/杨进峰
10首题壁诗,首首意味深长,你能感受到古人的心情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