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姚广孝:不想造反的和尚不是一个好帝师

我问你,一个人造反的动机是什么,通常我们会想到活不下去了,反正烂命一条,搏一搏。这是造反动机中最常见的一种,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还有一种就是秉持着‘皇帝轮流走,明年到我家’的朴素造反信仰,白莲教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元朝建立后,他们反元,明朝建立后,他们反明。清朝建立后,他们反清。虽然从未成功过,但是他们一直在努力。所以千万不要惹有信仰的人,他绝对会跟你生生世世纠缠下去。最后一种比较可怕,他们只是为造反而造反,一不要权,二不要钱,三不求名,四不为色。那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展心中鸿鹄志,不负胸中万斗才。此类人多半是极通谋略的读书人,南北朝的王猛就是其中典型代表,还有今天我们要说的道衍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是个怪人,他本是个和尚,却拜了个道士为师,学习阴阳数术。本来这也没什么嘛,你就当他是勤奋好学好了,想融汇佛道两家之长早日成仙成佛。但是呢,有一次他去别的佛寺考察学习时,遇到一个相士对他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的,好像一头病虎,天性好杀。就像元朝的刘秉忠一样。”听到这话后,姚广孝居然很开心。这其实很不正常的,其实相士这段话是说姚广孝长的和妖魔鬼怪似的,正常人听到这样的话不动手打人就是极有涵养的,何况作为一个本应以慈悲为怀的出家人,居然还很开心,还以刘秉忠为偶像。刘秉忠是谁呢?就是辅佐忽必烈打天下的一个汉人和尚。所以,姚广孝以刘秉忠为偶像,其居心可见一斑。但当时是太平之时,另一个和尚朱元璋已经平定了天下,似乎姚广孝只能在寺庙中安分念经了。但机会是给有能力的人的,即使盛世太平,姚广孝依旧敏锐的看到了这个帝国深处的巨大危机——藩王问题。朱元璋其实是个很重亲情的人,这和他年幼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大量的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其中一些还给他们巨大的权力。朱元璋在时,这些藩王必然对中央恭恭敬敬,但朱元璋已经老了,他的继任者未必能够镇得住场面,这时天下必然大乱。于是,姚广孝极为有眼光的在众多藩王中挑中了极为像朱元璋的燕王朱棣为效忠对象和合作伙伴。


趁着朱元璋为藩王挑选讲经人的机会,姚广孝来到了朱棣身边。但作为一名和尚,姚广孝十分不尽职,因为他每天并没有为朱棣念经祈福,而是拼命想把他往火坑里推——劝他造反。造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当,除非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还真没有几个人会想着去造反。朱棣贵为藩王,享受各种荣华富贵,你让他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又不是有病。皇位虽然很诱人,但是翻开历史书,在大一统王朝藩王造反成功的记录为零。朱棣虽然自信,但还没有自信到自己能够开创一个千古奇迹,虽说后来他还真的开创了。后来机会终于来了,建文帝登基后,便开始拿自己的亲叔叔们开刀,堂堂藩王朱柏居然被逼迫到全家自焚。听闻此惨剧的朱棣明白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终于横下心来造反了。姚广孝等待了多年的时机终于来了,朱棣外出作战,他和朱棣长子负责坐镇北京,并且给朱棣制定好战略计划。两人配合的十分默契,三年后,便夺得了天下。可谓是开创了一个千古奇迹。夺得了天下后,论功行赏,功劳极大的姚广孝却拒绝了所有的封赏,只是保留了少师的荣誉称号。他不能做帝师,还有谁?


读书人读书并不是无用,胸中有韬略者,方是读书之大境界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嗜杀和尚成黑衣宰相,未临战阵却论功第一,朱棣请其教导储君父子
姚广孝:前有姜公垂钓,后有老僧盖帽
半生魔,半生佛:姚广孝押上天下证明自己,却发现天下已容不下他
两大军师的对决,刘伯温与姚广孝
83岁姚广孝病重将亡,朱棣急问有何遗言,老和尚:请释放死敌溥洽
黑衣宰相姚广孝:永乐第一谋士,死后配享太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