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西省1个县,人口近60万,出了556位进士、6个状元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部,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古为干越之地和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包括24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65个县,全省总人口4592余万人。

吉水县,隶属于江西省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东接永丰县,南连青原区,西邻吉州区、吉安县,北靠峡江县。

吉水县境,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周朝时属吴国地,战国时期属楚国地,秦朝属九江郡庐陵县辖地。西汉时,仍属庐陵县辖地,庐陵县先后隶属于九江王国、淮南王国、豫章郡。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改庐陵县为桓亭县,今县境属九江郡桓亭县辖地。

东汉建武元年(25年),九江郡复名豫章郡,桓亭县复名庐陵县,今县境仍属之;永元八年(96年),析新淦、庐陵两县地置石阳县(治今吉水县醪桥镇固洲村),此为吉水县建县之始;建安四年(199年),析豫章郡置庐陵郡,吉水县改隶庐陵郡。

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析庐陵郡之石阳、阳城两县地置吉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庐陵郡徙治石阳县(治今吉水县醪桥镇固洲村);此时,今县境分属庐陵郡石阳、吉阳两县。东晋咸康八年(342年),庐陵郡治从石阳县城徙于今吉安市区孔家湾。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废庐陵郡,置吉州,石阳、吉阳二县并入庐陵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吉州为庐陵郡,庐陵郡徙治原石阳县治旧址(今吉水县醪桥镇固洲村);大业末(615~617年),析庐陵县十一乡地置吉水县(治今吉水县文峰镇),隶属于庐陵郡。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庐陵郡复改吉州;永淳元年(682年),徙吉州治于庐陵县治;天宝元年(742年),改吉州为庐陵郡;天宝十四年(755年),吉水县改为吉水镇(镇治今城南);乾元元年(758年),庐陵郡复改吉州。

五代十国时期,天祐七年(910),吴国得吉州后,吉水镇改为吉水县;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吉水县改为吉水场;南唐保大八年(950年),吉水场改为吉水县,隶属于吉州。

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析吉水县之兴平、明德、永丰、龙云(含报恩镇)、云盖五乡置永丰县。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吉水县升为吉水州。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吉水州降为吉水县,延续至今。

建国后,吉水县先后隶属于吉安分区、吉安区、吉安专区、井冈山专区、井冈山地区、吉安地区;2000年,地级吉安市成立后,吉水县隶属吉安市至今。

吉水县总面积2509平方公里,因赣江与恩江合行洲渚间,形若“吉”字,故名“吉水”,全县下辖18个乡镇,总人口556845人。

吉水县自永元八年(96年)置石阳县,迄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自隋朝末年置吉水县,已有1400年历史,历史上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从唐朝至清朝,吉水县中举者1435人,进士556人,其中状元6人、榜眼3人、探花4人,古称“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

吉水县历史名人:杨万里(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邦乂(南宋爱国名臣)、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解缙(《永乐大典》总纂)、胡广(明朝状元、文学家、内阁首辅)、周忱(明朝初理财名臣)、陈诚(明朝使臣)、邹元标(明朝东林党领袖)、李邦华(明末东林党领袖)、毛伯温(明朝兵部尚书)、罗洪先(明朝状元,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曾同亨(明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游在吉安: 千年庐陵 文脉传承 走进吉水进士文化园
江西二县,均以“水”为名,其一为一脚踏三省之地
永乐九年的状元,写对联为江西吉安求雨,两副对联都写得精妙绝伦
中国状元分布最密集的县,十里之内出过5个状元!
江南望郡、状元之乡江西吉安,有哪些名人墓呢?
中国文状元江西吉安福建福州为二、三名:共31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