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亭地名传说:张家铺

来源:《乐亭地名传说》/乐亭故乡人网站(www.guxiangren.com)

主编:石焕玲、邓树民

编辑:李永波、谢立勇、常丽华、石学佳

题图来自网络,和本文无关

张家铺是一个自然村,他同李家铺合称张李铺。这个村在县城西南五十多华里的地方,是一个沿海的稻田村。这里气候湿润,风景秀丽,视野开阔,民风淳朴,远近都有些名气。每到春夏秋季节,大片稻田一望无边,绿波连天,金浪滚滚,一派具有现代气息的田园风光。在这里,人们过着富足、安详、恬静、的生活。

古时候,这里可是荒无人烟的盐碱滩。光秃秃的不长一棵草。盐碱泛出地面,远远望去,白花花的一片,就象是下了一层霜。大自然就是这样安排的,没有人说大自然的安排是错误的。盐碱也不是坏东西,他同样可以给人们提供生活的来源。

在清代,这个地方的北边有一个村庄叫溪家坨,溪家坨有姓张的弟兄俩,哥哥叫张珠,弟弟叫张玉,弟兄俩正是身体强壮,精力充沛,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他们以劳动为生,以力气挣饭吃,以汗水换衣穿。每天,他们起早睡晚,披星戴月,顶严寒、冒酷暑,干完自己家的庄稼活儿后,就到张家铺这个地方的盐碱滩上去刮碱土,他们蹲在地上,一手拿着刮子,一手拿着笤帚,一边刮,一边扫。然后用抬筐挑回家熬盐熬碱卖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多一半的时间劳动在盐碱滩上,就象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一样。

正是初春季节的一天,地里的农活不多,天气又不冷不热,弟兄两个很早就起了床,准备这一天跑三次碱滩,刮三次碱土,趁着这碱土泛白、雨水稀少的大好时机,多刮点碱土,多熬点盐碱多卖点钱。他们象往常一样,找好了盐碱厚实的地方就蹲着刮了起来。他们一边刮土,一边闲聊,规划着一年的生计,算计着一年的积蓄,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们边说边干,快到早饭的时候,他们的碱土已经装了四大筐。弟兄两个拿起扁担栓好筐绳,正准备挑起碱土回家吃饭,突然看到从遥远的天空飞来一只大鸟,这只大鸟全身金黄,两翅带有黑色的斑点,尾巴长长的随风上下飘动,弟兄俩忘记了回家,目不转睛的看着这只大鸟缓缓落在了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那只大鸟头朝他们站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样子的大鸟,可是他们听老年人说过,世界上有一种鸟叫凤凰,这是一种神鸟,是一种吉祥鸟,她非梧桐不栖,非宝地不落,谁见到凤凰就会一生大吉大利,万事如意。今天弟兄俩真的见到了凤凰,他们高兴的简直要跳起来,他们挑起抬筐飞一般的跑到家,不等喘气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起初有点不相信,后来看他们说的如此认真,也就相信了他们的话。但是父母说这件事不知真假,千万不能四处传扬,要不大家追根问底就说不清了。

他们全家人商量,姑且相信弟兄两个人说的话,就认为那只大鸟真的是凤凰,凤凰真的落在了那个地方,那里真的就是风水宝地,父母也依从了弟兄俩的意见,这里的房屋不拆,这里的土地继续经营,全家都搬到凤凰落地的地方,就以熬碱熬盐为名在那里搭起窝铺,建造炉灶,刮土熬碱。他们熬制的盐碱也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高,时间不长远近名声不小。他们又在附近开垦了荒地种植粮食蔬菜。辛勤的劳动换来了生活的富足。不久,弟兄两个又娶妻生子,一家人欢欢乐乐的生活着。因为张家弟兄首先在这里搭铺建庄,就取名张家铺。现在张家铺和邻村李家铺合为一个行政村,称张李铺。这个村曾归古河公社管辖,现在归古河乡管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亭沿海农村的农家院、农家饭和农家风情
凤凰眼的传说
盐碱滩 儿时赵家洼三首(盐碱滩七)
小说百练:赤柳(蒋冬梅)
诗画 |《消失的梭梭柴》 杨 永
山东潍坊:低成本“滨海盐松”扮绿盐碱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