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中的山水文化


《论语》中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可以说是中国山水文化的根源。

孔子认为“山”和“水”寓意着永恒和崇高。

山:立于天地之间,巍然不动,包容万物,滋养万物

水:君子以水之德比喻自己,无私、仁爱、高义。


所以,“山”代表了永恒的坚守,“水”代表了永恒的德行。

中国的山水作品,表现了丰富的自然风光,把山水人格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

优秀的作者可以引领读者浏览其间,体察其中,为之怡情,为之陶冶,沉醉于山水自然中,达到情绪的放松,心灵的正合,谓之“畅神”。

当今时代人们为了调节喧闹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盛行旅游,寄情山水,钟情山水作品也是这个道理。

山水作品有着从情感气格的“境界”的追求。

山水画,重“师造化”,要在造境,高在化境,

作画和看画共同身临其境,向审美活动的深层次发展:

一、是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达到主客观统一,与时共进,光景常新。

二、是潜移默化在真境、神境、妙境的高深境界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看似玄妙,实则有法可循。有境界的高度,有鉴赏的能力,才有艺术的高格品位。

山水画不仅在绢本和纸张上有所表现,在其他材质,如瓷器、玉器、漆器等同样有好的作品得以展现,由于材质和表现手法不同,往往有独特的效果。

我们通过这件玉器,进一步了解中国山水文化。

这是一件明代方形牌小桥流水款山水纹帽正,玉质莹润,保存良好,有微磕,纹饰生动,布局饱满,刻画精细,制作精良,是玉器门类山水题材的精品。


为何这么说呢?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为更好表现作者画意,我加了颜色,山水之气是否扑面而来了呢?

经典的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1-5号山石,环绕式布局,使画面饱满。

九宫格,黄金比例分割,1-2号中间布局人物,2-3号中间布局房屋,3-4号中间布局柳树,1-5号中间布局提拔。

从下往上观察,有近景、中景、远景之分。

近景,是画面最下方也是离观众最近的3块巨石,目的在于压住画面,但为了不让画面过于笨重,留的面积较小,这样稳定又不失活泼。

中景,篇幅最大,内容最多,是画面中心。

我们视线的起点是桥上的二人,小蓝人侧身、弓背作揖,面向小黄人,小黄人与小蓝人对立,右手指向茅屋,茅屋建在河边,屋顶上的两根树杈指向上方的垂杨柳,我们顺着柳树枝干向上延伸至树顶,然后沿着柳枝缓缓垂下,柳条正好指向桥上二人,我们的视线再次回到画中两人,这样就形成一个闭合的气场。

远景,是远山,山势舒缓,延伸至远方,增加画面空间。

画面大面积留白,来表现湖水,湖中立有一大一小两块石头,也是山水画常用的技法之一。

画面的提拔:小桥流水,言简意赅,直抒胸臆。

谈到“小桥流水”不禁让我想到,元代诗人马致远著名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又是另外一种心境,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还让我想到了清代画家虚谷立轴纸本的《小桥流水图》,小笔、侧锋、渴墨为之,有涩拙趣,画树叶与山峰等则卧毫为之,构图有西洋画透视法影响,与传统山水画式有别。而线条之虚涩与设色之清雅,表现景色灵秀幽静之意趣,恰到好处,独具特色。

而这幅小桥流水,既不落魄、又不孤寂、而是春意盎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看懂山水画?浅谈山水画的赏析,解析山水画价值
(十)赏奇石风景 感山水情怀
这位北宗山水大师的作品,让人十分惊叹!
这才是八大山人书画的最高境界,单一个“留白”技巧,从未被超越
饶森林国画山水四条屏:布局奇巧,情趣横生
山水有雅气,境界大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