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序的生命千篇一律,有序的灵魂万里挑一



这是周岭的第63篇原创文

本文3271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导读: 生活中,我们听了太多“要锻炼、要学习、要实践、要梦想”的忠告了。这些建议是如此的正确,但为什么自己做起来总是觉得无趣呢?来吧,让我带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观察,或许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罗盘。





这个世界真得很神奇!


无论你身在何处,总能观察到这样的规律:一切无生命的事物都趋向于无序,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趋向于有序!


就像巨石会风化为沙土,房屋会日渐破旧,一切事物都会在时间中自然地从有序走向无序。


草木能通过阳光、土壤和空气将七零八落的微量元素组合成绿色的有机体,鱼虫将其复合成蛋白质,人类又以它们为食,建立了更为复杂有序的社会和文明——生命总是本能地试图将无序的世界变得更为有序。


无序和有序——上天似乎要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其中确实蕴含着一个重大启示,但与上天无关,倒是和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关系密切。


我们都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即能量只是发生转移,总量不增不减。


而第二定律是指能量会自发地从多处向少处、从高处向低处传递。传递过程中,事物的浓度趋于扩散,结构趋于消失,有序趋于无序


世间的事物无不遵守这个定律,即便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大的宇宙也是如此。


135亿年前,宇宙从一个极为有序、统一的点爆炸之后瞬间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和物质,此后不断冷却、膨大,衰变为复杂而无序的星系,直至今天,宇宙仍在不断膨胀之中。


它的使命就是达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终点——热寂——整个宇宙不再分化,秩序最低。


物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熵(shāng)增”。


“熵”这个字太过专业,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显得很不友好,尤其组合为“正熵”、“负熵”或“熵增”、“熵减”的概念之后,更是让人一头雾水。


不过当你知道熵是表示无序程度的量度时,就能瞬间理解了:


因为正值大于负值,所以正熵表示更无序,负熵表示更有序,而熵增和熵减自然是指趋向无序和趋向有序的过程。


比如冰是水的固体形态,它的分子位置固定,井然有序,熵值最低;变成液态水后,分子开始流动,秩序消失,熵值变大;变成水蒸气后,分子四处乱窜,一片混乱,熵值最高。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就是熵增,意味着一切事物都会趋于无序,走向衰亡,包括宇宙自身。


而生命现象则是一个奇迹,它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从无序中发展出有序,作为一个负熵的集合体,暂时地逆流而行,这在整个宇宙中恐怕是唯一的反例了。


世界趋于无序而走向衰亡,生命制造有序而获得新生,可见“有序”对于生命的意义!


这意义不仅仅在于生存,更在于如何生存的更好!


身体有序,新陈合一


你、我,都是有序的生命体,我们肉身的存在即是负熵的结晶。


在生命的初始阶段,我们身体的熵值很低,微观结构秩序井然,富有活力。比如12岁时,免役力达到高峰,25岁时,自我修复能力达到高峰。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年轻的时候特别能熬夜,就算是通宵,回去睡一觉就恢复过来了,而到了30岁以后,明显开始力不从心。


因为过了高峰期,人体新陈代谢功能开始下降,身体微观结构趋向无序,熵减不足以抵抗熵增,于是逐渐衰老,走向死亡,最终回归热力学第二定律。


面对同样的生命过程,一些人坚持健身运动、合理作息、节制饮食,这样的选择能维持新陈代谢能力,促进废细胞排出、好细胞存活,使身体在微观结构上趋向有序,延缓衰老。


而另一些人忽视锻炼、熬夜无度、暴饮暴食,这无疑在自然熵增的过程中又添了一把火,使身体微观结构持续趋于无序,加速衰老。


当人们告诉你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你却嗤之以鼻时,可曾想过自己身体内的秩序可能已经混乱不堪了?


当我们看到别人神清气爽、健康无疾、体态优美、皮肤紧致时,可曾想过自己与他们之间看不见的熵值之差呢?


所以,想活得更健康、更优雅、更长久,就要打起精神,刻意追求生理上的有序。


精神有序,身心合一


对于精神世界,有序的意义就更大了。


君不见高僧打坐,大师冥想,无不是排除一切杂念,摒心聚神,感受当下,让心理熵值降到最低,身心一致,极度平和;


而庸人俗子从外表上看可能一样平静,但内心的念头却像烧开水壶里的水蒸气一样,四处乱窜,一片混乱,熵值极高。这些人终日被情绪所扰,无力做好任何事情。


那些沉迷学术和工作的人同样能聚精会神,将所有的心理能量都有序地向一个地方倾注,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而那些热衷资讯,沉迷游戏、喜欢闲聊的人,则会因各种繁杂的信息使自己的注意力趋向混乱和发散。


即使游戏这类娱乐活动会让人暂时地投入其中,但这种有序是被动的,并且往往会造成重要任务的拖延,引起生活中更大的混乱,所以并不可取。


所以,你还在疑惑:


为什么很多人离开学校之后,依旧持续学习、主动阅读、写作反思吗?


为什么他们抵制手机诱惑、时常规划、运用清单,以确保要事优先吗?


为什么他们要克制分神走神、开小差,以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当下吗?


因为所有这些活动,本质上都是在梳理精神熵,使其变得有序、熵值降低,并身心合一,既达到情绪的平和,也达到能力的专注


如果你时常不由自主地被情绪起伏、精神涣散、烦躁不安等状态困扰,或许应该关注自己的精神熵了。


在秩序的精神世界里行走,能让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保持更多的从容和淡定!



智慧有序,知行合一


人人都希望能变得智慧,但真正智慧的人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知道很多道理,但就是过不好一生”的状态。


差距在哪儿呢?


在秩序!


智慧的人极其重视知行合一,关注“知道”和“做到”的有序统一,凡是自己没有实践过的道理,都不真得视为已有。


知道道理但不去做,或做得不够,都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是苍白的,行动是无力的,知道得越多,反而越混乱。


“做到”肯定不如“知道”来得那么快,每次付出只能获得一小点,但这是秩序的产物,负熵的结晶,一定不要被“知道”的快感所迷惑了,它只会让你不断地熵增。


没有更多的了,获取智慧就是这么简单!



心灵有序,天人合一


心灵层面或许还不是我现在能谈的,但依照熵减的原理,仍旧可以推演一番。


我们时常都会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起初,我们会认为要为自己而活,活出人生的精彩,不枉走这一世,而他人和外界如何并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类;


成家后,我们会为了家庭努力奋斗,让自己的家人有保障,有欢乐,有幸福,而别人的家庭如何跟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立业后,我们会为了自己的公司、单位,甚至国家的发展而投入心力,成就自己,帮助他人;


最终,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会放眼苍穹,心怀世界,为了全人类的命运而“燃烧”自己……


自己、家庭、国家、世界——当这一切被串成一条线,形成统一的秩序之后,或许真正的伟大就产生了,心灵就能得到彻底的安放。


正如曾国藩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大概就是心灵有序、天人合一的追求吧……


希望你我也能达到!


后记


以人类目前的知识看,宇宙的最终命运是悲观的,因为它最终会消亡,包括所有的文明和智慧。


但至少我们根本无需担心,因为这个期限对现在来讲几乎等于无限远,生命和智慧的发展还大有空间。


虽然生命可以逆熵而行,但这并非完全是自己的功劳。


因为生命体只是提供了一套代码(DNA),创建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然后从低级的负熵事物中获取大量能量来降低或维持自己系统的熵罢了。


就像我们要生存就得吃掉粮食,粮食要存活就得吸收阳光……最终,一切的一切都要追溯到阳光这个熵值最低的巨大能量源——地球上所有秩序的形成,所耗费的代价就是太阳内部熵的飞速增加。


所以,真正的重点是:反熵过程需要主动消耗大量的能量


  • 想要身体反熵,就要跑步锻炼,耗费能量;

  • 想要精神反熵,就要学习反思,耗费能量;

  • 想要智慧反熵,就要行动实践,耗费能量;

  • 想要心灵反熵,就要心怀天下,耗费能量。

可见,反熵是痛苦的,改变自己是痛的,成长肯定是不轻松的!


想变得更好,唯有抛弃幻想,用真相来激励自己。


有意思的是,生命的反熵过程消耗了更多能量,从宏观角度看,生命其实是在加速整个宇宙的熵增,最终,又回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上来了。


当然,一切都还未定,一切都不可知,谁知道宇宙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系统呢?谁知道人类智慧会不会发现新的真理呢?


经历生命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一个有序的灵魂,尽情体验、努力探索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熵:生活为什么越来越复杂?
传统文化背后的另一套科学解释(必读)
熵与熵增定律
宇宙浩瀚无垠,但决定其生死的,却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定理
世界运行的基本原理-熵增定律
进化论错在哪里?(五)进化论与物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