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把爱变成傲慢施舍,自我感动式的道德绑架,只会让孩子变得暴戾


在孩子出生后,父母们的肩上便多了些教养的压力。虽然没有任何一位父母是经过考试上岗的,但是在孩子年幼的那些年里,父母们都很自信于自己的教育。

于是,孩子稍有犯错等来的就可能是父母的上纲上线,简简单单的家常便饭也可能成为父母口中“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说辞。

有一位父亲为了缓和自己和儿子之间的关系,纠正孩子叛逆的秉性,于是便不顾面子地带着孩子上了一档亲子真人秀

在节目中,父子俩被要求徒步攀上山顶,并且这一路上既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

到一半的时候,父子俩都饿了,这时父亲发现自己的背包里有一块小面包,于是他赶紧将其递给儿子。

男孩看到面包后毫不迟疑地打开包装咬了一口,这时候一旁注视着儿子的父亲缓缓地说道,“你也不知道问问我饿不饿?”

听到父亲这么说后,男孩将手里剩下的半块面包递给父亲,随后说道,“我不吃了。”

可是这位父亲并没有接过来,而是以一种自我感动式的姿态说道,“我不吃!你吃饱就好!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亲坚持不接过面包,这让眼前的男孩有些进退两难。如果自己吃了剩下的面包,自己就成了不懂父母恩的白眼狼,自己不吃面包又无法完成父亲“你吃”的命令

原本是一块可以饱腹的面包,可是被父亲轻飘飘地三言两语,就说成了儿子眼中的烫手山芋

显然,这位父亲不是第一次在儿子面前自我感动,也不是第一次拿道德绑架来逼迫孩子感恩。

当他感慨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叛逆不懂事时,却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身上这种满足之后的“有所求”一点点消耗了父子亲情。

父亲不吃面包,但是他却成功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拿捏着孩子。

但是其实,有些父母并非如他们所想的那般无私,他们在满足孩子的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交换条件”。相较于明面上的索取,暗戳戳地隐性攻击才真正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


01、满足后的有所求,是父母的道德绑架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是强势的一方,他们照顾着孩子的衣食住行,同时也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但是也正是这种地位的不平等,父母们很容易把自己放在“专制”的位置之上,认为自己掌握着绝对的教育权威

于是,“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话成了父母冲孩子发脾气、打骂的理由,不分场合不分时机的说教也全是因为孩子的“不懂事”

但是其实扪心自问,父母们在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夹杂自己的“情绪化”和“高期待”

父母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是属于自己的私产,在孩子面前自己永远是对的,是情有可原的。

虽然父母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求回报,但是却在心底里希望能在孩子身上看到教育的回报,能让孩子如自己所预想的那般成长。


02、擅长施压的父母,只会逼得他们越发暴戾



有些父母担心自己的满足会把孩子宠坏,于是他们利用每一次满足的机会来对孩子说教。

我的付出都是为了你”“我对你这么好,你必须得懂得感恩”,父母们一次又一次地把给予变成了道德施压,即便孩子已经不想要再接受这份有条件的爱时,不能独立生活的他们也无法拒绝

沉浸在自我感动中的父母们感慨着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他们选择性地忽视了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

无法倾诉内心,无法拥有选择的自由,这样的家庭环境让迫切希望表达自我的孩子慢慢地闭上了嘴,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父母们能听见的不过是他们想要听的而已。


03、无条件的爱才是高品质的爱



父母们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调整好自身的物质,虽然自己给予了孩子生命和养育,但是出于对独立个体的尊重。

父母们也应该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平等地与孩子相处,不乱发脾气,有话好好说,不以成人的智慧拿捏孩子的内心。

在家庭关系中,强势的一方成了掌控欲的表达者,通过自己的意志来控制对方的言行,这个过程会让人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但是作为父母,大人们一定要懂得自我收敛,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无所束缚地成长,这才是爱的真谛。


对于拥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成年人来说,利用大人的智慧和经验来逼迫孩子“就范”,这本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所以为人父母应该多一点同理心,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尽可能地实现共情。被道德绑架的滋味不好受,父母不该如此“狡猾”。


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是反应性的。

当父母给予孩子爱的举动成了要挟对方的方式,孩子得不到高质量的爱的供给,不具备爱的能力的他们只会越成长越糟糕。

枕边育儿寄语:


既然选择谦让,那就别拿谦让当筹码,既然选择付出,那就别拿付出当条件。父母的爱要爱得深沉,所谓的有条件的爱其实根本不是爱,其不过是一种变相的索取。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需要真爱
亦师·亦父·亦友(组图)
父子之间不责善
2017年01月19日星期四(父与子)
儿子早产被下病危通知书,吸毒酗酒的父亲痛改前非成肌肉猛男
你诅咒孩子,怎能要求孩子来爱你——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