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底下没有满分父母,真正的教养不是孝顺,而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心理学年轻群体中得到了很大范围的普及,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词汇、概念轻易地被人脱口而出。“原生家庭”的概念让更多人开始从幼时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寻找影响自己的成年后行为表现以及心态发展“蛛丝马迹”
不可置否,原生家庭对于个体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深远,这其中涵盖了性格发展、三观形成等诸多方面。但是,如果把个体“缺陷”全然归结于原生家庭的错,那这未免又有些有失偏颇,毕竟人无完人,父母很可能也是凡尘中的普通人而已。
在电视剧《请回答1987》中有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剧中身为家里“老二”的德善因为“被迫”和姐姐一起过生日而烦恼。在生日之前,德善明确地要求父母一定要单独地给自己过一次生日,可是为了“节约开支”,父母最后还是只买了一个蛋糕。妈妈“敷衍”德善说,“下次一定单独过,这次就先和姐姐一起过生日吧!”
父母的举动让德善十分委屈,她觉得父母明晃晃的偏心的举动让人心寒,于是情绪崩溃的她夺门而出。在这样的情绪困扰下,德善觉得自己不受重视由来已久,甚至连父母取的名字都让她十分纠结。为什么姐姐和弟弟的名字都是父母用心想的,而自己的名字却是最普通常见的?德善心想“这样的名字一看就是随口应付的,就像父母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态度一样敷衍。”
生日过去不久后,有一天德善来接父亲下班,无意间她碰见父亲偷偷给弟弟买了冰激凌。德善想都没想就要求父亲也给自己买一个,而父亲则意外地让弟弟一个人先回家。随后父亲果真也给德善买了个冰激凌,当父母俩挨着坐在路边时,父亲看似无意但是却十分动情地说道,“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希望女儿可以体谅一下。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德善对父亲冰释前嫌,放下了心里的小纠结。其实,天底下本就没有满分的父母,与其死死地抓着父母的“不是”不放,不如正视自身以及原生家庭的不足爱值得回报而非辜负
不放大原生家庭的“错”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时,也有不少人开始把自身的不足以及人生的不如意全都一股脑地推给原生家庭的不完美
事实上,父母即便再伟大,他们也不过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第一次为人父母时,他们也难免会有做得不到位的时候。
换而言之,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是绝对的客观存在,不放大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不让父母成为自己失败人生的买单者,这才是理性成熟的成年人思维
正确看待原生家庭对于个体所造成的影响,这是对父母的一种“放过”。父母给予了子女生命,他们打心眼里不希望自己成为孩子的对立面。虽然说,“天底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并不全对,但是相信大部分父母养育的初衷是真心地希望子女可以好好地度过一生。一味地抱怨父母的不完美,这不仅会伤了父母的心,也会让父母的爱成为遗憾
人生的不如意十之八九,而一切的因缘际会并非全都与原生家庭有关。这就像人有十指,但是十指各有所长一样,如果个体放弃了自我提升,忽视了后天成长,那么即便是身处于同样的环境中,他们也很难有所成就
真正的教养是懂得“原谅”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孩子的教养是父母家庭教育的重要成果显现,在这其中“孝顺”占有着非常大的比重。但是其实,比起对父母的孝顺来,能够懂得原谅父母不完美的孩子更值得父母们所夸耀。可以说,一个人真正的教养是从懂得尊重父母的爱,懂得原谅父母的不足开始的。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们常常处于强势的一方,所以想要让孩子屈服于父母的长辈身份并不难,利用道德舆论的施压来勉强孩子表面孝顺,这也并非不可行。
但是想要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理解父母的苦心体谅父母的不易,这对于家庭教育却是一大考验。父母子女一场,相互亏欠、相互弥补已是定局,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方才不至于被“不完美”蒙蔽了眼
别把无私的爱变成令孩子耿耿于怀的“负担”
1.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个体
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并不影响父母家长权威的确立,与此同时,愿意尊重孩子想法的父母更容易得到孩子们的信服和认同
当家长愿意把孩子当成和自己同样平等的个体来看待时,他们就会发现自身的掌控欲本就毫无道理可言。孩子不是家长人生的复刻,他们理应有足够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2.别轻易用暴力的方式来施行教育
不管是肢体暴力还是语言暴力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并且这种幼年时期的伤害会一直延续到孩子长大成年,甚至还有可能会成为孩子一辈子的心灵阴影。暴力教育的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见效,但是由此造成的亲子隔阂却是需要付出更多才能够有所弥补和改善的。
3.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成长预期
在为人父母后,父母们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随后要意识到孩子有很大概率也会成为普通人的现实。望子成龙的心情固然可以被理解,但是过高的教育预期却会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负担。事实上,比起孩子健康快乐、三观正确地长大,其他的所有附加“荣耀”都可有可无
对于父母而言,家长们要对自身的不完美有所感知,正视教育的缺陷才能够为更好地教育方式获得做好准备。对于子女而言,一个人的人生很长,如果习惯性地把错误都归结于原生家庭,那么这种轻易盖棺定论的想法也会让自己未来的人生格局受限。
枕边育儿寄语:
父母皆不完美,如果能够让孩子长大时对父母的苦心有所体谅,那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巨大成功。亲子之爱不该是牵绊和束缚,给予孩子足够尊重和自由的爱才是他们真正的避风塘。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轻人为什么冷漠?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一场关于亲子互动的代际对话
原生家庭即原罪?家庭教养
人最大的教养,是接纳父母的平凡
原生家庭唯一能给孩子留下的是什么?
你穷养了自己,就根本富养不了孩子
李安:我不教小孩孝顺,我只要他爱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