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尾随女子,袭胸后转身跑走,他的放肆是哪里来的底气?
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年轻女性在路上一边行走一边刷手机,突然后面出现一个小男孩,摸了女子的胸后转身跑了。
从监控中可以看出,男孩跟着女性走了较长一段一路。据女孩报警后对警察说的话来看,她因为后面是一个小学生,所以,没有太在意。可谁知就是这样一个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轻薄”女性的举动!
受害者理论
有人说这个男孩胆子太大,也有人说女孩穿着性感,身姿曼曼。这两种说法都很不舒服,好像在用大胆的性格削弱男孩的错误,也像在把男孩犯错归结女孩穿着上面!
可明明女孩才是受害者,可总有人为熊孩子的“熊”行为开脱,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受害者理论!
难道这个小学生做出这样无理的举动,不是家庭教育严重的过失吗?男孩的这一举动,让我联想到前几天,一个女子带儿子进女厕所,被女孩指出男孩不应该上女厕所后,这位妈妈歇斯底里的疯狂辱骂女孩,并以女孩“伤害了儿子幼小的心灵”为由,着她道
若不是女孩冷静的拿出手机拍下这个过程,那么擅长用“受害者理论”的家长,就会把错强加在她的身上;同理,若不是这位年轻的女孩果断报警,她也可能莫名其妙卷入一场“伤害小男孩”的事件中吧!
那些总觉得自家孩子受到伤害的家长,他们从来不会从自身寻找问题,不会觉得孩子变坏是自己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是习惯将一切错误归结外界因素。坦白来讲,这样的家庭中,养不出正直孩子
别再用“孩子小”当借口
就女子被袭胸这件事情,有一位网友留言到:“不要因年龄小宽容,过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懂得法律,但是有道德底线,在内心知道袭胸是可耻、丢脸的行为。但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法律意识淡薄,道德底线轻松被冲破。为了挽救孩子,社会多份安宁,应严加惩戒。”
的确,这样的行为就该严惩!由谁惩戒?警察吗?不是警察,因为男孩年龄法定可以负刑事责任年纪,只能对他们做出教育放回家
真正应该教育男孩,能教育男孩的是父母,是家庭教育!可是倘若父母能够好好教育男孩,那就不会出现这种法律名词为“性骚扰”的事件。恰恰是那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在自家孩子犯错误以,总以“孩子小”当借口,才是最可恶的!
就是因为当父母的,总认为自己的儿子还小,即便做出一些出格行为,也是小孩子行为不会伤害他人!可是他们忽略了,自己儿子那些“小孩子”行为,在法律上“性骚扰”、“性侵”、“性犯罪”
别在以“孩子小”当借口了,“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小时候不管教,长大后这就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小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为何性犯罪低龄化?
无论是袭胸的小学生,还是性侵21岁女孩的12岁男孩,他们不是个例,而是成千上万“少年犯”的缩影
一位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工作人员曾经介绍:“性犯罪是仅次于抢劫的犯罪,占据未成年犯罪第二名,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20%多。”这不是一个小数据,是值得所有父母师长反思的数据!
过去的青少年犯罪在16-18岁,可现在性犯罪的年龄却低至10-14岁居多。为什么性犯罪越来越低龄化,我想与以下3点分不开!
原因一:性教育缺失
中国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羞于提起“性”,觉得不好意思。伯特兰·罗素在《婚姻革命》中写道:如果我们把性搞得很神秘,那就会大大增加青少年对于这个问题的好奇心。
当父母在儿童应该接受性教育年龄不齿“性”,在宝贝的成长路上就会留下一个严重的隐患最好性教育家庭开始,从0岁开始!别因性教育的缺失,酿成大祸。
原因二:父母“养而不教”
青少年越来越低的性犯罪中,父母的养而不教是很大一部分责任!养育一个孩子,不仅仅是养大教育更重要。若发现孩子有一次对他人不良的“性骚扰”行为,父母就反思,并进行严加管家,就不会变成“犯罪”。
可养而不教,面临的不是孩子的一两次对他人的骚扰,一直纵容下去就是犯罪!一次是警示,多次就是父母的严重失职!
原因三:青少年普遍早熟
电影《山楂树》之恋中,静秋对老三说:“我妈不让我25岁谈恋爱”,于是即便内心有好感,他们只是用树枝牵着。那个年代的爱情是纯真的,与现在大不相同。
我亲眼见过身穿校服的两名初中生搂搂抱抱,做出很亲密的举动。内心无法理解与认同,但如今的青少年普遍早熟。
电视剧中亲热的画面,社交平台上衣着暴露的图片,一些不良的书籍……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性早熟、心理早熟的罪魁祸首!
作为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好好教育孩子,不是盯着孩子好好写作业、花着高额的费用进补习班就是教育,而是从身心多关注儿童,积极正向给予引导,如此才算是真正的在培养人才。
枕边育儿寄语:
“小时不教,大时难管”,其实每一次社会性的一些新闻,都是给我们做父母的提醒。告诉我们该如何避免那些不良的事情发生在自家娃身上!一定要多多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哦!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玫瑾教授:家里有儿子的,要坚守这四个原则,不然长大难有成就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成长过程中的"高危阶段" 别让孩子迷失在青春期
李玫瑾: 养育男孩, 12岁前父母坚持4个原则, 孩子未来阳光有担当
央视网评论:少年弑母案频发 是谁错了?
男孩可能比女孩更弱小:教育儿子的3个“忌讳”,你犯了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