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知道如何解决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试试理解六层次吧!
知名教育家刘道玉曾说过:“对孩子教育的境界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而这个观念,与不少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专家根据神经语言程序学,也就是NLP里的理解六层次运用在教育里的理念不谋而合

原本夏夏还担心自家3岁的女儿小玉刚上幼儿园,吃饭一事一定会成为最大问题。因为平日里,小玉非常挑食,每顿精心准备的饭菜总是不合她的喜好,但凡女儿能吃下半碗饭,绝对是全家一天最高兴的事情
而令全家没想到的是,每天晚上问起小玉在幼儿园是否吃饱的事情,她总是坚称自己午餐、下午加餐都吃得非常饱,连周末时吵着“想去幼儿园吃饭”。为了确认孩子是否说谎,婆媳俩特意在午饭时间到幼儿园“突击检查”。没想到,小玉真的乖乖坐在椅子大口吃着午饭
“老师,怎么小玉在幼儿园能主动吃饭呢”,班主任听了夏夏的询问,并没有马上答复,而是反问:“准备食物有没有询问孩子给她选择呢?”这个问题可把婆媳俩难住了,毕竟在她们看来,大人准备好食物小孩子只管吃就行,小孩子哪懂吃什么有营养呢?
班主任这才回答了她们的问题:“每次我们给小玉准备午餐时,都会给她做选择。比如今天只有米饭、面条,我们也会询问她,这样能让她感觉是自己选择的食物,也就会主动吃下。你们不妨回家试试。”
而原本还持怀疑态度的夏夏当天晚上为女儿准备晚餐时,特意问她“想吃米饭还是馒头”。果不其然,在给出了吃米饭的答案后,小玉果然没有了以往大人直接将食物放在她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抗拒,虽然吃得不多,但比起往常的饭量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其实,小玉能自己选择吃食更积极主动吃饭一事,便是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里的理解六层次里的第三层次,也就是能力层次的范畴。即给了孩子选择权利后,更利于激发其主动性更大几率达到家长期望的效果

NLP的理解六层次是指什么?

1.环境层次


在NLP的理解六层次里,环境层次最低的一个。也就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如在哪里周围的人、事如何,以及做什么事等。
譬如汉朝《列女传》中提到的“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连续搬了三次家。而除了这种物理上的环境外,还包括心理环境。如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各种亲密关系,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所以,这也提醒了家长们,若是希望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与品行,那就要为他塑造一个良好的物理与心理环境
2.行为层次

排在第二的行为层次大多指的是由思想支配所做出来的外表活动,即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做,而这直接关乎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或是有害行为
如家长与其不停的唠叨,孩子不仅没有改正,还变得更叛逆。不如进行正面示范,通过身体力行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孩子反而能自然而然的跟着做好。正如马克·吐温通过观察牧师演讲时大家的表现延伸出“超时效应”过多、过久强调某一件事反而更容易激起逆反心理
3.能力层次

所谓的能力层次,包括是否能做、如何做以及有什么选择等内容。毕竟,能力是我们能顺利完成某一件事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同时也与掌握的技能、知识密切相关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家长若是希望孩子拥有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喜爱的科目,同时鼓励、培养他的热情与专注,之后再逐渐延伸至其他科目、技能习惯等。
4.信念、价值观层次

让孩子懂得应该相信什么,以及什么是重要的所做所学有何意义等便是信念价值观层次。如当孩子贪玩不肯学习,那么家长需要耐心与孩子沟通,以尊重为前提一起梳理玩和学习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如何合理安排,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而要达到这个层次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沟通、培养过程。如鼓励孩子选择一个正能量的榜样时刻保持有效的沟通等。
5.身份层次

教育家与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曾说过:“教育鼓励个人发展的历程,即教育者注重引导孩子自行探讨与推论。”而他的这个观点便是身份层次的一种体现,即让孩子了解“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当孩子认为自己是好孩子不会做出不友好的事情,那么当他想抢其他小伙伴的玩具、零食时,便能通过自己的身份定位选择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可比家长唠叨各种大道理管教孩子效果更加显著。
6.精神层次

在NLP的内容里,精神层次也被称为系统层次,也就是懂得所做出的行为举动是为了谁,甚至还包括明白人生的意义等问题。
作为最高层次,它的作用也是影响力最大、最深远的。如面对孩子不愿意学习,若是能使用精神层次与他一起探讨梦想、人生目标、规划等,让他了解学习的意义重要性激发对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厌学一事就不会显得棘手。
心理学角度可知,越高的层次作用影响力也就越大,能为家长解决亲子教育的问题也就更宽泛、彻底
亲子教育的路上,家长要注意这些

蔡元培指出:“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展现孩子的个性,崇尚自然发展。”
这对于如今不少急切希望孩子领先同龄人的家长来说,便是要求家长不可套用所谓的成功教育经验狭隘的“优秀孩子”的定义强迫自家孩子压制孩子的天性
这样一来,不仅可能出现“拔苗助长”的不良后果,也让孩子一直处于压力大、压抑的心理状态,显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更别提培养成优秀的人。
还有就是不管使用何种教育方法尊重孩子、保持耐心、理解与包容等都是实施的前提
就如列·符·赞科夫通过多年的心理实验及教育研究后,特别指出:“教育者只有理解孩子个人特点、志向及性格等,以尊重为前提,才能给予更好的爱与教育。
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吝于表扬与肯定。如此一来,孩子才能充满自信,也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快乐,继而爱上每一件事情与习惯
枕边育儿寄语:

NLP的六个理解层次内容、效用不难看出,它们不仅适用于亲子教育,同时也能对家长自身的提升拥有一定的好处,至少能获得与孩子相处的好办法,自然而然地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家长们不妨了解之后,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适当使用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亲子家庭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
爸爸亲子坚持每天聊4句话
入园准备应及早开始
0~3岁婴幼儿教育中环境、力量的整合和优化
【世界读书日】一书一世界,一起共成长!
7张漫画惊醒无数父母,教育光靠幼儿园可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