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玩具多“坏处”也多,常开展这三类活动,少花冤枉钱,宝宝也开心

敏敏最近向我吐槽说,"再也不给孩子买玩具了"!原来她家里玩具成堆,孩子还是吵着要买玩具,不买就闹。

闹得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孩子赖在玩具店门口死活不走,又是哭又是叫,让闵敏丢尽了面子,最后一气之下当着众人的面打了孩子一通,拽着衣服拖回了家。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相同的经历,也都不理解堆积如山的玩具,娃为啥总是始乱终弃,吵着要新玩具。

其实主要有以下原因:

●不会玩玩具

宝宝喜欢玩具不过都是看着它们的形象太独特,而且玩具的色彩和趣味性也符合幼儿好奇新事物的心理特点。

可大多数玩具到孩子手里后,常常都会被乱扔、乱摔、撕来撕去等等。

虽然是他们在探索玩具,但这种"暴力"的方法会损害玩具不说,时间久了又会使他们觉得没意思而丧失兴趣。

●玩具不符合年龄段

其实,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宝宝都是有专门的玩具的。比如一岁以下的幼儿,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动作意识,他们喜欢颜色鲜艳的,以及会发出响声的玩具,比如拨浪鼓。1-3岁期间,孩子探索欲、动作技能、大脑发育成熟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但因为此时处于口欲期,因此避免小部件的玩具,比如多选择大块而简单的积木。

如果玩具不符合年龄段发现特征,那么孩子因为不会玩觉得没意思,搁置一边后吵着买别的玩具。

●成人不会引导孩子玩

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就是,很多父母把孩子放在玩具堆里,让他自己玩。

还有的父母会规定宝宝这几天只能玩一个玩具,殊不知幼儿对于玩具的探索仅体现在扔、摔等动作上面,还缺乏思考能力,因此对一件玩具找不到新的玩法,而不愿意玩。

父母可以带动他们cosplay,给玩具配音,让其活起来,孩子们会以为它们会说话,进而萌发兴趣。

然而,就算玩具再多,娃再闹,"再也不买玩具"这句话已经成为父母们的空口头禅,还是会满足他们"得寸进尺"的要求,却忽略了玩具过多,对孩子的发展反而不利。

01

1.影响专注力的发展

想象一下,如果各位父母周围被各种事物诱惑着,是不是也会眼神飘忽不定?同理,宝宝们也是,他们的抗诱惑能力更弱,而且有意注意能力也非常低。

6岁时真正有效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不过半个小时左右。玩具过多,他们就会漫无目的地玩,看见哪个玩哪个,手里玩着眼睛瞅着别的。根本无法专一。

02

2.易养成浪费习惯,不利于爱惜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味给孩子买玩具,他们会认为以前的玩具没用,也不爱惜玩具,因此,会经常出现新玩具没玩多长时间就破损的情况,旧玩具也被弄的破败不堪。

同时,他们还会形成"玩具破了就扔了呗,反正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新的"的错误思想。

那么,真正适合孩子的玩具到底是什么样的?

卢梭说:“ 我们事事都不知道简朴,甚至给孩子随身用的玩意儿也弄得很不简朴。金的,银的和珊瑚的铃铛,小水晶片,各种各样或贵或贱的玩具,这是一些多么没有用处和多么有害的东西啊!几根有叶子和果实的树枝,一截即可以供他咂,又可以供他嚼的甘草,同那些漂亮的小玩具一样,也能够使他玩得挺高兴。”

因此,玩具多"坏处"也多,并非像我们想的那样,能给孩子带来益处。多开展这三类活动,少花冤枉钱,宝宝也开心!

▲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

大自然是他们最宝贵的玩具。在大自然中,一片树叶、一堆沙土、成群的蚂蚁都会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获得丰富知识的源泉。

幼儿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可以树立爱护自然的意识,也能促进其动作技能的发展,同时还有利于他们视、听、触、嗅等感觉统合发展。

▲自己和孩子一起制作玩具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所以大人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给宝宝制作玩教具,是最具有教育意义的,给孩子传达一物多用、变废为宝的理念。

比如用纸箱做太空飞船、并加以装饰品。

最好也让他们参与进来,不仅能够促进亲子交流,还能促进其大脑发育以及动手操作的发展,同时还能激发孩子对玩具的爱惜情感、建立欣赏艺术美的美感能力。

小时候家里比较穷,买不起玩具。因此我们姐弟俩的玩具都是老爸亲自做的。

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建构类玩具是,由十几个废旧塑料瓶组成的,每个上面都有瓶口大小的洞,可以自由组合。

我和弟弟玩的不亦乐乎,不断尝试着拼一个手枪或者组成好几个锤子、四脚凳、三脚凳等。

▲选择绘本阅读

最好亲子共读。图书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益处,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以及促进思维逻辑的发展

那么,父母如何为幼儿选购适合的绘本呢?最好依据年龄段选择,儿童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市场上的很多绘本都是以此为基础设计的。

▶0-2岁:可以选择色彩比较鲜艳,内容以图片为主的图书,一定要浅显易懂,边指边读,这样能够让他们把语言和人物联系在一起,理解图书内容。

PS: 因为此时的幼儿常把书当作玩具。所以选择绘本的材质一定要好,不容易破损。

▶2~4岁:正处于语言学习的敏感阶段,建构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可以选择枕头书、工具书、口袋书、洗澡书、触觉书等,在操作中实现学习的结合。

▶4~5岁:语言理解能力已经成熟,出现了“成人语言”,表达也很连贯清晰,建立了交际规则,因此选择的绘本要能够促进幼儿这些能力的发展。

▶5~6岁: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把书面语言和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会在生活中运用书面语言。

他们已经学会默读,会复述故事,能回答故事中的问题,能自己编故事结尾,能表演故事的情节,也开始喜欢推理,能分辨美丑善恶。

很多父母热衷于给孩子买玩具,不过是因为自己童年的缺失、补偿自己对于不能陪伴孩子的愧疚或者为了攀比,别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宝宝怎么可能没有。

枕边育儿寄语:

其实,玩具并不能替代父母的爱,宠爱孩子也并不是给他们多么昂贵,或一大堆的玩具,最好的爱就是陪孩子一起玩,而最好的玩具就在身边。

从生活中多发现,少花冤枉钱的同时,还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孩子出门购物,请牢记这几点~
让孩子一次只玩一个玩具
让宝宝聪明过人的5种方法
1岁半到2岁小儿训练方案
1岁宝宝欺软怕硬怎么办?
宝宝常见社会行为问题处理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