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孩子说“坏妈妈”时,或许“无力感”在作祟,正确解码才是关键
表姐说女儿甜甜太难管了,起因是到了睡觉时间,催了半天要刷牙洗脸,娃却无动于衷。好说歹说把她抱到洗漱台,帮着挤好牙膏,谁知道熊孩子竟然把牙膏涂抹到了妈妈的身上。这下彻底激怒了表姐,她朝孩子的屁股就是几巴掌。甜甜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喊:“你是坏妈妈,我恨你!坏妈妈!”
在接下来的几天,无论让她做什么,小丫头都会以“坏妈妈”开头。听的次数多了,心烦意乱的表姐终于爆发了:“对,我是坏妈妈!你既然不喜欢我,我也不要你了!”听到这话的女儿哭着跑回卧室,一整天没和妈妈说话。
表姐说:“我真的太累了,用心去爱她,没想到却这么失败。你说,以前那个整天粘着我,要亲亲的小棉袄去哪里了?”我一边安慰着无奈的表姐,一边考虑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
也听过宝妈们抱怨,自己倾尽全力的照顾孩子,而孩子越大,说的话却越伤人。时常会把“妈妈坏”、“不喜欢妈妈”等这些带刺的话挂在嘴边。于是会思考,自己在育儿的过程中,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孩子怎么就不懂感恩反而记仇了呢?
孩子说“坏妈妈”背后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解释这种情况时说道:无力感是一个防卫森严的城堡,而主动攻击对别人进行攻击是防卫方式之一。
什么是无力感呢?
《游戏力》一书中提到,经常受挫的孩子,通常会陷入一种困境,我们称之为“无力感”。
表姐听到这个词时,一脸疑惑:“无力感?受挫?我可没觉得甜甜无力,你看她跟我作起对来,精力很旺盛啊。”
表姐说的很对,孩子在作对的时候,很有力量感。这恰恰是因为具有无力感的孩子为了掩饰内心的孤独或恐惧,会表现得具有攻击性,其中就包括语言攻击。
但其实每一次攻击,都是孩子心生害怕,在进行逃避罢了。想想我们小时候,是否也有这样的阶段呢?当时是不是也很怕?
孩子究竟在害怕什么?
心理学家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着。”
我们毕竟是大人,在孩子眼里是具备超强力量的存在。在被父母责备甚至是胖揍之后,他们无力还击。但又想要发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因此会说一些“狠话”。但宝妈们是否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心生害怕。
首先,孩子害怕被抛弃。劳伦斯·科恩博士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女儿上幼儿园后,某段时间不愿意自己穿衣服。科恩博士为此很苦恼,女儿明明能自己穿,但每次她的表现又让人怀疑她是否真的具有独立穿衣的能力。
为此,父女俩每天早上都闹得不愉快。女儿控诉爸爸不关心她,对她的态度变差了。爸爸觉得女儿故意在忙乱的清晨找麻烦,只想偷懒依赖。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科恩博士发现,女儿对抗的不是穿衣服这件事,而是害怕被抛弃的感觉。只是孩子年纪小,语言能力不强,无法准确将自己感受表达出来,才会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告诉爸爸:我希望你能陪陪我
其次,孩子害怕被替代。在电子产品横行的时代,我们多少次将本该凝视孩子的目光转移到了电子屏幕上?当孩子看到你聚精会神刷着手机却对他们视而不见时,他们内心是孤独和恐慌的。他害怕自己被那个冷冰冰的东西代替,害怕父母爱其他胜过爱自己,害怕得不到父母足够的关注。
这时孩子的内心独白是:既然你不爱我,那我就先拒绝你好了。于是他开始反抗你,变得蛮不讲理和横行霸道。
最后,孩子渴望关爱。其实家长细细解读,这些将你拒之千里的话语和行为,都在表达孩子需要更多关怀和帮助,他们渴望被你用心对待。而我们家长,常常就忽视了这些,甚至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他怎么会不怕呢? 
如何正确“解码”孩子的行为?
《你是我的孩子》中有这么一句话: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没有条件和要求的,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当孩子作出反抗、拒绝,甚至是攻击的行为。我们也能明白这都不是他的本意,而是想要保护自己的盔甲。我们就需要将孩子行为正确“解码”,给予恰当的回复。
方式一:正确回应孩子的“攻击”
这世间千万种喜欢,都带有一定限制条件。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反过来同样适用,孩子越想把你推远,其实越是在试探,你对他的爱,到底有几分?
所以,当孩子再次说:“坏妈妈”时,我们不妨微笑的看着他,这样回复:“哦,是这样吗?可是妈妈很爱你哦!”或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其实,孩子只有确定自己是被爱的,才会用爱来回应你。
方式二:翻译孩子行为背后的情感
比如当你阻止孩子吃太多糖,可能会引爆他的情绪,并朝你大吼大叫。我们试着这样翻译孩子的情绪:你为什么要阻止我吃糖?我好生气,但我又不知道该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
你或许可以这样回应:“是因为我不让你吃,你感到很难过所以这样攻击妈妈吗?妈妈能明白你很难过,但吼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不我们商量一下,看有没有关于‘吃糖’的其他好方案?”
Tips:当孩子被理解,被正确解码后,他们往往会平息下来,不再无理取闹。
枕边育儿寄语:
面对不合理行为,我们不要觉得受伤,更不要觉得挫败。孩子每一种情绪的背后,其实都在向你发送一个渴望被理解的信号。每当孩子说出伤人话语时,要知道,那都不是他真实想法,这些话语背后,都藏着你尚未发现的需求。你家孩子会对你放狠话吗,你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女儿很轻松?比养儿子更需要操心,这四点要避开以免将来后悔
被折磨了N年后,才发现搞定孩子磨蹭的法宝就在手边
我是最靠谱的
一组爆火的漫画:父母伤害孩子的4种行为,你中了几条?
“看看人家谁谁谁”这种口头禅 孩子最不喜欢
孩子的压岁钱到底属于谁?有夫妻竟为这事打官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