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要求多、难满足?三招教养开心孩子,建议每位家长都试试
有人说,这世界上最难的工作就是当父母、带孩子,不知道你是否认同?成为父母并不需要考级,只要持结婚证就可以上岗了但我们作为父母,却也是无可奈何的幸福着,有了娃后生活被改变,原来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两个人的电影,两个人的逛街,两个人的熬夜追剧,都被娃儿们替代。
在我们抱怨的同时,你知道孩子在做什么吗?他们也在奋力抵抗着,不想被我们操控,甚至不想被所有规矩约束。动用自己的能力,跟爸妈们对抗着,从出生就开始了。而且,他们的要求多,难满足,一个不留神,就开始撒泼打滚。
有粉丝留言说,不知道专家们的孩子,是不是都很懂事听话呢?我回答:倒也不是,慢慢摸索,每个孩子不同,有耐心就好。想想我们小时候,其实不也这样么?爸妈打了也不服,同理。
带娃就像打怪,一级一级升级,我们和孩子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超强的“技能”,才不容易被彼此击败。从青铜到王者,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三招教养开心孩子,建议每位家长都试试
大宝和二宝都是我一手带大的,过程中有多少心酸,宝爸都不知道。晚上半夜给孩子喂奶、盖被子,早上睡意朦胧就起床做饭,哪个当妈的不是这样轮番来的?等孩子大一些,又要哭闹不止了:“我要!”、“这个!”“给!”有时还会用这样的命令语气,让人哭笑不得。
尽管是这样,我们也不能放弃孩子,不是吗?我们常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心过一天?”带娃不也一样吗?为此,我总结了三个招式,希望对那些头疼抓狂的新手爸妈,提供一点点帮助。
招式一:有原则的“投降”
大宝刚出生的时候,我看着他哭闹的样子举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婆婆在一旁喊着:“喂奶啊!我孙子饿了!”我这才回过神来。吃上奶的他,安静了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技能”越来越多元化,除了哭闹,还学会了撒娇、耍赖,极端的可能会有绝食、离家出走、自杀等行为,逼迫父母就范,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你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跟他对抗起来,可能孩子会有更激烈的回应方式,也会对内心造成一定的伤害。有些家长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不是老话么?的确,但这种育儿理念是不对的,你打骂孩子一次,就是把他们朝你推的远一点。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孩子并非是“敌人”啊!如果你头脑足够清醒,一定会知道,输掉一局游戏不可怕,可怕的输掉“孩子”。
有原则的“投降”,最重要的是通过你的行为,达到赢得孩子的目的。这里说的有原则,则是要跟孩子斗智斗勇,更像是一种策略。表面上是我输了,但有个“原则”,可以跟孩子聊一下。
这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其他方面有所放弃,或者是让他“付出”,比如大宝有时候看到我抱着弟弟,也会找我求抱抱。如果是在家,我可以一手揽住一个,但在外面显然是不能的。即使跟他争执,手心手背都是肉。后来我跟他说,妈妈可以抱你一会儿,也抱弟弟一会儿,然后你帮妈妈推着弟弟的手推车可以吗?他很爽快的答应了。
表面上他得到了妈妈的抱抱,但他也要为此推着弟弟的手推车,里面装满了从超市采购的物品。这样既让他得到了怀抱,还可以帮我分担一部分,何乐而不为呢?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有原则的“投降”适用于3岁以上的孩子,他了解自己的要求到了父母期望值的边缘,但并不是非常严重的。再比如孩子要昂贵的玩具,你也可以跟他商量,一个月内不可以买其他玩具,逐渐的建立边界感。不过,要注意态度,尽量别太强硬,而是商量,让他自己做决定。
招式二:“示弱”式拒绝
孩子有些要求,并不是原则性的,只是超出了你的预期,或者你无法马上答应他,那就可以跟孩子“示弱”,或许能达到你的目的,孩子也不至于那么抗拒。
有次我和大宝去超市,他想要的玩具标价199,而我只带了买菜的钱。这时候跟他说下次再买显然也不能让他离开。看着他盯着玩具的眼神,我跟他说,都怪妈妈,这次出来没有带足够的钱,没办法给你买玩具了!他听后眼神马上离开了玩具,接着看向我。
当时我还抱着弟弟,艰难的蹲下来,跟他说,妈妈不知道你要这么贵的玩具,所以没带足够的钱,这可咋办?他想了想说,妈妈别难过,我们下次再买吧!我拉着他的手,抱着弟弟去了买菜区,采购后就回家了。
你也许会说,孩子这次不要,下次还会要啊!你这样不是纵容他吗?我想说的是,没有任何一种教育适用于所有孩子,也不要着急对结果下结论。如果你回去跟孩子讲一讲,一个家庭的开销,以及他上幼儿园要花多少钱,爸爸一个月又赚多少钱的话,他下次可能压根儿不会提这件事了。
不论用哪种方式拒绝了孩子,都要跟他在事后讲清楚,并且逐渐让孩子懂得,妈妈是爱你的没有错,但并不是你的所有要求,妈妈都能满足,也告诉他,超市里的玩具是要花钱才能买来,但有些昂贵的并不一定适合我们。拒绝孩子的同时,也维护他们的自尊,还给孩子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你说这种方式不对吗?
招式三:了解你的孩子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如果你足够的尊重,孩子也会感受到,他也会更快向你敞开心扉。如果只是用理论知识,其实教育孩子并没有多难,你只要了解他就够了。
我们常常会看很多书籍、文章、视频,但真的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发现居然没什么效果,还不如一顿暴打来的更快。但你可能忽视了,你或许只是在机械的"复制"别人的教育方式,并不足够了解你的孩子。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要因材施教。这里的“材”其实也是说我们的孩子,而“教”,则是教育方式。即使你学了第一招,会了第二招,但不一定能教养好孩子,为什么呢?因为你并不足够了解你的孩子,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行为背后又藏着什么秘密?
《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系列:发现孩子》中写道:你之所以跟孩子有“斗争”,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孩子跟你的生活截然不同,双方都希望按自己的需求去生活。
那你了解孩子的需求吗?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吗?如果不知道,“战争”会此起彼伏,或许延续到孩子成年后,谁也不举白旗投降。
比如招式二中举例我家大宝要玩具的事情,我认为,相比较那种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而告诉孩子,不能买,我们买不起等等方式,这种招式更好一些,也能让孩子知道,钱是要靠辛苦的工作赚到的,如果你长大了,也不要乱花钱,买自己喜欢的没错,但要量力而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爱,甚至比买下昂贵的玩具,更为浓烈,不是吗?
面对孩子,试试换个角度看
有次在书苑,一位妈妈跟我控诉,她家儿子有多淘气,在家作天作地,摸爬滚打,一瞬间就会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我跟这位妈妈说,那你家孩子一定性格很好,而且不怎么生病吧,运动力这么旺盛?
这位妈妈想了想说,好像是这样,在外面也有人夸他结实,几乎不怎么生病,跟其他小朋友也玩的比较好。
你看,同样的问题,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面。孩子有这些问题,自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生活习惯的问题,你可以教给孩子如何分类收纳,做家务,即使他搞得一团糟,但之后能收纳整齐,这就是他在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
我们之所以生孩子的气,要打他、骂他,是因为孩子给我们带来了麻烦,比如满地狼藉,一身脏兮兮。这时候你跟孩子斗争,其实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逸”“自由”不是吗?
《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当你教育孩子时,如果感到痛苦,那一定是用错了方法”。
我们总是跟孩子较劲,总觉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对待,孩子太调皮、捣蛋、淘气,但孩子不就是孩子吗?我们小时候不是这样过来的吗?既然是,为什么他一定要听话、懂事呢?
爱是相互的,你真的爱孩子,他才会更爱你,也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早早给孩子贴上了标签,结果必然如你所愿。你看着他越来越淘气,他看着你越来越凶。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再好的育儿锦囊,也挽救不了你们之间的“战争”。
枕边育儿寄语:
上帝赋予孩子的天性是进行活动,但并不是跟家长“斗争”,一次次无烟的战斗后,你会发现,你和孩子都没有真正的升级。反而是那些冷静的瞬间,才是你们彼此成长最快的阶段。教育孩子需要“过招”,但最终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赢。赢了“斗争”,却“输了”孩子,算赢吗?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鱼爸|你不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便会狠狠教育他!
大宝为什么不喜欢二宝?还不是因为父母常说这5句话
惩罚孩子不懂这4点?多少父母栽进坑里了?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 父母得这样管
别让超市里的免费试吃,毁了孩子的教养
家长是孩子科学对待情绪的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