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婴儿需要聊天吗?麻省理工:前语言发展期,照料者的言论很关键

Tim是个语言发展稍微前置的孩子,每次带他去上课或在公园遇到了别的孩子。人们都会对我说:“你家宝宝说话好早!”或者是“你家宝宝说话好清楚。”熟悉一点的朋友开始来跟我“取经”:你到底是怎么教的?我也要如法炮制!让我闺女也早点说话。

我也一直在复盘,我到底“做对”了什么,他语言发展这么快是天生?还是跟后天的养育方式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有一天,翻看日记中记载对话,我才恍然大悟。:我推着Tim去公园散步(当时他只有三个月大),遇到了朋友岑沉,一起走了一段路。

她说:“天哪!你话好多!”

我说:“有吗?我在跟宝宝说话呢!”

她说:“拜托,他只有三个月好吗,根本听不懂你说的啥。你真该多见见朋友,快变成自言自语的疯子了。”

像岑沉一样,很多妈妈认为婴儿听不懂成人的语言,就觉得没必要和婴儿聊天,或者一直对小宝宝说话,看起来像个疯子。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宝宝语言、大脑发展的秘密,就藏在照料者日常“陪聊”之中。

“前语言发展期”需要大量输入

《父母的语言》中作者写道:在神经可塑的鼎盛时期,婴儿的大脑能够区分每一种语言的语音。

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从他们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甚至更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学习语言。(有科学家将婴儿前语言发展提前到妊娠中后期,《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宝宝在开口说话前,是如何一步步学习语言的吧!

0-1月:新生儿期

从孕后期开始,婴儿的听力就已经发展完善了,他可以听到妈妈肚子里的各种杂音,还有妈妈的声音,以及外界比较大的声音。而出生时,宝宝就拥有良好的听力。

学习语言不仅需要听力,还需要听觉记忆力,举个简单的例子,Tim小时候有一个会发出音乐的吊铃,音乐一响他就能判断声音来自头顶。有一次我拆洗那个吊铃,在阳台上弄出了声响。一开始,他还是习惯性地看向自己婴儿床的上方,显然已经记住这个声音是吊铃的。

2-4月:发音游戏

一般而言,三个月左右的宝宝就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了。并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和爸爸妈妈的互动,他慢慢了解到语言是可以用来交流的。当宝宝发出各种奇怪声音的时候,及时回应他,会让宝宝做出更多的练习。

5-9个月:语音修正

随着发音练习以及和父母越来越多的交流,宝宝已经能鉴别母语中的特殊音调,并且渐渐地去掉那些非母语的音节。他们对节奏非常敏感,在这个阶段给宝宝读童谣、唱儿歌都是很好的语言发开方式。

9-12个月:学话期

Tim准确地说出第一个单词应该在10个月或更早,但是我正在厨房洗碗,他突然在我身后说:“拿”,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小水杯。如果语言发展得比较好,宝爸通常会在这个阶段开口说话,因为已经能够把语音转为音素,并且能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了。


前语言发展期,照料者的言论很关键

回到上文中朋友提出的疑问中:“婴儿那么小,听得懂你在说什么?”实际上,他们开始是听不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须和宝宝聊天,因为即便不懂,这种亲子间的日常交流,也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和大脑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一方面,80%的大脑发展在3岁之前

“一天一个样”来形容三岁前的宝宝一点都不为过,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他们的大脑正在飞速的发展,在三岁左右就已经80%类似于成年人了。大脑开发有赖于外界的良性刺激,而脑科学家指出:亲子之间的互动,对孩子大脑的发展帮助最大。

另一方面,激发大脑处理语言的重要神经突出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婴儿期和父母交流更多的婴儿,大脑中主管语言输出的脑蛋白,比交流少的宝宝多。

这也就是说,无论懂不懂,和宝宝多聊天,还是会促进他们大脑中语言区域的发展。在处理输入进来的语言时,大脑需要依靠神经元进行梳理和解码,并进行自我调整,进行被脑科学家称为“自我约束”的过程,大脑的这一系列活动都会促使神经网络越来越发达。

三个“小动作”让聊天更有效

上文中提到,6个月之前的宝宝其实很难听懂妈妈在说什么,尤其是用大人语速和音调时,这个阶段和宝宝说话最重要的还是“交流”。下面三个小动作,能帮助妈妈更有效的陪宝宝“聊天”

1、 面对面聊天

有一次我去楼下咖啡馆和咖啡,看到一个妈妈推着婴儿车,正在跟车里的小婴儿聊天,说的内容是最近正在看的综艺节目和她喜欢的明星。有趣的是,她并不是看着小宝宝说话,而是一边盯着手机一边说。显然这位无聊的全职妈妈,是将宝宝当成了自己的听众。

如果想要让聊天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爸爸妈妈还是要面对面和宝宝交流。因为他们需要从我们细微的面部表情嘴唇运动的方式中学习使用语言。同时看到熟悉的脸,也会让宝宝觉得安全。

2、 运用夸张的表情

周围朋友家的小婴儿都喜欢我,每次聚会小宝宝总会主动找我抱。朋友们都说我很有孩子缘。但她们可能没发现,我的方法就在夸张的面部表情上。配合夸张的表情,即便不懂你说什么,婴儿也能获得很多有效信息,比如高兴、难过等等,谁不喜欢看到更多呢?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建立这些情绪和语言之间的联系,为情商的发展做准备。

3、 配合一定手势

早教中心的老师会很多“手指舞”,不仅仅是为了逗宝宝开心。在学习语言促进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手势”有特殊的作用运用手势这种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结合的方式传达信息,可以让宝宝们更快的理解。Tim的“拿”就是和“指”的动作高度关联,这个动作可以成为语言使用中的一个“支架”,也能激发孩子的交流意愿。

所以,在和宝宝聊天时,可以加入一些标志动作,比如说“好”并竖起大拇指,说“不”并摆手,"可以“并点头”等等。

枕边育儿寄语:


有一个很有趣问题: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唠叨”的呢?其实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了,正是这种唠叨,让宝宝们的语言和智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果刚开始有一些不适应自己对着宝宝说话,不妨让宝爸加入进来,全家人一起聊天,促进其大脑发育吧!

欢迎留言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6岁早教训练方法
小婴儿每天都在想什么呢?听育儿师来说一说
不用花钱的早教|跟不会说话的小婴儿聊天?很有必要!
北京月嫂整理分析1月-12月宝宝综合护理知识
孩子一生仅一次大脑发育高峰期,错过不可逆
宝宝的第一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