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机搜狐网

【性】分三品:天性.禀性.习性。

【天性】即仁、义、礼、智、信五种善德之总称。天性不可见,见于道心;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诚实之心,此五种善德,即天赋之性也。

【禀性】即怒、恨、怨、恼、烦各种阴质所发动。肝心脾肺肾,各有阴质,藏于其内,一触即发,即发为怒恨怨恼烦。所谓化禀性者,即化此阴质者也。

【习性】即吃、喝、穿、带、阔,一切嗜好所染成习性既久,便成禀性;一切嗜好,不但移转人心,且能够移转风俗;所谓去习性者,即不为嗜好所污染,风俗所移转也。

【天性】是良心发现。良心一反,即是天性:俗语谓之天良。

【稟性】即气质所拘。不仅五脏,即骨肉气血之中,皆有阴气;朱子说是气禀所拘。

【习性】是物钦所蔽。被一切外物所启动。而生之贪欲,是谓习性;朱子说是物欲所蔽。

【天性】是义理之性。【禀性】是气质之性。【习性】是嗜欲之性。

此吾儒六经,对于三性之定名。

【天性在脑】天性本无定所,然赋之于人,亦必有寄托之处;晨兴而后,神清气爽,脑力复元,觉仁义礼智,孝梯忠信,一切天理皆流行于脑海中;若疯癲之人:麻醉之一,脑筋昏乱,冥然罔觉,即天性丧失之证也;否则肢体残缺,知觉仍不少减,头部有伤,灵明立即失常,虽云生理,实根天性,以此证之,故曰在脑。

【稟性在心】此心不动,一切怒恨怨恼烦,无由而生,以此证之,禀性在心。

【习性在身】身界能矮得下,耐得劳,守分安常,则吃喝穿带阔一切嗜好,无所染着,以此证之,习性在身。

【天性】赋于上,自上而下。天性系直行之真气,五常之实德。换言之,即能生妙有之真空, 所谓天命之性是也。例如

一切植物,莫不倒生,是地为之主,故其根常在地。

一切动物,莫木横生,是人为之主,故其头常向人。至于

人类之性,天为之主,故其头向上,所以一动念,一行事,总觉头上有青天也。

【稟性】种于内,自内而外。禀性之来源,由于前因,遗传、水土、种族,深入人五脏之中,每一动时,外面显露,如怒则面青,恼而面白,醉则面赤,皆自内而发于外也。

【习性】染于外,自外而内。习性之来源,由于家庭、职业.学校,社会,少而习然,长而安然,如吃喝嫖赌烟,一切不良嗜好,习之既久,自成禀性,皆自外而传于内。“道德经”所谓,不见可欲,其心不乱,见则乱矣。

【天性是先天】未生以前,原有天性,即死已后.仍有天性。所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肉身虽没,性身不死是也。

【稟性是后天】既有此身,便有识神,既有识神,便有分别,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此禀性所由生也。

【习性是染生】人之初生,饥不知食,寒不知衣,本无习性。情识渐长,嗜欲渐增,处于富贵顺利之中,习性更重。

【天性是固有】在天为群性,在人为个性,在天即五行之气,在人即五常之德。所谓性海浑圆,众生一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人人固有,不假外求者也。

【稟性即前因】善人说:前生习性,亦能传播为今生气禀性,即前因是也。人能平必静气,反观内省,识得本来面目,禀性踪影全无,所以动性者,不过环境关系,有所障而已。

【习性是临时】步入商店,觉应买之物甚多,行到衣庄,想应用之服不少,不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虽有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不生见闻嗅嚐觉知“六识”,世界越进化,科学越发达,物质越充足,环境越顺利,人类之习性越重也。

【天性】孟子曰:“道性善”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又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禀性】荀子曰:“谓性恶”荀子赵人荀况,又名荀卿,谓人性皆恶,不以义理矫正之,

则不能为善。

【习性】告子曰:“善恶混” 告子名不害,战国人,与孟子同时,其言性:无善无不善,孟子非之。

【天性】须回复,天性不复,德行本著。

【禀性】要化净,禀性不化,轮回不息。

【习性】宜去掉,习性不去,身界不清。

【天性】天性无分别,天性用事,善体物情,无一切相,故无分别。善人谓”:天性没有说,真耐人寻味也。

【禀性】禀性不愿意,怒、恨、怨、恼、烦,皆不愿意之事也。

【习性】是愿意,吃喝嫖赌烟。皆愿意之事也。

【天性】天性是圆觉菩提,天性圆融无碍,觉照一切,得大智慧,结菩提果。

【禀性】禀性是宿世业力,历生之业力,传播为今生之气禀性也。

【习性】习性是诸恶种子,一切嗜好,态情纵欲,皆诸恶种子也。

【天性】是正气,纲常名教,道德仁义,孟子所谓浩然之气。

【稟性】稟性毒气,禀性发作对方一为之动,因而生阴长病者,即中毒也。

【习性】习性是邪气一切习性,皆与天性相反,不合正情,有如邪气也。

【天性】天性万古,天命之谓性,时间所不能限,空间所不能容,历劫不减,万古常昭。稟性假相,势力压迫之下凶暴相加,

【禀性】禀性消踪灭迹,谓非假相而何。

【习性】习性不常,贫贱能移,威武能屈,醉饱之后,不思饮食皆不常也。

【天性】天性是天理流行,天地未辟以前,只是一片太和,一点生机,既辟之后,在天为流行不息之正气,在人为粹然至善之天理。

【稟性】稟性是业力驱使,禀性之来,不能自已,禀性过去,懊悔不及,追溯质因,实业力所驱使也。

【习性】习性是人欲横流,何有习性,人欲而已,人欲横流,世风日下。“朱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安。

【天性】天性化人,以天性用事,人人亲敬,故能化人。

【稟性】稟性伤人,以凛性用事,人人难堪,故能伤人。

【习性】习性累人, 为一己之需求,须各方之供给,故曰累人也。

习性不遂,惹动稟性,习性不遂,如饮食不悦于口,使令不足于前之类,反其所欲,所以惹动禀性也。禀性一动,淹没天性,禀性动时,天性为之遮障,不能自主,本真既失,不待死后,已顿入三途,所谓心动即是劫,一动一劫限也。天性湮沒,丧失德性,天性既不作主,言动必不合道,已无德性之可言。

顺他人习性,化自己的稟性,顺对方的心,使人满意,非化禀性者,作不到也。受他人的禀性,存自己的德性,非存德性者,不能受人禀性也。承他人的德性,复自一己的天性,能承受他人德性,天性自然回复也。

从来论性者,纷纭聚讼,孟子为性善之宗,告子每一张口,必为辟驳无遗,至于结舌销声,不见踪影而后止,不为禀性习性之名目,稍留余地,自先生三性之说出,今后论性著,可以息辩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性、禀性、习性
去习性,化禀性,圆天性才是达人
天性,禀性,习性
从“福禄寿”看个人修养层次目标和处理能力提升的方法
如何才能不怨人
男人做到“三刚”,女人才会旺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