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叔本华


“在这世上,除了极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叔本华这样写道。

在文章中,叔本华所写的,其实论证孤独的意义。他把高贵和孤独联系起来,而把群居与庸俗归为一类。

在他看来,群居生活意味着不得不牺牲独特个性,放弃自身存在的丰富价值。一个人的思想越丰富,他为群居付出的牺牲越大。

在文章中,叔本华用了一种比喻,平庸之辈类比于俄罗斯兽角乐器,每个人作为单只兽角,只能发出单调乏味的单音。丰富思想头脑的人类比于钢琴,一个人就是小型乐队,更适合独自一人演奏,或者在别人伴奏中作为主音。如果钢琴和兽角乐器一起演奏,意味着钢琴的的声音被杂音覆盖。

叔本华的概念中,平等是一个贬义词。它意味着贬低有才智人的特别位置,忽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智力差异。到头来是平庸人占据主导,才智者的丰富自我遭扭曲萎缩。

他把群居生活看成相互取暖的箭猪。寒冬中,箭猪有取暖的需求,却会面临同伴的刺伤。在亲近取暖和刺痛伤害之间,箭猪不得不调整之间的距离,已获得暂时的舒适与平衡。

但对于叔本华来说,他选择高傲而孤独。

他处在远离众人的高山,宁可忍受孤独和寒冷,去避免他人带给他的刺伤。

二、

叔本华的选择,和他的成长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欧文亚隆写过一本心理治疗小说《叔本华的治疗》,其中包含有叔本华的心理传记。

亚隆这么概括叔本华的家庭: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一个受惊、抗议的母亲,一个不安嫉妒的父亲。

叔本华词条的父亲是德国但泽非常成功的商人,从事谷物、木材和咖啡的交易。他继承了庞大而悠久的家族企业,并一门心思想要将其发扬光大。而母亲的家庭比较起来非常普通,以敬畏的眼光看待叔本华家族。

结婚时,父亲三十八岁,母亲十七岁。父亲是精明理性的商人,性格是固执、严厉、压抑、不愿屈服、骄傲。而母亲是青春活力的少女,性格是浪漫、恩爱、富于想象力、活泼、轻浮。这样的结合无疑是不协调的。

母亲在叔本华出生后,很快就厌倦人母的乏味角色,开始渴望自己热情的人生命运。父亲顽固而冷酷地限制她,却因为焦虑和绝望走向死亡。父亲死后,母亲逃脱了婚姻的囚笼,开始了自由的沙龙生活。

她对叔本华承认:“我没有假装强烈的爱情,他也没有这方面你的要求。”

母亲日后后悔自己的婚姻:“显赫的地位和头衔对年轻女孩具有极大的美丽,会诱使女人被婚姻套牢……这是错误的一步,她们的余生必然要承受最严酷的惩罚”

没有爱情的婚姻,无疑是一个牢笼。牢笼里的人们,对别人也没有爱。

叔本华就出生在这种缺乏爱的家庭氛围里。

他最快乐的时光,恰恰是9岁离开父母的时候。他在父亲的商业伙伴那寄宿两年,感受到未曾体验的亲子之爱。那是家人忽略或无法给予的。

亚隆认为,缺乏爱的童年对叔本华的未来有重要影响。他无法获得爱自己所需要的基本信任感,对外界的人物和生命也缺乏基本信任感。他会对别人充满疏离和敌意,困在自己的孤单的世界里。

三、

父亲死后,母亲重新获得了自由和快乐,叔本华却陷入了漫长的无期徒刑。

这让人很奇怪,因为鼓励叔本华从事哲学生涯的,恰恰是崇尚自由和浪漫的母亲。

作为家庭中的长子,父亲希望他继承自己的商业遗产。可叔本华对哲学充满兴趣,渴望做一个真正的学者。父亲告诉他,他可以为他提供一次难得的欧洲旅行,代价是放弃学者分生涯。出于年轻人的浪漫天性,叔本华答应了,这让他充满自责和内疚。

父亲的自杀,给了叔本华重新选择的机会。母亲愿意支持他的哲学生涯。奇怪的是,叔本华对亡父却是极度地崇敬,对生母却是极度的厌恶。

亚隆推测,可能叔本华成为“父亲”的愿望,遭到母亲无情和嘲讽的拒绝。

他想重返母亲那儿生活,母亲却不愿他影响自己沙龙。他批评母亲的生活方式,母亲嘲笑他是否敢对父亲提要求。

他们的关系被彻底撕裂了,母亲在信中说他“易怒而令人难以忍受……可以在所有地方挑出毛病,只除了你自己……因而激怒周围的人,没有人愿意在这种强迫的态度下改善自己或得到启发。”

母亲最终下了逐客令,让他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两人生前再也不再相见。

他开始发展自己的悲观主义哲学。

他童年的早熟与敏感,让他对世界充满悲观和绝望。一切都是无用之物,人与人充满吵闹喧嚣。

他认为,世界不过是神经系统过滤组合产生的幻象,我们只能通过身体了解这个现象世界。

而身体的本能欲望,会给人带来困扰。欲望的满足与受挫,也会给人带来痛苦。

生命就是不断转动的意志之轮,

对某种东西的欲望、得到后的短暂满足感,无聊和下个欲望的追逐。

无休止和无意义。

唯一的办法,就是完全避开欲望世界。人们需要了解幻象世界的虚无本质,然后学会拒绝意志的欲望表达,把目标放在纯洁的理想世界。

这种观点和东方佛教有相似之处。这也使得叔本华在晚年更加认同佛教。

四、

孤独的人或许对叔本华更有感触。

叔本华的个性令人好奇:他自负、傲慢,不把俗人放在眼里;他智慧、细腻,体会生命的独特与悲。

叔本华的世界震撼有力:他的思想跳跃在两面:欲望和理性、激情和救赎、阴郁和活跃。

他哀叹一生寻找真正的人类,却一个也找不到。在他眼里,充斥着卑鄙、平庸、坏心肠和吝啬。

他对性欲有强烈的感受,却因为和女性交往受挫,对女人有一辈子的厌恶。

他一直没有结婚,40岁以后放弃幻想。

可以说,和母亲的情感羁绊,贯彻了他和女性关系的始终。最终,他放弃了内心的冲突,步入平和无欲的晚年。

叔本华有这样一个愿望,拥有内在力量或美德的人,不需要任何来他人的供给,可以自给自足地获得圆满。

他固守在自己构建的哲学城堡里,遥望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五、

孤独的人,是否只能选择叔本华的思维方式,以哲学的理念恪守自我孤独?

欧文亚隆试图给出另一种解答。

在小说中,他设置了团体心理咨询形式,组员菲利普是叔本华的现代化身。他的父亲早亡,与母亲关系疏离,自身受性瘾困扰。他是叔本华的忠实拥护者,用叔本华的语言捍卫自己的孤独。

但欧文亚隆用小说里的代言人朱利斯质疑,因为担心痛苦选择回避疏离,是否是生命真正圆满的解决之道。

当菲利普屡次用叔本华为自己思想辩护,欧文亚龙的小说代言人朱利斯追问:你自己的感受呢?

他无言以对,只能用哲学搪塞。。

团体成员也尖锐地说:他在拿哲学术语为自己行为做糟糕的辩护,高高在上的姿态只让自己陷入虚无缥缈,他只能和死人建立关系而不是活人!

"你有朋友么?你为什么寂寞?"

大家的诘问让菲利普隐隐不安。

不安积累起来,成为汹涌的波涛。

他开始坦诚自己的心声:那种在孤独中枯萎的生命。

遭遇自我的审问时,他含泪而愤怒地说:“(我是)怪物,掠食者,孤独的昆虫杀手,内心充满盲目的愤怒,我是一个别人无法接触的人,了解我的人,没有一个会爱我。从来没有,没有人可能爱我。“

在绝望的表达中,菲利普开始放弃哲学的防御,真正打开痛苦的自我心扉。菲利普也通过正视痛苦和孤独,重新找回自己的本质,也重新获得自己回避的爱。

当他生命中的一个女人倾述:我本来可能很爱你,但是你破坏了……

他的眼泪夺眶而出,不停地无助哭泣。

这个时候,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以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人曾经可能曾经试图走近自己,想要抚慰他孤寂的心灵。他的心灵也为此开始缓慢打开了。

欧文亚隆是存在主义治疗师,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强调此时此刻。如何去直接接触自己的身体感受,无论是快乐、困惑还是痛苦。在情感的觉察联结中,情绪可以流动和转化,自我可以重塑和生长。

亚隆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联结,无论是与自我的联结,还是与他人的联结。而心理治疗正是建立心灵的联结,让人从封闭和孤独中解放出来,去抵抗生活痛苦无意义的现实。

在欧文亚隆看来,在心理咨询的氛围中,通过共同的痛苦,人们可以彼此连接,重新获得生命的意义和力量。

其实,晚年叔本华也有这样的文字:

“我们应该宽厚对待每个人的愚蠢、缺点和恶行,牢记我们所拥有也只有自己的愚蠢、缺点和恶行。因为它们只是人类必然的缺点,我们自己也是人,所以内心深处也埋藏了完全相同的缺点。我们不应该只因为别人在此刻与我们不同,就对他们的恶性感到愤慨”

这或许是叔本华对他一生的重新审视和感悟。

他也可以将痛苦和执着真正的放下了,因为他找到了进入人群的真正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既不屈从爱,也不屈从恨;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信
叔本华| 对世俗唯唯诺诺就没法做自己的帝王
叔本华|学会孤独才不至于失去自我
书评A223:寂寞沙洲冷——读《孤独通行证》
叔本华: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结婚除了繁殖后代,还有什么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