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冠后遗症有哪些?半数以上武汉感染者两年后仍有症状

目前北京可以说是已经度过了第一次新冠冲击,进入了相对安全期。

公司同事里还是那俩同事咳嗽较多,但比起上周已经不那么频繁了。

在北京,我认识的人里面,已知直系亲属在新冠流行期去世的目前是一个。

听说本来就有心脑血管方面的基础病,感染过,已经转阴了一两周了,去世的很突然。

对于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冬天从来都是一个坎。

如果说以前是有很大概率可以避免的,在新冠的影响下,把这个关卡的难度翻了好几倍。

昨天有朋友在后台留言说担心孩子开学后被感染,比较焦虑。

在小红书上我也见过不少,想着趁元旦假期感染好好休息的、想在考试前感染避免发挥失常的……

如果是我,我不会这么做。

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每个人的症状都不一样,新冠就是抽盲盒。

社会上已经有太多看着不严重但人没了的新闻,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几率重症和死亡,真的发生了,你能接受这个结果吗?

如果是自然感染的,那还好说,如果是主动感染的,余生你要如何自处?

第二,新冠并没有那么邪乎,有效防护还是可以避免感染的。

这波是因为政策变化太快,之前是国家保护我们,大家习惯了,忽然放开措手不及才这么快感染。

之后我们需要做的,是积累经验,补上防疫漏洞。

有人说,以前是国家防疫,现在变成了个人抗疫。

国家用了三年的时间普及疫苗、研发新药,花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是很多人的生命才换来的这么长时间的安全期。

父母扶着自行车,孩子永远学不会。

现在没人扶着了,就看谁自立自强,早点学会自己走下去。

三年以来,大家总喜欢调侃各地让抄作业。

如今自己负责了,总算知道抄作业有多艰难了吧?

不少人看过我写的那篇《北京疫情记录:居家防疫指南(总结篇)》之后说,太麻烦了,宁愿躺平。

是啊,个人躺平,无非就是感染了难受,赌一把自己不会重症死亡没有后遗症。

你的室友、同事、家人就算心里不高兴,也不会有人指着你的鼻子骂你没有责任心,顶多是心里偷偷骂而已。

这波北京,我认识的人就有好几个没阳的,即使是家里有人感染了仍然坚持防护,成功躲过。

连这么近距离接触都能躲过,为什么不试一下呢?

我家 13 口人,分别在廊坊、保定、北京,算是这一次疫情发生最早的地区了。

目前阳过 3 个人:我弟、我二哥和二嫂。

在农村老家的爸妈、侄子、我大哥一家,也没做什么特别的防护,就是减少社交、尽量不出门。

没有无缘无故的阳,国家用三年经验告诉我们:针对不同风险等级进行防护、物理隔离,就可以实现动态清零。

现在到了个人家庭抄作业的时候了。

第三,新冠确实存在后遗症,而且治疗尚不明确。

不管是论文、社交平台还是现实,都证明了后遗症的确存在,无非是症状差异和概率问题。

目前国内感染后时间尚短,还不太明显。

也就是个别人转阴后几周了还是心慌、气短、乏力,医院检查什么都看不出来。

02

但我们可以看国外已经放开一两年的国家的数据:

▲ 日本人力缺口(2022 年 8 月)

日本都第八波了。2022 年 9 月“帝国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放开管控后奥密克戎带来了严重的“用工荒”,长期雇员的人力短缺率为 49.3%。打工需求最旺盛的餐饮业,非长期雇员人力短缺率超过 70%

——《新冠大流行下高危职业有哪些?哪些职业有前途?》,公众号:我再试试周戴夫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劳动力缺口?

虽然日本确实老龄化非常严重,但从趋势图也可以看出来,过去两年极速上涨。

首先是老年人更容易重症和死亡,看看现在国内情况就知道了。

再结合美国报道的很多人因为长新冠失去劳动能力,或许就能解释得通了。
即使是劳动力人口一直增长的美国,在过去两年,也出现了下滑。

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援引近日公布的调查称,疫情令美国一年减少 50万 劳动人口,移民政策收紧等因素令劳动力缺口进一步扩大。

美国商会的数据称,若劳动参与率维持在疫情前的水平,美国现在应该多出 340万劳动力。

法新社援引美国政府的数据称,2022 年 6 月,全美至少有 1000 万个职位空缺,而求职者不足 600 万人。

再看日本关于新冠后遗症的官方数据:

感染后者确诊后持续 2个月/出院后持续 1 月以上的占 72.5%。最多的的是倦怠感(40%)呼吸不畅(36%)嗅觉障碍(24%)不安(22%)等。

有症状的患者,3 个月以上的仍有症状的占 21.6%-37.7%。出院后 6 个月仍有症状的占 54%。

——日本厚生劳动省、国立传染病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的《新冠病毒诊疗指引别册——罹患后遗症的管理(第一版)》

也就是说,对于无需住院的轻症感染者来说:

约有四分之三的人感染后 2 个月内有症状。

约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在 3 个月后仍然有症状。

对于感染期严重到需要住院的人来说:

约有四分之三的人出院后 1 个月内有症状。

有一半以上的住院感染者在半年后仍然有症状。

症状主要表现为:倦怠感、呼吸不畅、嗅觉障碍、不安。

03

再看国内一些早期感染的研究数据:

疫情两年多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新冠不只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而是会影响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

比如,导致嗅觉和味觉丧失疲劳认知能力下降,一些患者还会发生中风意识受损更严重的症状,这些都被称为新冠后遗症。

在出院 6 个月时,68% 的参与者报告了至少一种新冠后遗症。新冠 2 年后55% 住院患者仍有后遗症,包括疲劳、肌肉无力、呼吸困难和睡眠困难。

2 年时,新冠患者的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人群。——《Lancet子刊 | 新冠肺炎长期影响:武汉金银潭出院患者 2 年随访结果》,公众号:iNature

这个研究是针对武汉金银潭医院 2020 年上半年治愈出院的 1192 名新冠患者进行的调查。

这要是放在上个月,肯定会有人说,那时候是早期毒株,毒性大。

样本太少,怎么能跟上海十几万人、国外上百万人比呢,完全没有参考价值嘛~

奥密克戎毒性很低,90% 以上都是无症状~

这回大部分人应该已经感染过了,亲身体验过或者看到自己认识的人的症状了。

再回过头看看,是不是觉得可信度高了?

▲ 新冠康复患者与普通人对照

从上图可以看到,有 65% 的人在两年后仍然有症状。

三分之一的人有睡眠障碍或疲劳、肌肉无力症状。

五分之一的人掉头发、关节疼痛。

十分之一的人心悸、头晕、咳嗽、头疼、喉咙痛、吞咽困难、肌肉酸痛、胸痛。

就算奥密克戎毒性降低了,把上面的数据打个折,咱们就算有任意症状的比例是最低的 3%。

再把时间打个对折,就算一年。

要知道,在 2020 年的时候,轻症也是可以住院的,而北京的前几周的情况是,轻症都在家自己治疗。

这些人既然能从医院活着出来,说明是危重症的比例很低。

就算只有三十分之一的概率,其实也很高了,上面哪个症状伴随一年是你可以接受的?

对比下日本和武汉关于新冠后遗症的统计数据:

感染者出院后

武汉 2020

日本 2022

1 个月

-

72.5%

6 个月

68%

54%

2 年

65%

-

这就是为啥我的原则一直都是:能不感染就不感染,能晚感染就晚感染。

关于新冠,人类知道的还是太少。

04

我有个同事,一直堂食,也不好好戴口罩,因为他以为新冠只是肺炎,只要不白肺就行。

实际上,早在 2022 年 3 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早就写了:

以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病例主要器官病理学改变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不包括基础疾病病变)。

(一)肺脏……核酸检测阳性

(二)脾脏、肺门淋巴结和骨髓易见脾脏贫血性梗死……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可见坏死……骨髓造血细胞或增生或数量减少……

(三)心脏和血管部分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

(四)肝脏和胆囊肝细胞变性、灶性坏死……胆囊高度充盈,胆囊黏膜上皮脱落…………核酸检测可见阳性。

(五)肾脏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偶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核酸检测偶见阳性。

(六)其他器官脑组织充血、水肿……肾上腺见灶性坏死食管、胃和肠黏膜上皮不同程度变性、坏死、脱落……睾丸见不同程度的生精细胞数量减少……鼻咽胃肠黏膜睾丸唾液腺等器官可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

看完这些,是不是对为什么新冠会致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阳了之后到底能不能生孩子,不用自媒体说,国家早就给了答案。

再看下面这段:

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6无肺炎表现。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

*围产期是指从妊娠28周到产后一周这一分娩前后的最重要时期。

国家早就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发热、干咳、乏力,少部分人会有其他症状,包括腹泻。

如果你早点看到这段,就不会相信什么 XBB 会导致拉肚子,因为感染之后的一个临床表现本来就包含了腹泻。

重症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血氧,而且一直都说老年人、有基础病、月份大的孕妈和肥胖者容易发展成危重症。

危重症患者本来就可能不发热甚至没有高烧。

这是 10 个月前就公开的文件,不管是政府网站还是百度百科,包括发布会上频频被提到的文件。

关于儿童还专门说了一段:

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

极少数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出现类似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表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多发生于恢复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等。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很多人都在讨论到底无症状是什么,看看这一段:

没有肺部症状,有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算轻型。

无症状就是没有任何临床表现。

▲ 容易发展成危重症的人

甚至包含了不同时期、不同症状的临床表现、推荐用药和用法。

解除隔离后的措施:

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 7 天居家健康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冠神秘后遗症已从儿童蔓延至成人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更可怕?那癌症“无症状”呢?
无症状感染
张忠德:这波疫情核心病机是风热夹湿,中医药干预大多能在24
害怕!25日起,在这几种情况下韩国放宽解除隔离的标准——无症状患者真的很安全么!?
“阳康”以后还觉得各种不舒服,其实是新冠长期后遗症,该如何正确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