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黄瓜大棚纯收入5万,但是,瓜农却开心不起来!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山东烟台,在胶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有个地方叫莱阳羊郡,就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在我们当地,农民为了发家致富,走上了种植黄瓜这条路,而这一走就是20多年。

黄瓜大棚

虽然,现在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一个黄瓜大棚也能实现纯收入5万元,一年的总产值也在1个亿左右,但是,种植黄瓜的瓜农并没有真正的开心起来。原因很简单,农民种了20多年的黄瓜,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种的黄瓜叫什么名字?我们自己也只是统一称为水果黄瓜。如果换句话说,那就是我们的黄瓜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如果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和模式,村民还可以额外再增加20-40%的收入,也就是增收2000-4000万。

鲜为人知的黄瓜名字

有人可能会说,是你们的黄瓜不好吃吧?

其实不然。我们家旁边靠近海阳,那里的白黄瓜现在很有名,而我们的黄瓜口感干脆而且清香,与海阳白黄瓜相比并没有差到哪里,唯一的差别就是没有统一的品牌商标,所以,种了20来年的黄瓜目前还主要在我们的周边城市,比如烟台、威海、青岛等地销售,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走量很少。

正在生长的水果黄瓜

有人可能会说,是你们的黄瓜种植规模小吧?

其实也不然。在我们当地现在有1500个黄瓜大棚,而且是那种一个大棚占地一亩的那种,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种植规模,而且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采摘供货,除了七八月份可能产量会有所下降。所以,我们的黄瓜产量还是可以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黄瓜没人叫的上名字?我们也做了自我检讨。

问题一:种植的品种过于单一了

我们的黄瓜统称为水果黄瓜,即使细分下来也只有两三种。现在的消费者都有自己的消费偏好,都喜欢吃新奇的、花样多点的,而我们的瓜农可能为了种植管理方便些,就没有及时的跟进消费者的偏好,种植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的黄瓜品种。

问题二:小商贩收购先卖货后付款

来我们这里收购黄瓜的商贩都是选择先收购,等卖完了货再给农民钱,所以小商贩都抢着收购,这样一来,对农民来说就缺乏收入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降低。

问题三:瓜农的年龄偏老龄化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吃不了种地的苦,不愿意留在家乡种植黄瓜,导致现在的瓜农多是40-60岁的人群,老旧的观念阻碍了与现代化市场的接轨,农民对农产品市场缺少了解,农民没有真正的走出去。

问题四:缺少有能力的带头人

现在一般都是家庭独立种植,一个家庭种植两三个大棚,没有规范的合作社能够指导农民,缺乏统一的技术管理和市场销售渠道的开拓人,换句话说就是缺少一个能够带领大家一块干的带头人,而这可能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真的希望自己种植的黄瓜有一天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瓜农也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黄瓜能卖上一个好价钱,我们在努力改变,希望大家可以帮我们出谋划策,帮助农民降低经营中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我替家乡的瓜农谢谢大家了!

希望大家可以帮我们出谋划策

作者:小蜗牛(微信:Minozwoniu),资料来源微信朋友李丕鹤(微信:1775353626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乡美】体验大棚生活
“要想穷,搞大棚”,大棚种植不赚钱,为啥农民还争相进入呢
这个农民靠种植蔬菜大棚,一亩半地一年纯收入10多万元!他是如何实现的?
开春种什么,致富新发现!
繁星 | 乳瓜甜甜
未来五年,大棚种植最值得投资?那一亩能赚多少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