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中轴线游走刚略——第三站 天坛(上)
userphoto

2022.10.04 山西

关注

绪论:

天坛在中轴线的位置:

《易经》有云:东南方向是皇宫的巳位

是太阳光线最充足的至阳之位

当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场所

所以,天坛就这么被选在了:北京城南中轴线靠东一点的位置

1、天坛的正门是哪里。

天坛的正门是现在的天坛西门,天坛西门不仅是临近北京中轴线的一座坛门,也是天坛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座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天坛建成之时,天坛外坛仅有的一座坛门,便是今天的天坛西门。

历史上天坛共有坛门九座,内坛七座:分别为北、东、西三座天门,和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成贞门(元”,为大、为始,引义为善长,为春;“亨”为通,引义为嘉会,为夏。“利”为美利,引义为义和,为秋,“贞”为正,引义为干事,为冬。)。外坛两座:便是祈谷坛门和原天坛医院附近的圜丘坛门。

祈谷坛门,就是现在的天坛西门,最早它叫做“外西天门”。明朝和清朝早期,皇帝到天坛去和回,都走这个门。


【天坛圜丘坛北门——成贞门】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今日祈谷坛的南侧建圜丘坛,专用于冬至日祭天,祈谷坛专用于孟春祈谷。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在外西天门南侧新建圜丘坛门,祭天则从圜丘坛门进入,外西天门便更名为祈谷坛门。

《清会典事例》:“乾隆十九年又奉旨,天坛西面外垣之南,相对先农坛门处,增建门一座,垣内增建钟楼一座,门外甬路,一律成造,嗣后遇祭天坛,即进新建之南门,祭祈年殿,仍进北门。”

这段话说的南门就是圜丘坛门,北门就是祈谷坛门。

现在咱们一直说的天坛北门和东门,实际是1918年,对外开放成为人民公园后,利用天坛外墙豁口新开的东门和北门。南面的昭亨门成了天坛南门。

2、天坛是几个坛

问出这个问题,一定有人会说,你是不是傻啊?天坛是一个坛啊,这不是和先农坛、地坛、日坛、月坛一样吗?

您理解的有所误差,现在的天坛是由两个建筑群落组成的。

分别是祈谷坛和圜丘坛。

祈谷坛群落包括(由北至南):皇乾殿(存放皇天上帝和皇帝神牌之处),大享殿(后称祈年殿),丹陛桥,具服台,东有北宰牲亭、北神厨,七星岩,西有斋宫,神乐署(在祈谷坛外坛处)。

圜丘坛群落包括:皇穹宇(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现在大家多称它为回音壁),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位于天坛南半部,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北门叫成贞门,也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东天门(泰元门外建有崇雩yu坛,皇帝行经泰元门祭天祈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广利门是皇帝祭天之后銮驾回宫的必经之路,同时广利门外有牺牲所。)南面正门叫昭亨门,也称南天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璧门额。各门名称的第二个字顺序排列为元、亨、利、贞。“元”,代表始生万物,天地生物无偏私;“亨”为万物生长繁茂亨通;“利”,为天地阴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万物能够正固而持久。),东边有南宰牲亭和南神厨。

祈谷坛建于永乐年间(1420年),原是天地同祭,后嘉靖听从大臣建议在1530年建圜丘坛专门祭天,二者的建筑时间相差110年。


【天坛 祈年殿】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分别用于“冬至祭天”和“孟春祈谷”。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这里共有22位皇帝举行过654次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恢复天地分祀的旧制,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后又分别命名四个郊坛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再多说一句,先农坛也不是和地坛、日坛、月坛一样的单一祭坛,后面咱们有专门的部分一起了解)

3、广利门与牺牲所。

天坛离中轴线最近的三座门是:祈谷坛门、圜丘坛门、广利门。前两个门属于天坛的外坛门,广利门则是圜丘坛的内坛门。

现在的人们,对广利门少有人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它的两大典故,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失去意义。

第一个典故:皇帝祭天銮驾回宫必经之路。

明嘉靖建广利门后,原来走的是北线,从祈谷坛门回宫。乾隆十九年,天坛增修圜丘坛门(进北京口腔医院的那座门),皇帝祭天之后出了广利门后,向南再向西再向北改走圜丘坛门。这条路线在原天坛医院内,神经外科研究所楼东与行政楼之间。现在还存留看康熙乾隆时期皇帝舆路两旁的古槐五棵。

广利门之西北原有銮驾库,乾隆时期改造天坛时拆除。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图中,绘出了天坛广利门与銮驾库的相对位置。广利门之西南为祭天大道石牌坊。

第二个典故:牺牲所和走牲道。

建于嘉靖九年(1532年)的广利门,是祭天大典之后的回宫之门。嘉靖祭天礼仪结束后走祭祀舆路经此门回宫。同时,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在广利门外边就是牺牲所。

 广利门之南是有一随墙门称“走牲门”,是祭天的南部“圜丘坛走牲门”,祭祀动物从牺牲所经此门去南宰牲亭。

什么是牺牲所?明朝太常寺所属机构。洪熙元年(1425) 置掌祭祀时所用牲品,有犊、牛、太牢、少牢之分。设吏目一人,从九品,掌文书出入之事。

 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太牢又称大牢。古代祭祀所用之牲。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天坛牺牲所的牲畜,不仅供应天坛每年三次祭祀之用,还要供应北京其他祭祀场所祭祀所用牲畜。所以,看似从九品的小衙门,它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的。


【袁世凯祭天旧照】

1912年清帝退位,天坛牺牲所饲养祭祀用牲畜的作用失去了。在民国时期,它只是农林试验场了。有一件历史中的大事件,与天坛牺牲所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家都知道袁世凯复辟称帝,称帝了,得祭告上天啊,袁世凯也到天坛来举行祭天大礼。结果,首要的祭祀用牲畜就出了问题。牺牲所都废弃了,哪里能现找符合祭祀的牲畜啊,就说牛吧,《礼记·王制》规定: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就是说 祭祀天地的牛,要用牛角像蚕茧或栗子大小,也就是一岁左右的小牛犊。袁世凯祭天,仓促间用的牛,牛角都达到手握的标准了,这还算是皇帝祭天?细微末节也昭示了袁世凯的命运。

4、神乐署

位于天坛外坛西部的神乐署,是祭祀乐舞的管理机构和演练场所,里面的乐舞生服务于包括天坛在内的所有坛庙。

广利门和乾隆爷有关,这神乐署又和乾隆爷有关了。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在谕旨中表达了对乐舞生业务水平的不满——“不能分别宫商”,同时认为儒、道有别,让道士参与祭祀不成体制。因此下令神乐观的乐舞生不许再修习道教,否则除籍走人。第二年,神乐观改为神乐所,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改为神乐署。

神乐署建筑群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坐西朝东。 明清时期,天坛虽然是郊坛重地,但是外坛的门禁似乎并不严格。花木繁盛的神乐署成为游人踏青赏春的胜地,酒肆茶馆应运而生。当时天坛长有各种草药,尤其以专治妇科的益母草名声最大,于是道士在神乐署开设药店贩卖。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百姓从神乐署翻过破败的天坛内坛墙进入天坛皇家圣地。

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天坛被英国人占为驻地,神乐署被他们驻扎了一年之久。到了民国时期,神乐署更是命运多舛, 1914年,神乐署改为燕乐研究所,不久后撤销。此后神乐署先后被林艺试验场、传染病医院、中央防疫处等单位占用,中国消灭天花的终极武器——“天坛株”就诞生在这里。也算是道士的老本行闪现出现代的光芒吧。


【天坛神乐署】

日军侵华期间,由华北甲1855部队在神乐署建立实验室,进行细菌武器研究。抗战胜利后,在此设立北平生物制品所,1949年以后成立抗菌素研究所。

回顾神乐署的漫漫长路,固然是祭祀正乐的殿堂,但它总是和医药有着不解之缘,从明初的花草道人,到天桥一地的妇科药堂,从驯服天花的"天坛株"到现在就在神乐署北墙外的中国食品药品研究院,神乐署似乎和药品有着一生一世的不解之缘。中正端和是中轴线的内在,中国医药也暗合这中正的路子,这算不算中国特色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暗合呢?

欢笑,为什么这么说呢?南城的修建原因是开始,天桥、龙须沟的变迁从明清到民国都是苦难不断,下一次,咱们从先农坛继续游走北京中轴线,说说天桥边上的过往故事。

未完待续。

请继续关注:第三站天坛

阅读更多:
说起银杏,应该来地坛看看
为什么去看孔庙和国子监
北京中轴线游走刚略——第二站 沿护城河到天坛南门
北京中轴线游走刚略——第一站永定门
甲骨文台历说字——中
中轴线上的景山
最应该掌握的500个甲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坛之变与祭祀之礼 | 古都
“大礼仪”与天坛“界墙” ▌李忠义
今起天坛这片神秘区域向游客开放!内坛首次完整呈现
天坛居然藏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中轴线南端的对称古建群----天坛篇
天坛-祈谷坛导游词-202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