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耕说字——清

【金文编,清】

【清,演变,汉典】

从清的古文字和演变中,可以看出,清是一个后起字,

没有对应的古文字写法。

其实,有一个古文字写法,而且是石鼓文写法,可以看出小篆清的样子。

【石鼓文,清】

而且,小篆清的写法就是根据石鼓文写法而定的。

清的小篆写法如下:

【说文解字注,清】

说文解字中解释清:朖(即,朗,明之意)也,澂水之貌。从水青声。

从石鼓文的写法,到说文解字的理解,再到后世的用法,

清,主要说的是水的一种状态,清澈,澄清之意。

那么,这个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清水与锦鲤】

关于水,大家都能说出一个经典名句,来自道德经的,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而且,还能孕育生命,还是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

水的状态,分成不同的几种,从物理层面讲,有三种状态

气体,液体,固体。

这几种状态都能够被人所用,也是人们生活的所需。

能够经过这三种状态的水,肯定都是清水。

就算是污染的水,如果经过了液体-气体-液体的转化,

就会变得澄清。

但是,又不能太清,因为水至清则无鱼

所以,能够孕育生命的水,成全生命的水,才是清水。

这里的清,跟生命状态相关
把清和生命状态说的最清楚的无过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了。

【老子骑牛】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我特别喜欢这段话。

把清静和生命状态两者关系说的非常透彻。

不明白的可以多读两遍。

在道德经中,也有多处清的引用。

而且,还警告我们说,如果做不到清,后果会很可怕。

天无以,将恐裂;

《道德经第三十九》

天怎么才能清呢?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老子第三十九》

显然,天人合一,天要清,人也要清。
人为什么要清?

道德经如是说。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塞,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老子第四十五》

老子道德经中的:清静以为天下正。

和常清静经中的: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不是异曲同工吗?

虽然三心不可得,

但是清静心一定要有。

更多阅读:

文耕说字——勤

文耕说字——反

文耕说字——观

文耕说字——正

文耕说字——寿

文耕说字——企

甲骨文台历说字——后

2019年甲骨文台历

2020年甲骨文台历一窥

2021年甲骨文台历一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执事必恭若临大敌治国之要如烹小鲜
小篆字体的起源发展和其写法特点
“金铸墨冶”金文大篆“学院派”教学集训·授课纪实一一一现场课堂录音整理
由“篆引”形式的发展看篆书名称的由来和发生
【自语堂编制】《说文》部首及例字解总复习
篆书书法的学习经验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