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经典医案、方论

[方剂组成]

甘草炙,二两(6克),干姜三两(9克)(强人可用四两)(12克),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8克),猪胆汁半合(3ml)[服用方法]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治则方解]

病机:吐泻阴阳两竭,亡阳阴竭,阴寒内格。

治则:回阳救逆,益阴助阳。

方义:本方以通脉四逆汤破在内之阴寒,回欲脱之残阳。加猪胆汁苦寒而滑,引阳入阴,以为反佐,猪胆汁又可益阴和阳,制约姜附辛热劫阴。

通脉四逆汤与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相比,通脉四逆汤主治少阴阳虚格阳证;而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不仅可治疗少阴阳虚格阳重证,而且还可治疗阳虚格阳阴损霍乱证。

白通加猪胆汁汤与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都用猪胆汁,前者功用在引阳药入阴,无阴伤之象;后者,用猪胆汁除引阳药入阴外,还有益阴之功,病情较前为重。

[辨证要点]

本方所治病证突出表现为:里寒外热,脉微欲厥,身反不恶寒,面赤。

[仲景方论]

《伤寒论》第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主之。

[注家方论]

1.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四逆加胆汁,为阳虚阴盛从治之方,津液内竭,脉微欲绝,是亡阴亡阳。由于吐已下后,用四逆必当通脉,固中焦胃阳,启下焦元阳,但阴甚格拒,恐阳药人中,强梁不伏,故以猪胆汁苦寒从阴之性,引领阳药从心通脉,先和阴而后复阳。

2.李中梓《伤寒括要》:按仲景法,既吐且利,小便复利,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若吐已而下亦断,但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者,此汤主之。夫吐下虽止,津液已亡,况加汗出,则津液益枯,中寒转甚,故筋脉挛急,非四逆温经,何以救乎?加猪胆者,用为引经之助。恐人参亦必不可缺也。

3.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于四逆加干姜一倍,以救欲绝之阳;而又虑温热之过,反为阴气所拒而不入,故加猪胆汁之苦寒,以为向导之用,《内经》“盛者从之”之意也。

4.周扬俊《伤寒论三注》:纯阴之证,则必以阳药温之,温之恐不入也,故必以一味阴药引之深入,始能有益,乃必取于胆汁者,以胆附于肝,厥阴肝经所主则有相投之意也。

5.陈修园《长沙方歌括》:《论》云吐已下断者,言阴阳气血俱虚,水谷俱竭,无有可吐而自已,无有可下而自断也。曰汗出而厥、脉微欲绝者,无阳气以主之也;日四肢拘急者,无津液以养之也。此际若用四逆汤姜、附之温,未尝不可以回阳,倍用甘草之甘,未尝不可以滋阴,然犹恐其缓而无济也。若用通脉四逆汤,倍干姜之勇,似可追返元阳,然犹恐大吐大利之余,骤投大辛之味,内而津液愈涸,外而筋脉愈挛,顷刻死矣。师于万死中觅一生路,取通脉四逆汤以回其厥,以止其汗;更佐以猪胆生调,取生气俱在,苦先人心而脉复,以汁补中焦之汁,灌溉于筋则拘急解。辛甘与苦甘相济,斯阴阳二气顷刻调和,即四逆加人参汤之意。但人参亦无情之草根,不如猪胆汁之异类有情,生调得其生气,为效倍神也。诸家囿于白通加法,谓格阳不人,借苦寒以从治之,堪发一笑。

[名医验案]

1.丁甘仁医案

治一人。触受寒疫不正之气,挟湿滞交阻,太阴阳明为病,清浊相干,升降失常,猝然吐泻交作,脉伏肢冷,目陷肉削,汗出如雨。脾主四肢,浊阴盘踞中州,阳气不能通达,脉伏肢冷,职是故也。阴无退散之期,阳有散亡之象,阴霍乱之重证,危在且夕。勉拟通脉四逆汤加味,驱内脏之阴,复外散之阳,未识能有挽回否?熟附片、淡干姜、炙甘草、仙半夏、淡吴萸、制川朴、姜川连、猪胆汁、赤茯苓、火葱白、猪苓。

2.冉雪峰医案

霍乱,西名虎列拉属之,流行颇广,金有谈虎色变之势。前清光绪末,是年国六月,两月无雨,野无青草,街傍树木,过半枯萎,气候酷热,是疫流行武汉三镇,死人以万计,每街均有死人,一日见一女病霍乱,一民间医正在刮痧,已安排磁针,预备放血,予劝其勿放血,因此病大吐大泻大汗出,放血是促之死。走近诊察,见其目眶塌陷,声音低小,手冷过肘,足冷过膝,筋转皮瘪,六脉全无,细察渴不欲饮,舌苔白,有津,吐泻不大臭,厥逆先从足起,曰:此霍乱之寒多者,速投大剂回阳,尚望死里求生。为处方用:甘草6克,干姜18克,乌附12克,木瓜12克,令市3剂,频频续投,吐泻越多,服药越速,吐泻稍缓,服乃稍缓,若吐泻止,手足温,须来改方,不可误事。翌晨,至病者门首探望,两过无端倪,因人竹院,病者母曰:吃药就好了,你看我女儿不是在梳头吗?

予为欣然。是年予治好霍乱三百余人。

3.许小逊医案

周某,年届弱冠,大吐大泻之后,汗出如珠,厥冷转筋,干呕频频,面如土色,肌肉消削,眼眶凹陷,气息奄奄,脉象将绝,此败象毕露,许为不治矣!而病家苦苦哀求,姑尽最后手段。着其即觅大猪胆两个,处方用炮附子90克,干姜150克,炙草27克。一边煎药,一边灌猪胆汁,幸胆汁纳入不久,干呕渐止,药水频投,徐徐入胃矣。是晚再诊,手足略温,汗止,唯险证尚在,再处方:炮附子60克,川千姜45克,炙甘草18克,高丽参9克,即煎继续投药。翌日巳时过后,仍未见来,定是凶多吉少,疑料之际,其家人来说:“昨晚服药后呻吟辗转、渴饮,请先生为之清热。”观其意嫌昨日用姜附太多也。讵至则见病人虽有烦躁,但能诉出所苦,神志渐佳,诊其脉亦渐显露,凡此皆阳气复振机转,其人口渴、心烦不耐、腓肌硬痛等症出现,原系大吐大泻之后,阴液耗伤过甚,无以濡养脏腑肌肉所致。阴病见阳证者生,且云今早有小便一次,俱佳兆也。照上方加茯苓15克,并以好酒用力擦其硬痛处,如是者两剂而烦躁去,诸症悉减,再两剂而神清气爽,能起床矣!后用健运脾胃,阴阳两补诸法,佐以食物调养数日复原。

[长沙方歌]

生附一枚三两姜,炙甘二两玉函方,

脉微内竭资真汁,猪胆还加四合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42、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霍乱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灵兰诵读85 |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方剂学》学习笔记128
【经方】四逆汤组方用药规律
通脉四逆汤及加猪胆汁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