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州农业委员会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农委的指导下,市农委团结拼搏、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实现新的突破,被批准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含林业二产)1643.9亿元,同比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70元,同比增长 9.3%。


2017年全市农业工作进展情况


1、粮食生产基本持平。2017年,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推广集成技术,做好高产创建,突出抗灾减灾,强化订单生产,粮食高产示范创建带动效果明显,实施了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100个,面积200万亩。加快优质良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小麦品种面积占比81.5%,粳稻达国优三级以上品种面积占比90%,重点推广了小麦机械播种、水稻机插秧、等实用新技术。全市共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面积750万亩,发放到户补贴资金8亿余元。全年粮食平均单产440公斤,总产49.09亿公斤,与去年基本持平。


2、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抓好设施农业“2020”工程,全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1.2万亩,改造提升10.8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园艺作物经济效益稳中向好,花卉苗木面积38万亩,全年销售收入49亿元,总效益30亿元。早春大棚西瓜平均亩产6000斤,亩产值10000元,亩收益5000元以上,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亮点。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70万亩,总产2000万吨,铜山润嘉蔬菜基地入选全产业链开发示范区。蔬菜外销迈出新步伐,目前我市5家基地已经成功挂牌“上海市外延蔬菜基地”,30个特色农产品直销窗口成功设立,为上海市民提供优质蔬菜近10万吨,徐州产地批发价格增加20%左右,成为惠及两地的共赢工程。全年新增设施渔业面积3936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12%;水产品总产量17.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2.8亿元。


3、畜牧生产相对稳定。今年生猪出栏465.7万头,家禽出栏1.9亿羽,肉牛出栏6.2万头,羊出栏211.5万只。生猪、家禽、肉牛、羊的出栏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6.9%、18.3%、17.8%、20.4%。生猪行情全年较为稳定,平均利润在200-300元/头;奶牛、肉牛养殖全年平均保本微利;禽类生产起伏较大,鸡蛋、肉鸭价格先跌后涨,肉鸡价格保本微利;受多方因素影响,肉羊价格持续低迷。提高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全年共创建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个、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场34个,市级畜牧重点规模示范场20个,生猪大中型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畜牧规模化养殖比重85%以上,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升。


4、农产品质量保障高效有力。2017年组织开展全市农药及农药使用、生鲜乳违禁物、生猪屠宰等六项专项整治活动,检查生产经营企业6600家次,查处案件83起,涉及金额 89万元。省级例行监测,我市蔬菜合格率99%,畜产品合格率99.5%,生鲜牛乳合格率100%。农业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新增“三品”407个,推荐列入江苏农产品品牌目录52个。市级农产品质量智能监管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对重要规模养殖场、农业园区实施全程监控,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基本形成。


5、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一是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5个,全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14个,获批“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1个。二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县推进工程。对各县(市)、区分解了培训任务,列入全市农业考核,年初下达的8万人任务已基本完成。三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持续优化。全市网络农产品销售实现收入达到28亿元。新增4个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26%,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3%。


6、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今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其中新业态企业5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4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770亿元,同比增长12%;带动农户114万户,同比增长11%。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预计达3.68:1,超过省目标值0.2个点。1-9月,全市农产品出口额3.42亿美元,全省第三,创建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2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区7个。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1个镇入围特色小镇,沛县、丰县、新沂被批准为2017年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县(市),铜山、贾汪、丰县、睢宁四个园区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园区。积极培育融合型市级龙头企业,今年培育晋升了7家观光、电商型三产融合型市级龙头企业,评选表彰了17家全市三产融合领军企业,形成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新增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家,总数 11家,居全省第二,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亮点工作之一。


7、绿色生态徐州建设进展顺利。一是认真抓好绿化造林。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面积8.6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216%。新建及更新农田林网面积39万亩,新建省级绿化示范村97个,超额提前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山林资源保护效果明显,实现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蚕桑业丰产丰收,全市饲养蚕种11.5万张,蚕茧产量4677吨,蚕茧产值2.2亿元,亩桑产值5200元左右,同比增加14%。二是狠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全市夏秋两季秸秆还田面积达898万亩,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累计建设秸秆收储中心和临时堆放点1200处,年收储能力达120万吨。三是大力实施“263”行动计划。全市关闭搬迁禁养区规模养殖场614家,完成率100%;治理非禁养区规模养殖场1442家,治理率60%,均完成了全年任务。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250万亩,建立了完善的配方肥供应网点,邳州市成功申报全国菜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示范县,化肥使用量的减控目标可望超额完成。四是全力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62.4%,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80.7%,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8、“三建一改”工作创新推进。一是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建立了重要农业资源的台账制度、农业可持续发展预警机制,推广应用15项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10月份,农业部发布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公示公告,徐州市取得全国综合评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创建成功。二是农业重要产业三条示范带建设。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建设黄河故道现代农业产业、城郊都市农业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条示范带, 20个全国领先的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顺利推进。三是徐州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建设。规划60个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有26个基地基本达到标准,目前新增基地面积8万亩。切实做到了“徐州农民的菜园子,装满了上海市民的菜篮子,鼓起了徐州农民的钱袋子”。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农业强市,实现弯道超车,突出抓好区域外部结构布局、品种内部结构调整、业态结构多元化、加工结构全链条四个转型升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城市具有良好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条件
全市压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56.5万亩
构建“十大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2017年襄阳市农业产业化主要工作展示
桐乡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
县农业局十大项目汇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