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生五邪之内风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相对应。外感之邪主要是指外感六淫。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的功能异常,产生了一些类似于风、寒、湿、躁、火等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外感的是六淫,内生的是“五邪”。中间差一个,差哪一个?差暑邪。所谓“暑无内生”,暑只能是由外感而来,没有内暑这个说法。六减一等于五,所以内生只有五个,就叫内生五邪。

实际上所有的内生五邪都是由于人体自身的脏腑阴阳、气血津液失调而导致的。当阴阳、气血、脏腑津液失调了以后,会呈现出一些类似于外界的六淫的气机特点,这个时候就取类比象,把它也称做某种外淫的名称,比方说风,或者是寒,或者是湿。所以内生五邪致病的特点其实与外感六淫是非常像的,因为它们有相同的气机特点。

比方说风,外风的特点是什么?外风有很多致病特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风性主动,包括它的善行而数变,包括它的本身症状的动,包括它的风性轻扬,易袭阳位,都可以从属于风性主动这个特点。内风的主要特点也是动。寒,寒性收引,所以内寒的特点也是收引。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所以内寒的特点也表现为阳气的不足。湿为阴邪,易袭阴位,易阻阳气,其性粘滞。同样内湿也表现出这样的一些类似的致病特点。所以才把它跟外感六淫相比类相对照起来称为内生五邪。

spring

今天讲第一个内生五邪--风,也叫做“风气内动”。因为风与肝相对应,在五行上来说,风和肝都属于木,所以体内的内风也是归属于肝,称之为肝风内动。在《内经》的病机十九条里面,就有提到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就是说的这种风证,或者说有风的征相。掉是指摇摆的意思。转向,摆动就叫做“掉”。有一个成语叫做“尾大不掉”,就是尾巴太大了,就不容易转身。眩,就是眩晕的意思。这些都是一种运动的表现,一种动之太过的表现。这些症状都属于肝。

内风何以产生?叶天士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所以之所以能够产生内风,一定是阳气的运行出现了异常,就会产生风。产生内风以后会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总的特点来说,还是跟外风一样,就是一个字——“动”。所以《内经》里说:“风胜则动。”还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意思其实都是一样的。人体常见的风气内动主要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和血虚风动。如果有看到PPT的话,可以看到在我在这一页PPT的中间画了一道横线,在横线的上面是肝阳化风和热极生风。这两种内风,它的外在表象以实证为主,但实际上它的成因却是因为阴液的耗竭。所以它们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在横线以下是阴虚风动和血虚风动。这两类内风证,它们的外在表现就是以虚证为主,它们的本质成因也是以阴血的亏虚为主,分别叫阴虚和血虚风动。所以这两个内风的病机特点是标本俱虚。把四个内风合在一起有没有看出什么规律来?它们的本证都是虚的,只不过是外在表现有实有虚而已。

来看看第一个内风,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顾名思义就是肝阳上亢引起阳气之变动而化为风证,它的成因是什么?是因为阴虚而不能制阳。尤其是肝本身的特点就是体阴而用阳。肝藏血,肝之阴血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制约易亢的肝阳、肝气。因为肝为阳脏,因为肝为将军之冠,所以它的阳气容易上亢。正常情况下,有肝之阴血来制约它,但假如因为某种原因引起了肝中阴血不足,阴虚不能制阳,肝阳就失其制约而上亢,于是就阳动为风。

表现为哪些风证?它看起来就会是比较有邪盛的实证表现,比方说筋惕肉瞤,肢麻震颤,肢体的麻木和震颤,甚至是眩晕欲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或者干脆就是猝然仆倒不知人。这些都是肝阳上亢的风象。但是这些表现只能说明有风证,能不能说明就是肝阳所化之风?是说明不了的。必须同时还可以看到有阴虚不制和肝阳上亢的表现。

阴虚不制所以两目干涩。为什么肝阴虚就会两目干涩?因为肝开窍于目。或者是腰膝酸软,尤其是膝软。为什么阴虚会膝软?因为肝藏血合筋,膝为筋之府。肝之阴血不足,它的外府就会出现异常,所以就会表现为膝软。有的时候也说表现为腰膝酸软,就是说病人在膝软的同时还有腰酸、腰软的感觉。这是因为精血同源,肝肾同源,肝肾的精血是互通的。如果肝中阴血不足,肾精也会有所亏虚,就容易出现肾虚的表现,比如说腰酸腰痛。

阴虚不制,肝阳上亢,就出现两目红赤,或者是烦躁易怒,甚至于是满面红光。这都是肝阳上亢的表现。

在这两组表现的基础上,如果还看到有风证,就知道这是一个肝阳化风证。现在讲的是中医基础理论,还是稍微的把剧情延伸一下。大家想想,如果看到了肝阳化风证,应该如何治疗它?既然其本是阴虚不制,所以首先要补肝之阴血,再平上亢之肝阳——可以平肝,也可以镇肝。既然已经阳动为风,所以还要镇肝息风。所以后面如果学方剂的话,就会学到这类的东西。

第二个内风证是热极生风证。天地之间的规律,大凡热极就会生风。风是怎么来的?风就是天地之间的阳气变动。为什么天地之间阳气会发生变动?因为阳气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这种机制的推动下,阳气就流动不息而成为风。在人,如果热极了也会产生风象,这只不过是人与天地相应的一个表现罢了。

从医理上讲,邪热亢盛,就会灼伤阴血。阴血是濡养筋脉的重要营养物质,现在阴血亏虚了,就不能够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就容易出现各种风象,比如说惊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目睛上吊就是指两个眼睛固定的向上,或者是向左,或者是上方的某一个方向看,不能够自由的转动,这个叫做目睛上吊。

热极生风,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发病关键点在哪里?就是热,热极,必须得是高热、大热,才会严重灼伤阴血,最终导致筋脉失养。所以在学习热极生风的时候,抓住两个知识点:第一个就是有大热,在临床上就可以看到有高热,神昏,谵语。为什么会有神昏谵语?回忆一下,热邪是不是有易扰心神这个特点?现在热邪这么亢盛,当然就会扰动心神了,所以会出现神昏谵语。灼伤阴血以后,饮水自救,所以就会口渴引饮,最后再出现风象。

第二个知识点,就是内风的很多类型,其成因都是在于筋脉失养。因为筋脉失养以后,它就燥而不润,不能够灵活的活动,而表现为强直或者是肌肉的跳动、震颤,这些不就是风象?

懂了筋脉失养可以动风以后,就很能够理解接下来的阴虚风动了。前面的热极生风是大热而伤阴,阴伤而不养。这里的阴虚风动不同,它是已经因为各种因素,产生阴虚病机了,然后化风。这个阴虚一般是因为久病、热病,或者是长期的消耗,最后导致了阴液的大亏。阴液亏虚以后,自然就无以濡养,筋脉失养就会产生内风。但是就像前面说过的一样,阴虚风动这是一个标本俱虚的病机,所以它的这个动风就不会表现为非常的剧烈和强盛,是以肌肉的挛缩,手足的蠕动为主要表现的。即使看到这样的风象,是不是就一定能分析说它是阴虚风动?不可以,这只能说明它有虚风。即使是内风,也有实风和虚风。横线以上的是实风,横线以下的是虚风。必须还要辨清它有没有阴虚的征兆。

首先有没有引起阴虚的诱因,是不是热病的后期,或者有没有一个是久病耗伤的过程。或者有的人干脆就是劳神、劳心太过,这都有可能。然后必须看到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的表现。所以这个病的体型通常是消瘦的,精力是不充沛的,乏力的。虽然很口干,但是并不能喝很多水,叫口干不欲多饮。再结合它的虚风之象,就知道可能存在一个阴虚风动的病机。

筋脉为阴血所养,阴虚可以动风,血虚当然也可以动风。血虚主要是伤心肝二脏。如果是心血虚,心不能养神,主要表现为心神的异常。比方说失眠、多梦、健忘、独语等。如果是肝血虚,尤其容易出现筋脉的失养。前面讲过,筋脉失养就会导致虚风的内动,所以它就会出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至于手足拘挛而不能伸展的这样一些风象。

同样,出现这些风象只能说明它有虚风,不能说明它一定是血虚生风。血虚生风一定是由肝血不足而来的,所以应该还可以找到其它肝血不足的见证。典型的表现就是视物的昏花,或者是神志的昏蒙不清,为什么神志会昏蒙不清?心主血,肝血不足不能养心,就会出现神昏。

讲完了四种内风的表现和病机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四个风,就能理解了。无论是肝阳化风,还是热极生风这样的实风,或者是阴虚风动,血虚风动这样的虚风,核心就是两条:一个就是阳气的变动,二个就是筋脉的失养。阳气的变动太过是实风,筋脉的失养表现为虚风。但无论是实风还是虚风,它的病机根本都是有虚的。肝阳化风是阴虚不能制阳,热极生风是大热伤及阴津。阴虚风动和血虚风动就更不用说了。

稿约:“从头学中医”公众号是由“一小撮”热爱中医的人运营的公众号,致力于中医学习与推广。欢迎广大爱好中医的朋友们不吝赐稿。但凡与中医的学习和应用有关的稿件都可以的。录用后,我们将通过公众号和其它自媒体将您的想法传递给更多喜欢中医的人。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从头学中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投稿信箱:28186361@qq.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内生“五邪”
中医基础之内生“五邪”,致病之因,你需要真正了解
内生“五邪”(二)
什么是中医'内生五邪'?怎样理解'风气内动''寒从内生'?
理解中医(85)之 内生五气病机(内风)
【中基】20考研倒计时-89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