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hey,我们捡到了一个英国人的旅行日记,里面竟然有100年前的中国......

约一个世纪前,一个叫Elizabeth Keith的英国人,用彩色版画记录下当时中国各地的风俗民情。在她笔下,这个古老的国度与世无争、朴素安然。

1919年至1939年间,苏格兰人Elizabeth Keith(伊丽莎白·基斯)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那段时间,那正是这个国家经历重大转折的时候。可在这个外国人眼中,远离尘嚣的平民百姓仍一天一天地过着自己的平静生活。



Elizabeth Keith把这片古朴宁静的景色刻在版画上。不同于油画的鲜艳浓丽,她的笔触细腻、沉静,有着一股东方的温柔缱绻。在历经时间淘洗之后略显灰蒙的画面上,我们仍能清晰地感受到近百年前,那些真实得如同昨日的人间气息。


那时北京还叫北平,在太阳还未彻底笼罩这座古城的时候,骆驼队已经驭着大包货物走进城门。厚实的墙体虽然遮住了视线,但街巷上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人群的熙熙攘攘,已在画面上感受出来。


▲  骆驼队



▲城门外



人们穿着蓝布长衫在紫禁城宫墙外闲逛,城门外的集市上人声鼎沸。肃穆的宫墙外,成群的白鸽在空中盘旋,伴着斜阳的余晖,黄包车师傅正奋力的前往顾客回家的路。


▲  宫墙



▲故宫


一年四季,城里城外,宫墙的红,松柏的绿,银杏的金,瑞雪的白,岿然的石狮与嬉戏的孩童……威严,散淡,熙攘,沉静,这是属于老北京的性情。Elizabeth Keith用淡淡的色彩和写实的手法,把旧京城的气质定格在木板上。


▲北京雍和宫



▲瑞雪



▲  故宫城门



苏州

没有衣香鬓影,没有纷争乱斗,苏州有一种百年不改的温柔。小河蜿蜒流淌绕过灯火深处,弯弯的驼峰桥连接着一个个人家。

油纸扇,乌篷船,白鸭,水田,人们身上的蓝染布衫,让这个江南水乡终年泛着浅一蓝深一蓝的色调。


▲苏州月夜



▲ 苏州之春



▲驼峰桥




杭州


▲杭州灵隐寺



香港


▲香港夜色



▲香港花街


在这些珍贵的古老画作里,消失的气味、声音和光线仿佛被召回。每一张的版画里,都有一种傍晚燕雀归巢,老城沉入古老的安逸。

即便那些片段背后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可它却提醒着我们,在那个可以称得上“落后”的年代,我们的容颜和心境竟亦有珍贵的富足和安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刻版画之怀旧中国
惊艳!英国女画家笔下的旧时苏州
英国女画家用十多年光阴,记录下清末民初的中国,每一幅都极其珍贵
用10年光阴记录清末民初的中国,这位英国女画家上辈子可能来自中国!
英国女画家用10年光阴,记录清末民初的中国,每一幅都极其珍贵
【传统文化|| 外国木版画里的浓浓中国味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