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五幅地图了解重庆主城开疆拓土的轨迹,你才好向外来网红重庆打卡的游客宣称自己是“重庆人”

因为工作和爱好的原因,我南来北往走过不少城市。

在当时没有互联网、没有GPS、没有手机地图的年代,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在第一时间到街边报亭或书店去买一份当地的纸质地图。

因为,通过地图你不但能快速找到你自己和目标的位置,而且从一个城市的各版本地图上,你还能看到这个城市的历史、发展与变化。

一个城市,不管大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她始终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的不断扩大,有的走向衰亡。

近几年重庆经济发展的飞跃、城市人居环境的优越性,使重庆频频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一跃成为我国的新一线城市、国内旅游最热打卡城市。

面对火热的城市,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市民,都应该了解一下重庆这个城市的发展壮大的变化历史。

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据说比北京的元谋人还早。  

先秦时期,诸侯国巴国先后在枳(涪陵区)、江州(主城区)、垫江(合川区)建都。

1929年,重庆从巴县分离,正式建市,首任市长潘文华。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重庆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

1997年3月14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将原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恢复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这就是现在这个重庆直辖市的正式由来。

从下面几份各年代的重庆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重庆主城近现代百年来历经的五次大规模拓城。

  

这是1925年《新测重庆城全图》,当时重庆城市仍集中在两路口以东的城墙之内。

重庆第一次拓城,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建市前后到三十年代抗战之前。

这期间,重庆大规模拆除城墙城门,修建连接新老城区的马路,向西开拓新市区,城市拓展到了两路口、上清寺、曾家岩一带。

  

这是1937年国民公报《重庆市街道图》。可以看出抗战前夕,重庆城市已经拓展到两路口、上清寺一带。

第二次拓城,是从1937年底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到抗战胜利。

当时东部大量人口和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为躲避战乱内迁到重庆,重庆城市急剧拓展,除了往西拓展形成了著名的沙磁文化区并部分延伸到歌乐山、北碚外,靠近渝中半岛的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地区也得到更多的开发。

不论是从行政区划还是城市城区的角度,重庆市的范围都得到极大的扩张,奠定了解放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几十年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这是1976年的《重庆市游览图》。

第三次拓城,是改革开放之后。当时重庆城市经济活力和规模提升,城市区域快速拓展。

随着石板坡长江大桥、石门大桥等两座江大桥建成通车,重庆城市往长江以南和嘉陵江以北加速拓展。

  

1995年的《重庆市消费旅游指南图》。

第四次拓城,则是直辖之后。重庆城市中心区域原有组团之间开始无缝连接起来,并逐步向西突破中梁山、向东突破铜锣山和南山发展,大学城和茶园等城市新区开始起步。

现在又有高新区和经开区的加入,多中心的重庆城市机构已经非常明显。

  

这是2017年5月最新版的《重庆城区及周边地图》。

这幅地图首次将两江新区的范围完全纳入重庆主城区图幅范围内,同时对重庆主城区及周边长寿、江津、璧山甚至铜梁等区的城区都进行了涵盖。

该地图最大的特点是对重庆主城区及周边最具特色的平行岭谷(包括主城四山)和长江、嘉陵江等都进行了突出表现,反映了山、水、城的关系,让人一目了然。

此外,新图还对各种规划及在建的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进行了呈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奥格拉菲有话说·第四期——重庆
重庆首次将两江新区范围完全纳入主城区图幅
重庆将建1个主城都市区,由21个区组成,按功能划分成5个层级
从藏在深山少人知到最宠游客城市,这座城市的逆袭之路令人惊叹
老照片,90年代的重庆
这不是维多利亚港 这是中国重庆的长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