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汉时期大兴狂草,他说的这些话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userphoto

2022.05.09 陕西省

关注

张芝是东汉时期的“草圣”,他的狂草书法开创了书写史上的新篇章,这当然也引起了人们对草书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敦煌地区爱好书法的人,每天照着张芝的字体进行练习,以至于“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汉·赵臺《非草书》)

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理性的文人赵壹很是看不惯这种现象,所以他就提笔写下了一个名篇《非草书》的文章,他对当时人们狂热地学习草书的风气感到担忧,奉劝人们不要过于迷恋草书,而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的事情上来。其主要内容:

“夫草书之兴也,其于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意思是说草书不是圣人所创造的,当代人应当去学习古人所书才是正确的道路。另外,他强调:“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鞋跟人颜有美恶,岂可学以相若耶?”赵壹从人的天性、修养等方面说,学习书法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有的人天赋不同,修养不同,学习的路径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去作出选择。最后,他还说:“且草书之人,盖伎艺之细者耳。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善既不达于政,而拙无损于治。”这些话指出了草书写的好与坏,并不能代表人的成就。

对于赵壹上述这些观点,可以认同的是,他的“博学余暇,游手于斯”与孔子的“游于艺”是相同的,还有就是书法不能“全民”大兴,也是符合实际的,但是其他的两种观点则被后人的实践所推翻,比如修养与书法、天赋与书法都是不切实际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旭狂草书法《张旭草书断千文》高清放大善本
怀素:狂草《千字文》(国内从未出版)
零陵僧(怀素)“狂草”书法欣赏
张旭狂草书法《张旭草书断千文》
书法技法 草书(下部)第4讲 狂草的临摹
沁园春雪狂草草书书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