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一首诗李商隐《安定城楼》,受挫归来,登楼自励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唐代: 李商隐《安定城楼》

此诗作于李商隐考中进士后的第二年,当时他27岁,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朋党势力排斥,在参加授官考试的复审中被除名。他失意地回到泾源,登上安定城楼,纵目远眺,排遣郁闷,抒发抱负,更是对自己的激励。

他这样对自己说:“我年纪尚轻,又有着贾生、王粲那样过人的才华,何愁以后没有出头之日。此次失利,都因小人的谗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此次铩羽而归,与古人遭受的劫难相比,算不得什么。况且我志在整顿乾坤,将这个腐朽的世界,推倒重来,重现尧天舜日。此岂是那些贪恋权势的宵小之辈所能比及的?那些老枭牢牢护持腐臭的鼠肉,还以为鹓雏会心怀觊觎,真是太可笑了!我一直有一个想法,等我志业完成,当归老林泉,垂钓江湖,终了余生。”

古代的文人志士大概刚开始时,都心怀李商隐那样的志向,意气风发,热血澎湃。杜甫少年时,游走长安,立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苏轼与弟弟一起赴试汴京,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如果使他们得偿所愿,则不失为千百年最励志的人物。然而他们的人生却是那样的蹭蹬坎坷,杜甫穷困潦倒,身无所依。苏轼一再被贬谪,颠沛流离。李商隐寄人篱下,一生不断的奔波辗转,只做过一些卑微的官职。当此之时,能够安身立命,已经是奢望,又怎么会有余力,去顾及远大的志向?

李商隐终究是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非但没有对憎恶的世界,做出任何改变,而是在现实面前一再地低头,卑躬屈膝。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不得志,最后47岁时,就郁郁而终。他的志向虽大,但是他的力量太渺小,无力撼动那个沉疴痼疾的世界。读他后来的诗,都是那样地隐晦,什么话都不敢说,自己的感受也不能直接表达。已经噤若寒蝉,志气被消磨殆尽,只祈求能够苟且偷安。甚至也有厚着脸皮向人求援引的时候,《寄令狐郎中》诗:“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都是希望时任宰相的令狐绹能够顾念旧日情分,给予提携。

如果李商隐晚年时再读他的这首《安定城楼》,不知将会怎样的感慨呢?若是我,我也不会再去读的,甚至都不愿再想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意的李商隐登上了城楼
李商隐《安定城楼》(肆说唐诗)
解读李商隐的《安定城楼》:8句诗,4个典故,好一个桀骜少年郎
草书:李商隐《安定城楼》
李商隐最具力量的一首诗《安定城楼》,不管多忙,一定要读一读
李商隐诗《安定城楼》楷书全文,猜意鹓雏竟未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