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德格尔全集中文目录
【转自哲学在线。】

第一部分:生前出版著作(1910~1976)(第1~16卷)

第一卷:《早期著作集》(1912~1916)1978

  现代哲学中的实在论问题(1912)
  逻辑学研究的新成果(1912)
  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1914)
  邓·司各特的范畴和意义学说(1916)
  历史科学中的时间概念(1916)
  书评

第二卷:《存在与时间》(1927)1977

第三卷:《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1929)1991

第四卷:《荷尔德林诗的阐释》(1936~1968)1991、1996

  返乡——致亲人(1943)
  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1936)
  如当节日的时候(1939、1940)
  追忆(1943)
  荷尔德林的大地和天空(1959)
  诗歌(1968)
  重复演说时的开场白(1943)
  荷尔德林诗歌朗诵唱片前言(1963)

第五卷:《林中路》(1935~1946)1977、2003

  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1936)
  世界图像的时代(1938)
  黑格尔的经验概念(1942~1943)
  尼采的话“上帝死了”(1943)
  诗人何为?(1946)
  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1946)

第六卷:《尼采》第Ⅰ卷(1936~1939)1996

  作为艺术的权力意志(1936~1937冬季)
  同一的永恒轮回(1937夏季)
  作为认识的权力意志(1939夏季)
   《尼采》第Ⅱ卷(1939~1946)1997
  同一的永恒轮回与权力意志(1939)
  欧洲的虚无主义(1940)
  尼采的形而上学(1940)
  对虚无主义的存在历史之规定(1944~1946)
  作为存在历史的形而上学(1941)
  作为形而上学的存在历史之提纲(1941)
  回忆形而上学(1941)

第七卷:《演讲与论文集》(1936~1953)2000

  第一部分:

    技术的追问(1949)
    科学与沉思(1954)
    克服形而上学(1936~1946)
    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1953)

  第二部分:

    何谓思?(1952年版)
    筑·居·思(1951)
    物(附后记“给一位年轻大学生的信”)(1951)
    人诗意地居住(1951)

  第三部分:

    逻各斯(赫拉克利特残篇第50)(1951)
    命运(巴门尼德残篇第8)(1951~1952)
    无蔽(赫拉克利特残篇第16)(1951)

第八卷:《何谓思》(1951~1952)2002

第九卷:《路标》(1919~1961)1976、1996

  评卡尔·雅斯贝尔斯《世界观的心理学》(1919~1921)
  现象学与神学(1927)
  最后一次马堡讲座节选(1928)
  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
  论根据的本质(1929)
  论真理的本质(1930)
  柏拉图的真理学说(1940)
  论Φυστξ的本质和概念——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二卷第一章(1939)
  《形而上学是什么?》后记(1943)
  关于人道主义的信(1946)
  《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言(1949)
  面向存在问题(1955)
  黑格尔与希腊人(1958)
  康德的存在论题(1961)

第十卷:《根据律》(或“充足理由律”)(1955~1956)1997

第十一卷:《同一与区分》(1955~1957)

  同一律
  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构造

第十二卷:《通向语言的途中》(1950~1959)1985

  语言(1950)
  诗歌中的语言(1953)
  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1953~1954)
  语言的本质(1957、1958)
  词语(1958)
  通向语言的途中(1959)

第十三卷:《源于思想的经验》(1910~1976)1983

  亚伯拉罕·阿·桑克塔·克拉拉 (1910)
  早期诗作 (1910-1916)
  富有创造力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住在省内? (1933)
  走向言说之路 (1937)
  暗示 (1941)
  出自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的合唱 (1943)
  走向冷静的讨论——源自一次关于思想的田间谈话 (1944、1945)
  源于思想的经验 (1947)
  田间路(1949)
  路标(将来的人……)(1949)
  关于M?rike的诗句——马丁·海德格尔与艾弥尔·斯泰格的一封信(1951)
  什么叫作阅读? (1954)
  属于钟楼的秘密 (1954)
  Für das Langenharder Hebelbuch (1954)
  关于 die Sixtina (1955)
  约纳·彼得·黑贝尔的话 (1955)
  和奥特加·伽塞特的偶遇 (1955)
  什么是时间? (1956)
  黑贝尔——家之友(1957)
  车间图样(1959)
  语言与家乡 (1960)
  关于 Igor Strawinsky (1962)
  为了热内·夏尔 (1963)
  Adalbert Stifer的《冰的历史》 (1964)
  在曾是中的暗示(Wink in das Gewesen )(1966)
  艺术与空间 (1969)
  指示 (1969)
  人的居住 (1970)
  回忆 (1970)
  Rimbaud vivant (1972)
  语言 (1972)
  神圣之名的缺席 (1974)
  费尔多林·维普林格的最后一次造访 (1974)
  艾尔哈特·凯斯特纳去回忆 (1975)
  给伯恩哈特·维尔特的问候 (1976)

第十四卷:《走向思想的事情》(1962~1964)

  时间与存在(1962)
  一次关于《时间与存在》的讨论课的记录(1962)
  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1964)
  我进入现象学之路(1963)

第十五卷:《讨论班》(1951~1973)1986

第十六卷:《谈话以及生活道路的其它见证》(1925~1976)2000

第二部分:讲座(1919~1944)(第17~63卷)

一、马堡讲座(1923~1928)

第十七卷:《近代思想的开端》(1923~1924冬季学期)1994

第十八卷:《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1924夏季学期)2002

第十九卷:《柏拉图的〈智者〉》(1924~1925冬季学期)1992

第二十卷:《时间概念历史导论》(1925夏季学期)1979、1994

第二十一卷:《逻辑学:追问真理》(1925~1926冬季学期)1976、1995

第二十二卷:《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1926夏季学期)1993

第二十三卷:《从托马斯·阿奎那到康德的哲学史》(1926~1927冬季学期)

第二十四卷:《现象学的基本问题》(1927年夏季学期)1975、1989

第二十五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1927~1928冬季学期)1977、1995     (即《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一书,又称为“第一康德书”)

第二十六卷:《以莱布尼兹为起点的逻辑学的形而上学的开端的根据》(1928夏季学期)
  1978、1990  (《论根据的本质》即据此整理发表)

二、弗莱堡讲座(1928~1944)

第二十七卷:《哲学导论》(1928-1929年冬季学期)1996

第二十八卷:

  1、《德国唯心论(费希特、黑格尔、谢林)与当代哲学问题》(1929年夏季学期)
  2、《学术研究导引》(1929年夏季学期)1997

第二十九、第三十卷:《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世界-有限性-孤寂性》(1929-1930年冬季学期)1983、1992

第三十一卷:《论人的自由本性。哲学导论》(1930年夏季学期)1982、1994

第三十二卷:《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1930-1931年冬季学期)1980、1997

第三十三卷:《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九章》(1931年夏季学期)1981、1990

第三十四卷:《论真理的本质——关于柏拉图的洞穴譬喻和泰阿泰德篇》(1931-1932年冬季学期)1988、1997

第三十五卷:《西方哲学的开端——阿那克西曼德和巴门尼德)》(1932年夏季学期)

第三十六、第三十七卷:《存在与真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1933年夏季学期)
  2、《论真理的本质》(1933-1934年冬季学期)2001

第三十八卷:《作为语言问题的逻辑学》(1934年夏季学期)1998

第三十九卷:《荷尔德林的赞美诗〈日耳曼人〉和〈莱茵河〉》(1934-1935年冬季学期) 1980、1989

第四十卷:《形而上学导论》(1935年夏季学期)1983

第四十一卷:《物的追问──康德先验原理的学说》(1935-1936 年冬季学期)1984
  (即“第二康德书”)

第四十二卷:《谢林:关于人的自由的本质(1809年)》(1936年夏季学期)1988

第四十三卷:《尼采:作为艺术的权力意志》(1936-1937 年冬季学期)1985

第四十四卷:《尼采在西方思想中的形而上学上的基本立场:同一的永恒轮回》(1937年夏季学期)1986

第四十五卷:《哲学的基本问题──“逻辑学”的“问题”选讲》(1937-1938年冬季学期)1984、1992

第四十六卷:《尼采的第二部不合时宜的思想》(1938-1939 年冬季学期)

第四十七卷:《尼采关于作为认识的权力意志的学说》(1939年夏季学期)1989

第四十八卷:《尼采:欧洲虚无主义》(1940年的第二个三分之一学年)1986

第四十九卷:《谢林:关于他对人的自由的本质的探讨的重新解释》(1941年第一个三分之一学年)1991

第五十卷:《尼采的形而上学》(预告在1941-1942年冬季学期作,但因故未作)

  《哲学导论──思与诗》(1945-1946年冬季学期)1990

第五十一卷:《基本概念》(1941年夏季学期)1981、1991

第五十二卷:《荷尔德林的赞美诗〈追忆〉》(1941-1942 年冬季学期)1982、1992

第五十三卷:《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伊斯特河〉》(1942年夏季学期)1984、1993

第五十四卷:《巴门尼德》(1942-1943年冬季学期)1982、1992

第五十五卷:《赫拉克利特》

  1、西方思想的开端:赫拉克利特(1943年夏季学期)
  2、逻辑学: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学说(1944夏季学期)1979、1994

三、早期弗莱堡讲座(1919-1923年)

第五十六、第五十七卷:《关于哲学之规定》

  1、哲学的观念与世界观问题(1919年战时学期)
  2、现象学与先验价值哲学(1919年夏季学期)
  3、附录:论大学的本质和学院研究(1919年夏季学期)1987、1999

第五十八卷:《现象学的基本问题》(1919-1920年冬季学期)1992

第五十九卷:《直观和表达的现象学──哲学的概念形成的理论》(1920年夏季学期)1993

第六十卷:《宗教生活现象学》

  1、宗教现象学导论(1920-1921年冬季学期)
  2、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主义(1922年夏季学期)
  3、中世纪神秘的哲学基础(1918-1919未讲授的草稿)1995

第六十一卷:《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现象学研究导论》(1921-1922年冬季学期)1985、1994

第六十二卷:《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论和逻辑学的有关论文的现象学解释》(1922年夏季学期)

第六十三卷:《本体论:关于实际性的解释学》(1923年夏季学期)1988、1995

第三部分:未出版的论文、演讲和笔记

第六十四卷:《时间概念》(1924年)

第六十五卷:《对哲学的贡献──论生成(Ereignis)》(1936- 1938年)1989、1994

第六十六卷:《沉思》(1938-1939年)1997

第六十七卷:《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

  1、克服形而上学(1938-1939年)
  2、虚无主义的本质(1946-1948年)1999

第六十八卷:《黑格尔》

  1、黑格尔──否定性(1938-1939年,1941年)
  2、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引言》的解释(1942年)1993

第六十九卷:《Seyns的历史》

  1、Seyns的历史(1938-1940年)
  2、κοινον──从Seyns之历史而来(1939年)1998

第七十卷:《论开端》(1941年)

第七十一卷:《生成(Ereignis)》(1941-1942年)

  前言
  第一开端 
  相似处
  区别处
  生成以及其本性的词汇
  生成
  生成与人的本性
  此在
  另一开端
  生成的指示
  存在历史的思想(诗与思)

第七十二卷:《开端的小路》(1944年)

第七十三卷:《作为先行问题的真理问题》

  1、Aletheia:记念第一开端;Ousis的剥夺(1937年)
  2、Da-sein

第七十四卷:《走向语言的本性》

第七十五卷:《走向荷尔德林—希腊的旅程》2000

第七十六卷:《走向形而上学—新时代的科学—技术》

第七十七卷:《田间小路上的谈话》(1944-1945年)

  Αγχιβασιη,探求者、学者和向导在田间路上的谈话
  在钟楼楼梯门口教师遇见敲钟人
  一个年轻人和一位长者在俄国战俘营里的夜间谈话1995

第七十八卷:《阿那克西曼德的箴言》(1946年)

第七十九卷:《不莱梅和马堡演讲》

  1、了解存在者。不莱梅演讲(1949年):物—构-设(Ge-stell)—危险—转向
  2、思想的原则(1957年夏季学期在弗莱堡研究班上的五次演讲)1994

第八十卷:《演讲》(1915-1967年)

第八十一卷:回想
 
第四部分:笔记

第八十二卷:《自用出版作品》
  1、对《论根据的本质》的注释(1936年)
  2、对《存在与时间》的阐释(1936年)
  3、对《存在与时间》的日常随手注释(1936)

第八十三卷:《讨论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

第八十四卷:《讨论班:莱布尼兹-康德》

第八十五卷:《讨论班:语言的本性-赫尔德》1999

第八十六卷:《讨论班:黑格尔-谢林》

第八十七卷:《讨论班:尼采的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存在与假象》(1937年)

第八十八卷:《讨论班:思想训练》

  1、西方思想的形而上学的基本立场 
  2、科学的威胁

第八十九卷:《措利孔讨论班》2000

第九十卷:《走向恩斯特·容格〈劳动者〉》

第九十一卷:《补遗与思想碎片》

第九十二卷:《通信精选》Ⅰ

第九十三卷:《通信精选》Ⅱ

第九十四卷:《思考》Ⅰ-Ⅵ

第九十五卷:《思考》Ⅶ-Ⅺ

第九十六卷:《思考》Ⅻ-ⅩⅤ

第九十七卷:《注释》A(1945-1946年)

第九十八卷:《注释》B

第九十九卷:《四个小册子》

  Ⅰ《田间小路》
  Ⅱ《通过生成(Ereignis)走向物和世界》

第一百卷:《Vigiliae》Ⅰ,Ⅱ

  《夜曲》

第一零一卷:提示Ⅰ,Ⅱ
  
第一零二卷:暂定稿Ⅰ-Ⅳ

  括号内数字为著作发表、演讲、讲授的年份,括号后的数字为著作全集版各版次出版的年份,时间截止2003年,凡尚未出版的全集版著作篇目均以斜体标示。

  本目录根据《海德格尔全集》出版社Vittorio Klostermann Frankfurt am Main(Germany )2003年网上资料译出,参考了《Heidegger Dictionary》以及彭富春教授的翻译、孙周兴教授《海德格尔选集》、靳西平教授《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      

  “按图索骥”整理 2003.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德格尔全集目录
道路回顾
!!!“延异”与“解构”的多重表达德里达是世界上最难懂的几个哲学家之一
存在,此在与生存: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
伽达默尔:《海德格尔与形而上学》(1967)
王恒:论海德格尔的“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