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过肿瘤并治愈,对未来健康有影响吗?
userphoto

2023.03.28 中国香港

关注

当肿瘤治愈后,癌症幸存者真的和普通人的健康状态完全、100%的没有差异吗?会不会在未来有什么潜在风险、实际影响呢?

当想到这个问题,有人很乐观,也有人很忧虑。

例如不少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都能隐约感觉到治疗结束后,味觉、嗅觉没有以前敏锐了。

再例如,不少化疗脱发的患者也表示:结束治疗几个月后,即便头发长出来了,头发不论是颜色还是粗细、卷曲度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一些都是肿瘤及治疗带给我们的即时性的损伤。如果将目光放长远,曾经得过肿瘤、进行过治疗又会给我们漫漫余生带来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肿瘤的“迟发效应”

什么是肿瘤迟发效应?

不同于肿瘤本身及肿瘤治疗时给身体带来的伤害,迟发效应是指癌症治疗结束后才开始显现的副作用。癌症幸存者可能在多年后才出现癌症治疗的迟发效应。目前,任何一种主要治疗方式都可能导致癌症治疗的迟发效应。化疗、激素治疗、放射疗法、手术、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都是如此。

哪些人容易出现肿瘤迟发效应?

几乎所有癌症幸存者都有出现肿瘤迟发效应的可能性。这其中儿童期癌症幸存者发生的概率会更高。这是因为儿童的骨骼、组织和器官生长迅速。在这一关键的生长时期,癌症治疗可能会产生干扰。

常见的肿瘤迟发效应有哪些?

①第二原发肿瘤风险提升

曾经有一项研究对美国青少年、年轻成人癌症幸存者后续原发性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了统计。

PS:

原发癌是指正常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逐渐转变为癌细胞,进而聚集形成恶性肿瘤。

复发癌则是指原发癌经治疗消退后,在原发癌所在的器官上由于治疗不彻底,残存的癌细胞卷土重来。

后续原发性癌症就是指原本的肿瘤没有复发、转移,但体内又重新长出了新的、不同类型的肿瘤。最简单的说,就是第二次得癌了。

从统计的数据中看,在1975 年至2013 年期间,平均随访14.6 年的的,首次确诊年龄为15-39 岁的癌症存活者中,共发生了 13,420 例后续原发性癌症病例和 5,008 例后续原发性癌症死亡,这两个数据分别高出普通人群 25%和84%。

参与调查的29 种癌症中,有 20 种的发病率和 26 种的死亡率在统计学上显著升高。这也就说,绝大部分青少年、年轻成人癌症幸存者都有比普通人更大的患癌甚至死亡风险。

这其中,女性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的标准化发病率是最高的。小肠癌幸存者中标准化死亡率是最高。

什么原因导致了肿瘤患者更容易二次患癌?世界上真有癌症体质吗?

首先是治疗方式方面。当前我们的抗瘤治疗都侧重于解决肿瘤这个主要矛盾。但对于其后产生的很多连带效应,有可能顾及不到。比如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他莫昔芬,会导致子宫内膜增厚,长期的服用该药,会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是在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不能因为其副作用而放弃当下的治疗。同样,在其他治疗癌症的用药中,也存在类似现象。

除了治疗本身因素之外,生活习惯也会影响患者接下来的健康和预后。有些癌症本身就是因为一些不良因素导致的,如果癌症治愈了,但是致病因素没有消除,那么新的癌症很有可能还会卷土重来。至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肿瘤,许多患者,可能这辈子都会是高风险人群。

对此,我们能做的唯有在肿瘤治愈后,依旧保持癌症预防与早筛的良好习惯。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②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

目前,心血管疾病仍然是癌症幸存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说来,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风险随年份变化。绝大多数存活者在诊断和完成治愈性治疗后5年或更长时间后处于最大风险中。特别是吸烟、有不良健康行为的癌症幸存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远高于同龄人。

柳叶刀曾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纳入了126120名癌症幸存者,对20种癌症的中、长期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了分析,涉及到的心血管疾病类型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心衰、卒中、外周血管疾病等。

其结果表明:

恶性血液肿瘤幸存者,冠状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心衰、卒中、外周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均会升高;

非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心衰风险会增加,与年龄较大或有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既往史的人相比,这一风险增加在年龄较小或无上述病史的人群中更为明显

乳腺癌和肺癌幸存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其中年轻患者也比老年患者更为明显。

结直肠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心律失常风险增加。其中超重或肥胖的幸存者要比体重较轻的癌症幸存者风险更高。

乳腺癌和直肠癌幸存者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增加,在年轻人和没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中风险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风险逐渐减弱,但在确诊5年后仍然较高;在其他几个癌症中也有类似的发现。

那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类问题呢?

目前,一些临床数据显示:

①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癌症幸存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会增加。

②接受雄激素或雌激素阻断治疗的癌症幸存者在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概率也会增加。

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在未来该如何规避这方面风险呢?

目前,我们已知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是由明确的风险因素导致的——例如高脂血症、烟草制品的使用、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等。如果我们能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那就可以降低后续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③其它迟发风险:

除了上述两种,不孕不育、外周神经病变等也是肿瘤幸存者非常常见的迟发效应。

对于儿童肿瘤患者,根据所患肿瘤、治疗方式及发病年龄的不同,也可能出现发育、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迟发效应。

肿瘤治愈后,

如何避免迟发效应?

《2022版癌症幸存者营养和身体活动指南》中全面总结了4种可改变因素(肥胖、身体活动、饮食、饮酒)与14种特定癌症生存率之间的关联性,如下图:

总结下来主要有四点:

(1)避免肥胖,通过饮食和保持或增加肌肉质量的体力活动。

(2)参加规律的体育活动,需考虑癌症的类型、患者健康状态、治疗方式、症状和副作用等因素。

(3)遵循符合营养需求且始终如一的健康饮食模式以及预防慢性病的建议。

(4)遵循美国癌症协会指南的一般建议,预防癌症的饮食和体育活动可降低新发癌症的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Sung H, Siegel RL, Hyun N, et al. Subsequent primary cancer risk among five-year survivors of adolescent and young adult cancers. J Natl Cancer Inst. 2022 May 4;djac091. doi: 10.1093/jnci/djac09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Cancer Treatment & Survivorship Facts & Figures 2019-2021.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震惊!为何治好了癌症,却死于心脏病?
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隐形杀手”,你不得不防!
甲状腺癌幸存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防癌还保护心脏!天津学者JACC子刊研究
长期服优甲乐人群患心脏病风险增加!尤其是甲癌术后患者
为什么医生有必要关注癌症幸存者的心脏健康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