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8年,杨杰向中央建议先打台湾再打蒋,被长期列为4A级绝密情报

全国解放战争后期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守为攻,主动出击组织三大战役,国军兵败如山倒,长江以北大部解放。

加之蒋介石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本身的腐败无能,许多国民党将领看透了蒋介石反革命、反人民的嘴脸,毅然选择武装起义或带领军队投诚。

其中也有一部分国民党官员没有直接选择起义或投诚,而是选择消极应战,积极谋划早日结束战争,达到国内和平,和平建国的目的。为我党我军提供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其中时任国民党参谋长的杨杰将军更是直接秘密致信毛主席,这封信件更使毛主席下达两份4A级绝密命令。

那么身居国民党高位的杨杰为何会投向共产党?这封信件到底说了些什么?

向毛主席献计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新的局面,我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由于其腐败无能,群众基础薄弱,我人民解放军所过之处所向披靡。

在经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后,我人民解放军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此时毛主席收到了一封来自国民党内的来信,信中建议我军应立即攻取台、海两地,以切断国民党后退之路。

为何最后蒋介石还是退守台湾?我军没能把握绝佳时机一举攻克解放台湾呢?

毛主席看完之后,深感赞赏,与自己心中的战略方针不谋而合。当即起草了两份绝密命令电至粟裕,让其一举先行解放台湾。

粟裕将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展开了对台湾附近的调查,研究人文地理等当时环境资料。发现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想要一举攻克解放台湾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随后致电毛主席,述说其攻克难点,认为此时解放台湾还是不是时机,建议先解放全大陆地区,然后集中全大陆优势去解放台湾岛。

之后的1949年10月,金门战役也证明了这一点。金门战役我军遭遇了解放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惨败,致使三野第十兵团攻岛的三个团,惨遭国民党军全歼。

当时我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方面是我党正确领导,拥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

一方面当时我解放区主要在华北、西北等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长期的革命战斗,使得我党我军对地理地形、周边环境深入了解。可是进入解放台湾却大不相同。

台湾隔着台湾海峡,在当时我军的没有飞机坦克,也没有精良的舰艇,对于渡海登陆作战没有好的对策,这也是为什么直到1950年才解放了海南岛。

后来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我军主要目标放在朝鲜战场,以至最终错失收台的最佳战机。可见先解放台、海地区,再灭国民党的决策是非常之必要的,其特殊意义不言而喻。

对于提出此计谋的国民党将领不得不深感钦佩,究竟是哪位国民党将领提出的良计,并不惜一切致信于毛主席呢?

弃文从武,一生戎马

而写这封信的正是时任国民党参谋长,被誉为“军中泰斗”的杨杰将军。

1889年1月25日,在云南大理的一户贫农家里,杨杰将军出生。自幼家境贫寒的杨杰,拥有着过人的天赋,勤奋好学,对所读之书过目不忘,因而成绩斐然。

6岁时就读于大理一家私塾内,思维非常的活跃,经常有新颖的想法和问题,以至被他提问的老师和同学给难倒,不知所措。

11岁时就读于大理敷文学院,第二年,八国联军侵华。腐朽没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卖国条约《辛丑条约》,全国上下一片哗然,皆感到愤怒羞耻。

学院老师对学生表示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杨杰深感赞同,慷慨激昂的说道:“海禁开后,军事外交无一不败,若不改弦更张,就会像安南、缅甸、印度一样亡国灭种。”

就此在杨杰的心中留下了驱逐外敌,保家卫国的种子。16岁杨杰怀抱心中理想,前往昆明报考京师学堂。由于交通不便,家境贫寒,只能靠双脚走着去昆明。

无奈路途遥远,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赶到时,报考时间已过,就此与接受高等学府的深入教育擦肩而过。

但是杨杰并没有与命运妥协,而是在不断寻找新的学习机会。经过一番努力,转而考入了云南陆军速成学堂,由此开启了他弃文从武的军事生涯。

随后为了得到更广阔的天地,实现其理想抱负,远赴北方,就读于保定北洋陆军军官学堂。期间因为成绩优异,被清政府选定为旅日留学生。

于1907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也是在这里认识了后来的国民党领袖蒋介石。

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孙中山成立了同盟会,联络各方爱国人士一同举行反封建革命,杨杰在得知消息之后,于1907年毅然加入其组织。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杨杰担任革命家团长。起初受环境影响和人员限制,所带领的队伍始终无法形成战斗力。

杨杰看到如此的部队,很难打赢战争,用以所学专业知识对部队进行整改,在他的带领下,逐渐成为一支虎狼之师。

顺利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之后,杨杰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中将军衔。

但是看不惯当时的军阀首领争权夺利,不愿成为其搅动时局的棋子,决心回到家乡。在滇军中一展自己的才华。

当时杨柏舟在贵州拥兵自重,不断对云南进行骚扰,一度对滇军唐继尧部发动攻击。杨杰临危受命,带领一支队伍在贵州的铜仁进行阻击。

杨杰审时度势,运用两翼夹击,请君入瓮的战术,将杨柏舟牢牢困在铜仁,唐继尧获得喘息机会。逼迫杨柏舟不得不原路退回。

铜仁大捷让杨杰在西南地区打出了名声,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接下来杨杰的军事生涯又会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从“救星”到“背离”的蜕变

1921年,杨杰再次获得留日机会,重新踏上旅日学习征程的杨杰,放下了以前的荣誉和官职军衔,自掏腰包考进了日本陆军大学。

杨杰的勤奋好学在日本期间体现的淋漓尽致,经常挑灯夜读,寻找各方资料,研读世界著名战役的记载。

在寝室里面贴满了地图,自己经常在图纸上不断复盘战役案例。生活上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都用于购买学习资料。

一次法国著名军事家霞飞元帅来到了日本陆军学校参观,杨杰由于学习出色,被选定为了接待霞飞元帅的学生代表。

在同霞飞的交谈过程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一套军事见解滔滔不绝,引得霞飞连声称赞,直呼他必会成为东亚杰出的军事人才。

在学习军事专业知识的同时,杨杰也没有忘记国内的现实情况。他时常感到,只是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西方的经验。

而国内军阀割据,各自为政,深受官僚资本主义的毒害,帝国主义还在横行霸道,黎明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学习意义何在呢?国家的未来在何方呢?

经过四年的刻苦奋斗,于1924年学成归国。回国后正值北伐战争时期,杨杰加入孙中山的北伐大军,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参谋长之职。

时至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窃取了孙中山革命果实的蒋介石成为国民革命军领导人,杨杰与蒋介石早年间在日本相识。

身为蒋介石好友的杨杰,自然在战场中不遗余力地为蒋出谋划策,成为其左膀右臂,战争爆发后,蒋介石面临着阎锡山、冯玉祥三路大军的进攻压力。

势单力薄的蒋介石被打的无还手之力,战场上一败再败。差一点指挥所都让人家给端了,直接威胁到了蒋介石的安全。

蒋电令杨杰撤退,回去休整,另待时机出兵。可是杨杰在分析了战场情况之后,建议蒋介石此时不是撤退的时候,如果撤退,那么将兵败如山倒,无再战之力了。

杨杰率领军队北上,从万军丛中将蒋介石解救出来。事实证明杨杰的判断丝毫不差,不但解救了蒋介石,更是保存了反击的实力。

对此蒋介石对杨杰大加赞赏,两人的合作也达到了巅峰,堪称明君贤相的楷模。直到1931年,日本侵占东三省,何梅协议的签订,让杨杰看到了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的态度。

与此同时,我党崛起让蒋介石坐立不安,在北伐战争和中原大战胜利后,掌握了全国统治权的蒋介石把矛头对准了我党。

在全国人民各阶层都要求一直对外,驱逐侵略者的强烈呼声下,蒋介石无视人民的呼声,无视民族大义。竟发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任由日本人不断侵蚀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

杨杰作为一个爱国将领,自从军以来,立志要保家卫国,不辞艰辛的远渡重洋学习先进军事理论,只为在国家需要的贡献自己的力量。蒋介石、何应钦之流的举动实在令人失望。

杨杰也看到了他们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革命举动之后大失所望。

同时看到了我党虽然弱小,但是其革命精神只为团结一切力量,为驱逐帝国主义,打倒封建统治,解放平民百姓的决心及行动。杨杰的内心大为触动,重新确立了自己的行动指南。

红色触动,弃暗投明

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打响之后,杨杰发表了一系列的抗战言论,不断向蒋介石献言应该联共抗日,放下仇视我党的态度,一致对抗日本侵略者。

此举却引来蒋介石及其反动政府的排挤,逐渐被其核心边缘化。

郁郁寡欢的杨杰选择了出国访问,在到达苏联之后,深受红色教育的启发,更是趁此机会研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红色著作,深受其教育影响,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回国后不愿同流合污的杨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军事理论的研究上,编著了《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等著作。

不仅批判蒋介石反动政府的国防问题,还发表了先进的战略思想,用以指导抗日战争。

杨杰的军事才华和其爱国精神深深吸引了我党领导人的注意,周总理亲自与杨杰取得联系,大谈其抗日理论思想,共同商讨对策。

日本投降之后,解放战争爆发。蒋介石反动政府不顾各方建议,为保持自己的独裁统治,悍然发动对我党我军的进攻。

杨杰极力劝阻蒋介石放弃内战,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并时刻想着投入我党的怀抱。蒋介石在发觉杨杰的心思之后,命令毛人凤时刻监视杨杰的一举一动。杨杰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将星陨落,英雄落幕

1949年,杨杰利用其职务之便,积极策反国民党各有识之士举行武装起义,弃暗投明投入我党怀抱。

7月杨杰委派其秘书去刘文辉部某团,准备策反其团长,不料事情败露,证据落入了徐远举手中。徐远举立即上报,毛人凤得到蒋介石的命令,展开对杨杰的逮捕。

杨杰化名杨漱石,从昆明逃往香港,毛人凤迅即指示叶翔追杀之。同年9月,杨杰在香港惨遭毒手,一代将星就此陨落,英雄就此落幕。

我党领导闻讯悲痛万分,迅速组织其力量迎接英雄魂归故里。

1950年,杨杰的骨灰从香港运抵昆明,埋葬于西山烈士陵园。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亲自为杨杰墓碑题词:杨杰烈士之墓。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任杨杰将军为革命烈士。为杨杰将军传奇的一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杨杰将军也因其军事才华和贡献被誉为“军中泰斗”,其戎马一生,为人正直,敢于向反动势力,反革命分子抗争,只为无愧于心。

他所作的军事著作,《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大军统帅学》和《战争要记》不仅在战争时期是高级将领的人手读本,对后世也是有着特殊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指挥能力有多强?国军将领卫立煌坦言:他的指挥简直是艺术
邓小平打仗如何?军事才能被低估!毛主席、林彪、刘伯承这样评价
朱德强在哪?蒋介石:他最大的本领就是让你永远摸不透他的本领
他是黄埔军校四期军事天才,蒋介石欲招致麾下,他却选择了毛主席
1949年朱德拜访陈明仁,进门前朱德敬军礼高喊:报告,我是朱德
毛主席评价:老蒋手下三位大将,重用一个都不会败这么惨,都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