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晚年为何执意隐居庐山学道?临终绝命诗道出其中秘密

诗曰: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节选)

洞庭湖

-g

1

上回书说到,李白流放夜郎,途经白帝城遇赦,心情大好,顺江而下返回江陵,途中写诗《早发白帝城》。

不一日,李白就来到江夏,在这里寻访好友,写诗酬和。李白此时已59岁,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承蒙皇帝开恩赦免罪行,遂再次产生了用世之意,多次求人引荐,均以失败告终。

李白在江夏一直玩到了冬天。眼看着天气转冷,恰逢裴侍御写信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遂南下洞庭湖,随后来到零陵,游历潇湘大地,写诗《门有车马客行》等诗篇。

次年春(760年),李白从洞庭湖返回江夏,写诗《鹦鹉洲》、《早春寄王汉阳》、《望汉阳柳色寄王宰》等。

秋天来到浔阳,再次登上庐山。因此前多次求人引荐未果,李白彻底心灰意冷,准备在庐山隐居,游仙学道,以度余年。此间,李白写诗《庐山谣赠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庐山

j

2

为了表明学道决心,李白甚至主动送妻子宗氏到庐山修道,写诗《送内寻李腾空二首》。

然而,这样一位情感丰富的诗人,又岂能甘心静坐学道,以渡余年?

不到三个月,李白就辞别庐山,前往建昌(今江西省修水县西北)、豫章(今江西南昌),写有《豫章行》,引永王之事以自悼——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发成斑。

随后,李白沿江东下到金陵,留诗《江上赠窦长史》、《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此时的李白穷困潦倒,只能靠好友接济为生,先后在泾县、历阳、宣城等地逗留。

光阴似箭,此时已是公元761年深秋。李白在泾县时,听说叛将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势力复盛,李光弼将派兵镇压,遂再次请缨赴临淮投其军幕,但因旧病复发,半道返回,留居金陵。

这年冬,李白来到南陵(今安徽铜陵市南),宿五松山,留诗《宿五松山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可以看出,晚年的李白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其豪迈飘逸之风已渐渐退却,留下的却是朴素自然的真情实感。在诗中,李白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艰辛,又受到主人热情款待,真情实感让人读之落泪,而荀媪忠厚善良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宣城见杜鹃花

3

这时候,李白已是疾病缠身,正所谓举目无亲,无枝可依。

761年冬,李白思来想去,还是前往当涂,投靠在当涂当县令的叔叔李阳冰。

次年春,李白做了自己平生最后一次旅行。他前往宣城、南陵游览,留诗《宣城哭蒋征军华》、《游谢氏山亭》、《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2009年05月07日
与君读诗:李白经典七言绝句二十四首
行书: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古诗赏析
解读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安史之乱”逃难中,还不忘写首诗来记录所见景色,这就是大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