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何时完成?怎么改?
这两年,事业单位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项改革启动与2012年,从最初的公布方案到今天的攻坚克难,改革已经持续推进了8年,受到了一定时效,但不可否认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那么,今年年底前到底能否完成?又将怎么改?改革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今天,小公一一来梳理。
一、什么是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代替政府机关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行政辅助服务职能的公共事务机构。比如公立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都是事业机构。事业单位不同于党政机关,一般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力(参公机构例外),其主题职责是公益服务,其在职在编人员属于公务人员,但不是公务员。比如教师、医生,在编的都可以说是公务员,你不能说他是公务员。这是一个误区,首先要弄清楚。
二、事业单位有哪些编制?
事业单位使用的是事业编制,按财政供养方式区分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差额拨款事业编制、自收自支(自筹、自定)事业编制三种类型。全额拨款事业编制顾名思义就是由财政全额拨款承担工资待遇的事业编,主要集中在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差额拨款由财政部分拨款,不足部分由单位自营收入补齐,主要集中在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财政不负担费用,全部由单位自筹解决。三种性质的编制以全额和差额为主要,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编随着改革的推进正在逐步减少,未来将全部清理出事业编制范畴。
三、事业单位有哪些岗位?
2006年人社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后,事业单位开始实行岗位管理,分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三种岗位。前两者为干部身份,后者为工人。管理岗参照行政机关实行职员制管理,按照职级晋升待遇,分一到十级,分别对应正部、副部、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副科、科员、办事员。专业技术岗位实行职称评聘制,按照职称岗位晋升待遇,分初、中、高三个层次13个等级,其中1-4级对应正高职称,5-7级对应副高,8-10级对应中级,11-13对应初级。工勤岗按照技能等级晋升待遇,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等。事业单位三种岗位之间符合条件可以相互转岗,比如管理转专技,工勤转管理。由于工勤岗和管理岗受岗位名额限制等原因,晋升普遍较慢,转岗多以管理转专技、工勤转管理或专技居多,专技岗转管理岗不多见,除非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事业单位不再唯身份论,工勤岗可以转到管理岗或专技岗享受相应的待遇,干满一定年限可以按照岗位待遇办理退休,但实际上工勤人员在人事档案的工人身份不会改变,转岗不转身份,不能提拔到领导岗位,不能参公或转公务员的事实不会改变。而且,受岗位和个人条件限制,转岗成功的概率不是特别高。
四、事业单位有哪些类型?
事业单位按类型区分有三种:1、行政执法类事业;2、公益类;3、生产经营类。
(一)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
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由于具有行政执法职能,一般均为参公性质,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构,人员使用事业编制,但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享受与公务员同等的工资和晋升待遇,除了一纸编制不同,与公务员无异。
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细分两类,一类是行政类,一类是执法类。行政类事业单位就是以前的“事业局”,比较典型的代表如档案局,这类事业机构在2019年3月完成的党政机构改革中已经完成清理,不再允许设置。执法类事业机构暂时没有统一的改革政策,目前自上而下在局部进行改革,但不久的将来肯定也将被纳入清理范畴,或转行政或改公益,未来行政执法类事业机构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时间问题。
行政执法类事业机构主要集中在机关的二层,少部分单设,类似的事业单位主要有:质量稽查、视频药品稽查、国土监察、环境监察、安全生产监察、劳动保障监察、交通运输监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城市综合执法、农林水利监察、旅游监察、卫生监督、渔政监督、劳动仲裁等。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
公益类事业单位分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公益三类三种。
1、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的主体,一般为全额拨款性质。包括:
教育类:中小学、聋哑学校(特殊教育机构)、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公益性宣教机构(讲师团等),考试中心等。
科研类:教科所、研究所等基础研究或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等。
文体类: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美术馆,科技馆,群艺馆(文化馆),文物考古保护,文献情报,广电信号传输和技术监测,出版物审读,体育运动项目管理等。
卫生类: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计划生育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社会保障类:救助站,社会福利院,社会保障经办和公积金管理,优抚安置,法律援助,婚姻登记,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残疾人康复机构,老龄妇幼工作机构,学生资助管理,离退休干部服务等。
公共安全类:防汛抗旱防火,应急救援指挥,无线电监测,人防指挥保障,信息安全保障,重要或应急物资储备等。
社会经济服务类:测绘院,农机安全监理,经济社会调查与统计,渔业船舶检验,植物检疫,地震监测,环境监测,网络监测,工程标准定额,自然资源保护,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流域河道管理,园区管理服务,水文(水资源)监测,价格监测,价格认证,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生态公益型林场,公共资源交易,土地整理储备,实行无偿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乡镇(街道)综合为民服务等。
2、公益二类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一般为差额拨款性质,包括:
教育类:普通高中,普通高校,技工技师和职业院校,电大函授及远程教育,老年大学,幼儿园等。
科研类:基础应用科研等。
文体类:需要重点扶持的文艺院团,文化宫,公园,体育场馆,体育训练基地,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
卫生类: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职业病疗养等。
社会经济服务类:人才交流服务,人防工程管护,对外交流服务,种苗良种培育,混合经营型林场,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公益性地质勘查,实行有偿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等。
3、公益三类
公益三类部分为差额拨款,部分自收自支,相对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时政类报刊,广播电视,彩票发行,公益性规划设计,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公益性培训机构,公证等。
(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主体,编制性质基本上为自收自支,其中多数已在此前的改革中完成改制,目前这类机构在现实中已经不多,未来预料将全部转企。这类单位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工程勘察设计,市政公用经营与作业,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农场、园艺场、养殖场等农业养殖(种植)机构,技术开发类科研,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商业性地质勘查,一般性评审认证,咨询服务,评估鉴定,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宾馆,招待所,房屋修缮,物业、车辆服务,部门文印机构,投融资,担保,粮食收储,物资、图书、仪器设备供应,演出中介,新闻媒体的印刷广告发行传输等经营部分等。
五、事业单位如何进行改革?
改革分类别进行,大致如下:
(一)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前面说了,行政类事业单位已经在去年的改革中全部被清理,或转行政,或剥离行政职能转公益,人员随职能划转分流安置,保留参公身份待遇不变,今后不再单设或增设行政类事业机构,不再允许“事业局”出现。执法类事业单位目前没有统一的改革政策,局部在试水改革,未来预料也将像行政类事业单位一样,转行政或改公益,全部清理出事业单位范畴。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基本保持现状,部分按照职能相近或相似原则,进行必要的撤并整合,不影响人员编制和机构性质。公益二类和三类事业机构改革呈三个方向:经济效益较差、主体职责是公益服务的,剥离收费或经营职责转一类;经济效益一般、可以维持单位正常运转的,保持现状;经济效益较好、主要职责是经营或收费的,剥离公益职责转企业。人员随职能划转分流安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处理。
(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这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主体,也是受冲击最大的一个群体。根据中央统一要求,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原则上将全部改企,剥离公益服务职责改为企业,人员取消事业编制实行市场化管理,工资待遇不再执行事业单位标准,而是直接与单位效益挂钩。在改企过程中,为了便于推进改革、分流安置人员,对于原在编人员允许工龄满三十年或者工龄满二十年、距离退休不足五年的提前退休。部分地区步子迈得大的,甚至允许职工买断工龄提前离岗。这些都是过渡事情的非常规措施,不是政策文件,因此不宜作为改革的参考。
(四)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国家已明确,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和高校将会取消事业编制,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实行全员备案制管理。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在试点,下一步何时在全国普及有待确认。
六、目前改革存在的问题?
1、改革时间或将延迟。受众所周知的疫情影响,原定在今年底前完成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或因疫情造成工作的停摆,有步骤地往后顺延。
2、原参公人员的去留问题。去年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部分参公人员随单位改制在公益类事业单位安置,没有晋升渠道,下一步怎么晋升,如何分流安置是一大问题。此外,因为改制造成大量人员冗余,超职超编超岗,按照计划要求在两年内消化完毕,能否完成目标也有待考证。
3、部分地区比如辽宁,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撤销了很多事业机构并进行整合,其他地方是否会像辽宁一样“大动作”,目前不得而知。
不过,目前有几点可以肯定
第一,原来有编制的,特别是全额或差额拨款性质的,肯定不会因为改革被改掉身份和编制。这点大可不必担心,有的人总是觉得心慌慌,纯粹是杞人忧天,没必要。
第二,即便要改革,有编制的最多无非是换个单位换个岗位继续干革命,不可能下岗失业。
第三,部分参公机构或公益机构人员,寄望通过改革转为参公或公务员,奉劝各位最好不要抱太大希望,基本上不可能。目前改革都是按照“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处理,即便单位并入行政机关,多数也是编制现状,混编混岗使用,不可能也没有那么多行政编制可以用来置换。目前事业单位全国上下一盘棋,都是实行机构和编制限额管理,原则上只出不进,确需增加编制的,尽可能在总盘能调剂,原则上不会增编和扩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事业编与公务员为什么不一样?
转业安置,编制的靴子落地。
事业单位改革,有人转公务员,有人转合同工,网友说:铁饭碗没了
事业单位改革:五类人将失去编制,其中一类直接转为公务员!
事业单位改革进展:五大职业面临失编,这类将被直接辞退
公益类事业单位工人能转为干部身份?参公事业单位工人却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