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蟹不吃食或食欲下降的7个原因。


广 · 告


俗话说:河蟹长得好,先要吃的好,但“能够吃”和“吃得好”是两个概念,饵料蛋白再高吃不下去也是没用,同样的在河蟹能吃的时候老喂“粗粮”一样长不好,因此必须兼顾饵料的质量与吃食的数量,才能培育出大规格、膏头足的优质河蟹。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河蟹吃食状况经常不稳定,尤其是谷雨后,温度开始逐渐升高,许多养殖户反映塘里出现不同程度的吃食下降情况,有的甚至不吃食,造成饵料浪费坏水。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广大养殖户要理性面对,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切勿盲目用药,以免造不必要的损伤。




河蟹不吃食或食欲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

水体温度过高。特别是水位浅的塘口,中上层水积温过高,导致河蟹新陈代谢能力受阻,活力差。

2

水草种植过密。水草密度过高,挤压了河蟹活动空间,饵料喂不下去,同时晚上呼吸作用大量耗氧,进一步影响河蟹正常摄食活动。

3

定期改底,防止水质过浓,过混,减少底部发热、黑臭现象。老塘口建议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

4

定期解毒,缓解中毒应激,防止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摄食。

5

高温季节每隔4-5天换一次水,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和水质清爽。

6

提高水位,防止水体积温过高,水草要及时打头,疏通草路,保持水体流动。

7

河蟹蜕壳。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河蟹在蜕壳过程基本停止摄食,蜕壳后即可恢复。



防控措施

1)正确投饵,坚持“四定、四看”原则。

2)养殖中后期使用高品质饵料,切勿投喂腐烂、发臭的小鱼,以免坏水、引发肠炎等。

3)定期改底,防止水质过浓,过混,减少底部发热、黑臭现象。

4)定期解毒,缓解中毒应激,防止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摄食。

5)高温季节每隔4-5天换一次水,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和水质清爽。

6)提高水位,防止水体积温过高,水草要及时打头,疏通草路,保持水体流动。

END

文章来源:杨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养殖河蟹 必须把握好脱壳三关
春季河蟹养殖管理要遵循“七早七促”原则
(干货收藏)螃蟹不吃料,可能就是这些原因
警惕!河蟹池塘的“高温后遗症”!
河蟹健康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