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0年代到1980年代,那究竟是怎样的年代?

1960年代到1980年代,那究竟是怎样的年代?除了少量的文献资料,越来越多的人离它逐渐遥远。

有一位名叫翁乃强的摄影家,通过四百余张摄影作品,跨越时间和空间,还原了那个年代。

这些作品合集为《彩色的中国》,摄影集中所收录的照片因为它浓烈的色彩,而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忽然平添了一些恍若梦中的感觉,好像有一股力量要把你拽向时间的黑洞,你仿佛又重新触摸到了那些历史的痕迹。

六十年代

20世纪60年代,海南通什(今五指山市)的黎族村民在山上放牛。

20世纪60年代,海南黎族的农民在水田中挠秧。

1960年代初期,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五一”劳动节“大头娃娃”表演。

1960年代初期,“五一”劳动节,在公园等待表演节目的孩子们。

1966年,北京东长安街的大字报和人们购买油印小报的场景。

1967年,北京东长安街举行“纪念秋收起义四十周年”的宣传活动。

1968年广东的一户农家,孩子正在为奶奶朗读毛主席著作,墙上还张贴着多张毛主席像。

1969年,群众庆祝党的“九大”胜利闭幕,中央民族学院的师生表演节目。

1966年12月25日,串联学生翻越江西井冈山黄洋界。

1966年,火车上的串联学生。

串联学生在水利工地上向农民宣传毛泽东思想。

1966年,学生大串联到卢沟桥,前队的学生在桥上写字,给后队提示方向。

1968 年,广东珠江工厂送青年工人参军。

1968年,知青们刚刚乘船来到北大荒新建的知青点。

 知青修建桥梁。

 动手盖房子。

赶猪出来吃食。

用拖拉机在秋收。

采石场政治学习。

七十年代

1970年,云南中甸新联大队大串联的学生在新疆翻越达坂。

1970年,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知识青年在与农民话家常。

1970年,云南中甸,新联大队少年阅读《毛主席语录》。

1971年,河北固安,小学生在麦收时节参加劳动——挑麦种。

1971 年,秋收时节的劳作间隙,宣传队员表演数来宝。

1970 年,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知识青年与农民一起下地劳动。

1971 年,“三八”号在黄海捕获大量对虾,为国家创造外汇。

1970年代,江苏淮安农民在手工缝制地毯。

1970年代,浙江嘉兴的绣娘正在做绣花鞋面。

1970年代,首钢轧钢厂建成试车。

1972 年,广州电业局女子带电作业班在维护高压线。

1970年,毛主席畅游长江四周年之际,什刹海举行纪念活动,少年们背着红缨枪泅渡。

20世纪70年代初,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的瓷器展,吸引了市民的围观。

1971年,故宫重新对外开放,围观的市民。

20世纪70年代,北京故宫城墙下的剃头师傅和他的老主顾。

20世纪70年代,故宫东华门城墙下早读和锻炼身体的人们。

20世纪70 年代,北京街头卖蝈蝈的小贩,自行车上挂满了蝈蝈笼子。买蝈蝈玩是当时孩子们的童年乐趣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上海外滩,清晨练习太极拳的人们。

20世纪70年代,湖南衡阳南岳镇,一位年轻的爸爸背着娃娃在看小人书。

八十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跳集体舞的年轻人。

20世纪80年代,西单的一家理发店向行人展示新发型的照片,招徕生意。

20世纪80年代初,春节期间的地坛庙会异常热闹,人们兴致勃勃地逛公园,买小吃,看大戏。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冬天的早晨,人们冒着风雪去上班。


湖南衡阳南岳镇,在街口玩耍的孩子们。

北京春秋季沙尘时期,系着纱巾防尘的女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0年前的彩色中国,不经意的过往都是时光
回忆 | 60年到80年你没见过的照片,老年人要看、年轻人更应该看!
没想到70年代的北京是这样子,图五的家现在个个都是富翁!
感动!珍贵彩色照片记录的60-80年代,那是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
北京彩色老照片,几十年前是怎样过5·1的,现已沧海桑田
北京人,如果您能认出30张照片,说明您真的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