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临床医案如何区分协热利


张某,男,30岁。

患者下痢9年余。初由食肉过多,继而洗澡、饮冷,次日出现脓血便。经治疗,下痢止。

第二年秋季,下利脓血复发而住院,被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经治疗好转后出院。此后,每到夏秋之季,多方治疗皆不佳。

今又复发下痢一月余,日3~10余行,入厕虽频,所下甚少,白多赤少,腹痛,里急后重。稍冷泻次增多,腹中气上冲逆,少腹胀满,且反复感冒,不发热或微发热,咳嗽鼻塞,痰多白稠,口不干苦。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长。腹肌挛急,脐周无压痛。

处方:__汤。二剂。

服药后连续两日未便,腹隐痛,冲逆减,咳嗽轻,鼻微塞,痰仍多,舌脉同前。药已中的,原方2剂进之。

服上药后大便日一行,无脓血,腹痛、肠鸣消失,咳嗽止,鼻通畅,精神大好,上方再服3剂。

续服上药后,大便一日一次,偶有二次者,呈溏便。服药已一周,未感冒,冲逆减轻,吐痰仍多。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再以上方加味,3剂。

服药后大便已成形,冲逆亦止。嘱守方续服3剂,并注意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以防再发。

本案涉及外具表邪而入里化热太阳阳明之协热利:用桂枝加葛根汤

我临床将协热利总结如下,欢迎大家斧正

协热利:

一、太阳阳明合病有逆流挽舟之意用方如下

1、表寒入里化热无汗之葛根汤如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组成共味7味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麻黄与葛根先煎?为何什么去白沬?

         2、表寒轻邪陷从热化入里、热重于里之葛根芩连汤如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 4味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3、表寒入里化热有汗之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方共6味 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提一个问题:何为将息法?桂枝汤将息法?

二、太阳太阴合病

表里皆寒之桂枝人参汤,如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共5味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三、逆流挽舟三时方:人参败毒散。

别名:败毒散、羌活汤、十味汤、人参前胡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汤头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组成十味 人参(五七分,不用亦可) 芽桔梗(一钱二分) 川芎(一钱) 茯苓(一钱) 枳壳(一钱)前胡(一钱) 羌活(七分) 独活(五分) 柴胡(一钱) 薄荷(一钱) 荆芥穗(一钱)防风(一钱) 连翘(一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为引,水煎,半饥服,每日二剂。

用法:上药十味,研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功效:扶正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

四、三阳合病时方: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汤组成:

组成:柴胡6g、葛根9g、甘草3g、黄芩6g、羌活3g、白芷3g、芍药6g、桔梗3g。

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今日经方临床医案答案:

桂枝加葛根汤加减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原医案

张某,男,30岁,工人,1993年1月3日初诊。

下痢九年。初由食肉过多,继而洗澡、饮冷,次日出现脓血便。

经住院治疗,下痢止。翌年秋,复便脓血住院,经结肠镜检,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用抗菌药物、激素等治疗好转出院。

之后,每届夏秋即病,易医众多,皆斤斤于里证惟务,用温补脾肾、涩肠止泻及灌肠诸法,效皆不佳。

今又下痢月余,日三至十余行,至厕虽频,所下甚少,白多赤少,腹痛,里急后重。稍冷泻次增多,腹中气上冲逆。少腹胀满。

且反复感冒,不发热或微发热,咳嗽鼻塞,痰多白稠,口不干苦。舌淡红,苔薄白。诊其咏,弦细长。触其腹,腹肌挛急,脐周无压痛。

患者下痢九年,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属休息痢无疑。

从脉症分析,似属表邪内陷,无积滞也。治宜鼓邪外出,从表而散,拟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投石问路,以观其变。

葛根15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茯苓10g,枳壳10g,桔梗10g,前胡10g,杏仁15g,鱼腥草30g,二剂。

二诊:连续两日未便,腹隐痛,冲逆减,咳嗽轻,鼻微塞,痰仍多,舌脉同前。药已中的,原方二剂进之。

三诊:大便日一行,无脓血,腹痛、肠鸣消失,咳嗽止,鼻通畅,精神大好,如方再服三剂。

四诊:大便一日一次,偶有二次者,呈溏便。服药已一周,未感冒,冲逆减轻,吐痰仍多。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此表邪已净,中虚湿盛,改健脾燥湿以治。盖脾者,气血之源,脾土健运,气充血沛,正气存内,邪何以干?

拟桂枝加葛根汤合桂枝人参汤加味:

桂枝10g,白芍10g,葛根30g,党参15g,白术15g,干姜6g,甘草6g,茯苓10g,陈皮15g,半夏15g,三剂。

五诊:大便已成形,冲逆亦止。嘱守方续服三剂,并注意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以防再发。

​按语

喻昌曰:“外感三气之热而成下痢,其必从外而出之,以故下痢必从汗。先解其外,后调其内。

首用辛凉以解其表,次用苦寒以清其里,一二剂愈矣。失于表者,外邪但从里出,不死不休。故虽百日之远,仍用逆流挽舟之法,引其邪而出之于外。”

余遵此说,九年之疾廿日治愈,可见给邪出路为重要方略也。而一味消炎,无异于关门打狗,况且困兽犹斗,正气焉能不伤?

痢之出路,不能囿于肠道一途,解表发汗亦系一径。

曾有某患者献疑云:“痢疾细菌在肠道,用泻药排出体外,其理易明,然发汗治疗、能驱走乎?抑或杀死乎?”

余曰:“君不闻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以病菌生存环境遭变,虽不杀之而又岂能不毙!

相关经典原文学习

《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加葛根汤经典医案、方论#
葛根芩连汤*带有表征的白头翁汤证;在临床当中认为需要用银翘散、或者说桑菊饮之类的方剂治的那种感冒
伤寒论六经下利一览
何庆勇教授:吴茱萸汤治头痛的不传之秘
十枣汤、五苓散、旋覆花代赭石汤、桂枝人参汤方证
桂枝系方剂(6)桂枝系里虚证类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