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72条心悟


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课前思考:

1.吴谦认为在“脉浮数之下当有小便不利四字,若无此四字,则为阳明内热口燥之烦渴,白虎汤证也”。胡希恕也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脉浮数而烦渴,这与白虎汤证差不多了,尤其白虎加人参汤证,脉浮数,烦渴引饮,那不是白虎加人参汤证嘛”。这种观点对不对?如果不对,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没有“小便不利”四个字,本条文还成立不成立?

2.第57条,“伤寒,发汗己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本条为什么不能用桂枝汤,而是用桂枝剂量超小的五苓散?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当有小便不利,于外发汗后,脉仍浮数,浮为表证,数为虚火上浮,为虚浮,本素体阳虚,下焦寒水不化,少阴阴寒逼阳上浮,虚热上浮则脉数,虚热扰心,及膀胱气化失司,津液不上承,心阴不足故烦,津液枯则渴,水停膀胱不气化,故渴欲饮水,欲饮热,或水入即吐如: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或渴欲饮水,不欲多饮,五苓散于外调营卫,于内复膀胱气之职。

若发汗后,脉洪大用白虎加参汤,如伤寒论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等等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为什么用桂枝汤解,条文前后互参,宜用桂枝汤,明示为阳虚之人,伤寒为太阳中风,本发汗已解,但又复中风,阳虚上浮扰心则半日许复烦,虚热上浮脉浮数数为虚数,仍为营卫不和,宜桂枝汤,而非表实之麻黄汤。

本条为什么不能用桂枝汤,而是用桂枝剂量超小的五苓散?

桂枝汤调和阴阳,于外调营卫在于调脏腑,刻下下焦膀胱气失司,需五苓散在外解表于复膀胱气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气主方白虎汤类
名家解释伤寒论 第72条
倪海厦《伤寒论》一八五:白虎汤以清里热为主,并不是以解表为主
《医学心悟》
烦渴也分寒热
第68 讲 辨霍乱病证并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