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期带娃旅行最正确的打开方式(父母千万别错过!)





   

汇爱家短评


一到放假,特别是暑假,随处可见家长们带着孩子出门旅行。很多家长只知道带孩子出门旅行有益,但不知道真正的益处在哪里?什么才是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最好的旅行选择?接下来,让汇爱家带你们一起了解下,千万别错过……



  



文 |  张昉



“旅游”一词的原意:“旅”是旅行,外出, “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二者合起来即旅游。原意的 “旅游”似乎比“旅行”更多了“游”的含义,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旅行”比“旅游”更多了一层内涵。


汇爱家提倡家庭要感育不要教育,旅行是践行家庭感育理念非常好的载体、过程并很容易获得成果。在感育的三个维度中,感知力、意识感觉和情感满足都可以在旅行中得到扩展、疏解和实现。

旅行可以使人的感知力得以打开和扩展。人们都喜欢新鲜的事物,在旅行中,人们与大自然的山水林木花草虫鱼亲密接触,行走在向往喜欢的城市街头,眼、耳、鼻、舌、身都处于兴奋、好奇、新鲜、喜悦之中,大量的自然美景、独特的城市风格尽收眼底,各种悦耳、新鲜的声音飘进耳鼓,各种大自然以及城市特有的味道扑入鼻息,各种美食美味充斥味蕾……各种新鲜奇妙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尝、所触摸搜集到我们的脑海中,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的感知力得到锻炼和更多打开,让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灵动的活力,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认知。让我们真正地用眼睛、耳朵、手、脚、呼吸、肌肤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感受实实在在的生活,而不是坐在那里用我们的大脑去“想生活”。


旅行可以改变人的信念系统,给人的情绪提供疏解、放松、愉悦、振奋的机会和空间。在繁忙的工作休息之余,旅行是一种很好的修养身心、放松的方式,移步换景中疏解掉紧张、烦恼等不良情绪,新的环境和氛围可以使人轻松、新鲜、愉快,让人处于良好的情绪中,让人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更新甚至重建自己的信念系统。

旅行可以让人的情感需求得以满足。人们常常说:去哪里玩儿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起去。以家庭为单位的旅行是创造实践体验的亲子陪伴的机会。让每天被电话、微信、游戏包围的人突出重围,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孩子身上,全身心陪伴孩子。促进家人之间的情感链接更加牢固,让家人沉浸在浓浓的关爱之中,享受幸福的亲情,在爱与被爱之间达到情感的满足。与亲朋好友一起的旅行,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探寻沟通、交流的方式,同时又能感受团队的力量,锻炼团体意识以及归属感,让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依恋得到满足。 


可见,旅行的确是践行家庭感育理念非常好的载体、经历并很容易获得成果。那么如何让每一次的旅行更有意义和价值呢?


chapter 1



关于旅行目的地的选择:



我上周去深圳出差,在返京的高铁上有一对小夫妻带着一个8个月的孩子从广州到湖南去旅行,孩子妈妈抱着孩子正好坐在我的邻座,我好奇地问孩子妈妈:“这么热的天气去湖南旅行不怕热么?”年轻的妈妈很轻松的回答:“不怕”,我又问:“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去湖南旅行?”孩子妈妈说:“一是比较近,二是我们正好想去”。


类似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对于旅行目的地的选择,7岁之前,孩子还处于比较幼小的阶段,家庭出游大多是由父母根据自己的喜好、时间以及旅行计划来安排、选择目的地的。孩子们跟着大人跑,对于去哪里、玩什么一般都是家长做主,孩子们只对玩儿了什么、吃了什么好吃的食物有感觉,对具体去了哪里往往没记忆。比如家长带孩子去北戴河、青岛、厦门、三亚等海边旅游度假地区都少不了海边玩儿沙子,对于7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一般只记得海边玩沙子很好玩儿,至于具体在哪里的海边玩儿,孩子们往往并没有太多的感觉。这个阶段实际上去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玩儿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旅行的过程有没有让孩子有开心、快乐的体验并留下初步简单的认知。


当孩子7岁之后,很多孩子开始对旅行目的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我这周去上海出差,高铁上遇到一对母女要去上海迪士尼,放暑假前八岁的小女孩儿就跟家长提出了暑假去迪士尼的想法,所以有了母女俩的这次旅行。小姑娘一路上兴奋又期待。


当孩子提出旅行目的地想法或建议时,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实现。有的是孩子对旅游目的地选择与父母的选择不一致,父母不支持;有的是因为父母工作或者时间上不能实现;还有的是父母做了决定,孩子不愿意等等。再有就是一家人对旅行目的地的选择没有目标、选择困难。


建议不妨制定一个一家人的短期或者中长期旅行计划,按照可以实现的难易程度来排序,逐一实现。再比如,小学阶段可以按照课本上出现的名山大川、人文城市等选择旅行目的地,通过旅行让书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孩子通过亲自所见所闻和体验,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初中阶段的孩子或许是因为一本书、一部电影甚至是一首音乐,就可以有了新的向往的旅行目的地,更可以多进行一些自然、人文、艺术、科学探索等类的主题旅行,兴趣爱好的推进、知识结构的搭建、人文素养的养成、科学探索的发现等都可以通过旅行得以提升。 


chapter 2



关于旅行的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道路交通、旅行配套设施的发达完善,人们旅行的模式也越来越灵活和个性化。自己设计路线、自由结伴、各种各样的自由行、自驾游等都越来越成为人们喜欢的旅行模式。


汇爱家提倡体验式的旅行。就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爱好甚至突发奇想的随意、率性、自在、放空、有深度的发现、探索式旅行模式。这种旅行方式往往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有大致方向或重点旅行目标,边走边看边体验,在感觉好的地方随时随地放慢脚步甚至停下来,全身心的去融入式体验。这样的旅行更自由、随心所欲,旅行中不但与自然、与家人加深链接,而且会有很多美好的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各种身心的震撼、亲密的亲子陪伴、愉悦舒畅的身心等等。


体验式旅行模式可以说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有无限创意的空间。比如,有年5月份我去江西吉安地区旅行,一个小山村让我流连忘返,青山绿水之间一呼一吸仿佛都是甜的,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旅行计划,停下来,在小山村的农家院住了两个星期,白天或跟着农家院的主人上山挖竹笋,采山蘑菇,或跟女主人一起用大柴锅做当地特有的风味饭菜,或坐在小院里望着竹林发呆,或在院中的葡萄架下读书,晚上在院中抬头望着满天的繁星,闪亮的银河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回到了童年……我感到自己整个身心都处于靜、净、定之中,其中的美好令人长久的沉醉。


未来有空间、有创新、更加崇尚自然和人的本真的旅行模式会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


chapter 3




关于旅行的成果达成:




很多父母带孩子外出旅行,往往以知识的灌输、完成作业为主要目的。汇爱家提倡在旅行中注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旅行的成果以孩子有没有被触动到以及有没有引发思考、激发热情为前提。


对于7岁之前的孩子,当父母把每次旅行的聚焦放在“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时,同时可以达到在旅行中对孩子专注力、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对于7岁以上的孩子,当父母把每次旅行的聚焦放在“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时,同时也是锻炼孩子观察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的好时机。


初中及以上的孩子,旅行的成果要更多聚焦在通过这趟旅行引发了怎样的思考、内心能量是否得以提升,同时也是锻炼孩子观察能力、知识结构、逻辑思维、开拓创新、表达能力的过程。


有父母问:在全家人的旅行中父母如何好做好深度陪伴?其实全家人一起的旅行本身就是一种难忘的体验过程,是家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不仅仅在旅行的过程中,更是会留在孩子的心里伴随孩子一生。全家人一起享受旅行的乐趣和轻松愉悦就是最佳的陪伴。


“旅行”是一个庞大的话题,今天仅简单的谈了谈与汇爱家感育理念有关的几个点,希望能对大家有关暑期旅行的思考有所支持。


-作者-

张昉,汇爱家专职讲师,具有丰富的公众授课和个案咨询经验。20年资深主编、媒体人,连续十年搜狐焦点资深版主、意见领袖及风云人物. 非常注重自身的专修,近年来在神经语言学、国际教练学、量子场域、卓越领导力等多方学科中,都取得了卓越的学习成果。通过发表相关文章及线上、线下授课,积极传播汇爱家感育思想,支持了众多家长的成长和家庭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豆 | 怎样带孩子旅行更有意义?最佳建议TOP10
这样带娃去旅行,不如不去!
易有料
带孩子旅行,99%的家长都在犯的错误-今日头条
六一亲子游?带孩子去旅游注意事项
出境亲子游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