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安爱心妈妈李利娟:想建民办公助的爱心村

  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和孩子们在一起,李利娟(左二)脸上笑容洋溢

  邯郸武安“爱心妈妈”李利娟,17年不辍收养救助了50个孤残孩子,被称为“河北版袁厉害”。当民办孤儿院在网络、民间引起热议时,李利娟和她救助的孩子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早日建成一所正规福利院,让我收养的孩子走出荒野的矿山,去武安市上学。”李利娟表示,她希望能申建一所民办公助的“爱心村”,让她的孩子和公办福利院的孩子一样享受国家照顾,同时还能拥有家的温暖。日前,她申请注册民间福利院的要求已被当地有关部门接受,民政部门亦在积极为其寻找规划用地。

  探访 她在矿山上给50个孩子当妈

  满山枯黄的野草,高低起伏的丘陵,山坡上支着一个又一个的矿井架,地下不时传来机器的隆隆声。每有大风来袭,人必须眯起眼睛,因为黑褐色的尘沙夹杂着铁矿粉,一旦吹进眼睛里伤害极大。李利娟临时搭建的“民间福利院”就坐落在这个矿山中。

  3月3日,记者再次驱车探访,自武安市向西北,走过崎岖的小路,尘土四起。约走了十几里地,在一个矿井架旁停下,便到了李利娟的家,也是她的“民间福利院”。

  所谓的“民间福利院”,不过是十几间小平房,矗立在一个小山坡上,里面住着她收养的几十个孤残孩子,还有十个照顾孩子的雇工。

  记者见到李利娟时,她正抱着一个小男孩哄他入睡。

  “这是我大年初十收下的第50个孩子,刚七个月,也是别人慕名送过来的,他爸妈都溺水死了,我给他起名叫丁丁,以后我就是他妈了。”李利娟靠在沙发上,怜惜地盯着孩子的脸说。“妈妈,也是我的妈妈。”10岁的二妮跑过来做“补充”,还讨好地给李利娟捶起背来。

  “是我妈妈!”“是我妈妈!”四岁半的大乔撒娇地抱住了李利娟的大腿,客厅里正在玩耍的几个孩子也着急地围拢过来。

  “我是你们每个人的妈妈。”看着孩子们,李利娟笑着说。

  说法 “她做的是善事,能帮就帮一把”

  李利娟说,当初自己的家是在武安市里的,因为收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开支越来越大,她把房子处理掉,也被迫从市区搬进了矿区,方圆三四里内没有一户邻居。

  不过,李利娟透露,在自家帮忙照顾孩子的十个雇工都是从附近村子过来的,“他们中好多人是可以挣更多钱的,却甘愿给我看孩子,挣我的几百块钱。”

  65岁的郭葵云是十个雇工里年龄最大的,她照看着一个三周大的孩子,叫大头。大头是李利娟收养的众多孤残孩子中的“重伤号”,被丢到李利娟家门口时严重脑积水、脑瘫,心脏上还有七个洞。在医院抢救时,这孩子一度停止了呼吸,李利娟给医生下了跪,硬把孩子救活了。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利娟也是我们的孩子啊。她做的是善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呗。”郭葵云说。

  38岁的李慧芳已经帮李利娟照看了三四个孩子,“她接过来的孩子大部分都有残疾或正生着病,照看起来比较费劲,为了帮她,我就尽量地把孩子照顾好。”

  展望 想办“民办公助”的“爱心村”

  因为河南兰考袁厉害事件,李利娟和她收养的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个人都不希望悲剧再次发生。当地民政部门迅速筹资将李利娟家的厨房进行改造,住房周围也用护栏圈好,避免有孩子滚落山坡受伤。同时,李利娟申建民间孤儿院的方案也提上日程,成功注册。

  “地址基本选定了,但还有手续要办。新址离武安市市区不远,如果建成了,我的孩子们就可以像城里孩子一样上学,不用为了上学每天五六点钟起床在山路上颠簸了,会少受很多罪。”李利娟说,“不过我不希望以后叫孤儿院,这样会提醒我的每一个孩子,他们是没爹没妈的孩子,他们还会被歧视。我要建的是一个‘爱心村’,我是所有孩子的妈妈。”

  李利娟表示,她担心自己建的“民间福利院”被“收编”后被体制束缚住,孩子无法感受到更多的爱心,因此她希望建一所民办性质,但可以享受公助待遇的“爱心村”,让每个孩子和公办福利院的孩子一样享受国家照顾,同时还能拥有家的温暖。

  回应 正在进行土地审批

  3月4日,本报记者针对李利娟申建民间福利院一事向武安市民政局进行咨询。“目前,正在进行土地审批,需要按照相关手续申请。”武安市民政局副局长李景文表示,武安民政部门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李利娟,但也要在政策法规范围内进行。

  李景文介绍,李利娟收养的40多个孩子如今都有了户口。两年前,武安市民政局给每个孩子都上了五保。今年正在办理低保,每个孩子将每月领到300元左右。

  此外,李景文也表示了一些无奈。比如,虽然李利娟收养的多为孤儿,但存在鉴定困难,很多弃婴都不知道父母是谁,而孤儿的认定必须要出具父母双亡证明。如果在孤儿认定方面能有进一步的法规出台,这些孩子能被认定为孤儿,政府将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

  ■文/本报记者高其伦 ■摄/本报记者崔华瑞

  编后 让民间孤儿院在阳光下运行

  2010年年初,四川男子姜林自筹的重庆森森孤儿院因“未经审批”解散;2004年,河南省文楼村村民为百名艾滋孤儿建起孤儿院,被政府解散……跟他们相比,李利娟和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

  为帮助李利娟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温暖的家,武安市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包括通过李利娟民间福利院的注册,包括选了一块约50亩的地筹建福利院,包括给孩子们办理社会低保……李利娟和她的孩子们也许还将面对不少困难,但不可否认,有了政府部门的积极扶持,孩子们获得的保障将越来越多,李利娟面前的路也将越来越平坦。

  就像专业人士分析的:“目前,‘是否合法’是我国民间孤儿院命运的分水岭。相关法律的缺位,造成大量民间孤儿院的命运存在不确定性,最终走向何方,主要受控于地方政府的态度。”我们在呼吁完善相关法律的同时,更希望更多的地方政府行动起来,让更多的民间孤儿院在阳光下运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考事件后民间收养机构四面楚歌 面临遣散困境
双面人李利娟:收养118名孤儿,背后却利用孩子敲诈数千万
至深大爱!她收养102个弃婴,由百万富翁到欠下百万巨债!
双面人李利娟:顶着“感动河北”十大人物荣誉,利用孩子敲诈千万
2006年,李利娟当选“感动河北”十大人物背后:利用孩子敲诈千万
河北论坛 > 关于向武安爱心妈妈李丽娟提供帮助的倡议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