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协和,南同济”的说法

   




一个说法总有那个说法的典故。在1950年代前,中国民间对医院的名声有“北协和,南同济”一说。虽然民间也有其它说法,如“北协和,南湘雅”及“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等。但“北协和,南同济”却代表了当时中国南北两个不同的西方医学体系。
 
 
    对于协和,先于1906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为协和医学院的前身,名为Union(联合,协和)。
 

 
   1915年,美国洛克费勒(Rockfeller)基金会收购了协和医学堂。1917年9月由该基金会帮助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医预科,附属医院为北京协和医院。首任校长为Franklin C.McLean。参照Johns Hopkins医学八年教育模式。于是缔造了北协和。
 
 
   至于同济,其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0年代由上海迁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曾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仍为当今同济医学院教学医院。

 
 
   1949年以前中国的西医教育有美系的如北京协和、福建协和、湘雅、华西等(协和、湘雅都是耶鲁下的一个雅礼基金会在中国创办的)。其它英美系还有如圣约翰(上海)、之江(上海)。而德系的则是同济,法系有震旦(上海二医的前身)等,北京协和则是英美系中的杰出代表。
 
   在江南、东南亚当时则是同济为先。至于同济的名气与二战前德国的医学实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分不开的。在30、40年代上海最好的医院就是同济大学附属的“中美医院”、“宝隆医院”(55年迁至武汉,现为武汉华科大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
 
   所以民间的“北协和,南同济”反映了当时美英及德国等西方医学教育在中国的状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院校先知丨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中同济。这些医学院堪称医学界翘楚!
世纪最顶尖的5所医学院“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中同济”,现在发展怎么样?
高校医学类顶尖学科数量排名!北大夺魁,“湘雅”下滑,三校并列第5
医学界五大王牌:南湘雅 北协和 东齐鲁 西华西 中同济!你知道吗
中国医学院校排名
中国最好的20所医学院, 分为4个档次, 考上前两档轻松进三甲医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