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哥你好吗?

    迷糊中,我跟兄长盘桓了一夜。
    他到访我家吧,在我的陋室。可是,熟悉的陋室并不位于我熟悉的万石山半山腰七层小楼顶层,而是在一方林木丰茂的园林中,清凉幽暗,踏青穿林。土地厚实松软,脚步轻盈,意识飘忽。兄长不说话。
    他前面走,我后面跟。
    这是我们小时候的情景。
    那时候,我很羡慕他有一大帮比我大很多的伙伴。他们一起到村西的河里摸鱼,在村前“铲白螺”、滚铁环、闯麻城、叠罗汉、打墙碑(用硬币撞击墙面使之蹦远,远的敲击近的,敲中则赢得一枚硬币)。而我只有一两个发小常在一起玩泥巴、摔响炮、或捏成猪狗鸡鸭鹅扔灶里烧。
    记忆中,他们玩的最有趣的游戏是“纠纠环儿”。
    纠纠环儿,跨门槛儿,
    跨到家家的(外婆家)吃油饭儿……
    手牵手长长的一队,围着队首的人绕圈,靠拢了手就叠在环心,直到最后一名伙伴将环补齐,大家团团围定成一个整体,当中就是一个手牵手、手臂叠手臂的坚实平台,可以稳稳坐一个人。歌谣唱完,大家一齐蹲下,降低平台,让一个女孩子坐上去,盘腿如观音坐莲,通常是村里最受男孩们喜欢的女孩,大家抬着、叫喊着、迭闪着、移动着,声音响彻乡村……


    那时,我仰看他们如天人,艳羡不已。他们“嗨”的一塌糊涂,我只能远远站在旁边当观众。我比他们小四五岁,又个子矮小,根本参与不进去,他们也不要我玩。“小不点一边玩去!”于是一个人,廊檐或树下,站着、蹲着、坐着,孤独旁观,做梦一样。
    似乎那时候,不到散伙离开,兄长根本意识不到我的存在。或者村头响起妈妈悠远的呼唤:
    寿𠰻!福儿𠰻!回来睏……
    终于记起得回家,他才会记起我还跟着,而那时我多半已向妈妈跑去。
    他后面叫,站倒(着),跑么事?
    我就站着等他。
    他前面走,我后面跟。
    兄长一直那么傲,总要主导我,主导一切。
    从幼年到成年,他一直都在试图主导我,尽管我一直不听。尤其随着年龄增长,我的想法其实比他多,就算他武力征服,我嘴上不说,内心一百个不服。成年前跟他干的最后一仗,是高中毕业回村做了农民之后。到底是去学一门手艺减轻两位老人的负担压力,还是继续做求学梦复习考学,我们分歧巨大。我要复习考学,他责我“不怕两个老的死。”坚持逼我去学手艺(木匠或者泥水匠)。我打不过他,被他放倒、按倒在地,但宁死也不听他的。
    兄弟关系就一直这么僵着。直到次年,我考取一所师范学校,他冒雨到我给生产队看水的邻县山岗上送通知,我们才和好说话。
    梦中的兄长还是那么自信而淡定。
    他前面走,我后面跟。
    我说,房子是我买下的,我的,我们回去喝酒。
    兄长似乎没听见,只顾走……一直往前走,走得很飘很远,我在后面脚踏淤泥,陷进去了,挣扎中越陷越深,腿脚粘稠凝重,拔不出来,怎么也拔不出来,寸步难行,兄长在前面渐行渐远,我费心费力垂头丧气……
    于是醒了。


    周遭光影昏暗,窗外晨光耀闪,四野周边静悄悄的,偶有山鸟这儿一声那儿一声短促低脆,有梦照晨洗般新鲜。我安卧床上,身体倍感舒适。看手机,四点多了。
    我到厦门流浪谋生,直到安家落户,26年了,兄长一家确乎离我越来越远,每年仅大的节假日,如春节,十一长假,我回到老家,才可一聚。我们兄弟姐妹四人,早几年大姐二姐健在,每年不惯有多少障碍,包括大姐瘫痪、二姐病重,我们每年必须团聚一次。三四年前,二姐病故,大姐也在二姐离世的次年去世,人间就剩下我们兄弟俩,危机感埋在心里。这几年我们相见相聚,还是跟过去一样,也没多少话说。同桌喝酒,只有碰杯声,烈酒咂舌声,没有言语,甚至连相互对视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这许多年,我极少梦到兄长。这个伴随着我成长、长大的男人,现在也已经是一个疾病缠身的老男人,他给我的感觉很复杂。我真的不喜欢他,但是我真的很在乎他。仅仅因为我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吗?我也说不清楚。那种在乎,如影随形,沁入心灵甚至骨髓。他那边有什么事,包括他身体有恙了,受欺负了,遭遇麻烦了,等等,不用他告诉我,我能隐隐感受到,还不是感同身受那种,而是一种强有力的牵肠挂肚。每每致电探之问之,一问一个准。
    兄长,你好吗?今天梦到你啦!
    回笼觉没法睡了,起床上楼,到露台散步、撸铁吧。
    兄长梦中不说话,想是有事了。我们好久没有联系了,天亮了一定要致电问候。老了老了,我们之间的亲情,不能少了偶尔一“问”,这一问可以瞬间穿越时空,沟通血脉,慰藉亲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有强:婶子
大姐周年忌日
我的婚恋故事(五十七):悔不当初少年时
《雅清修常道》之《对死亡的思考》 崔雅清
【中华杯2022全国第三届清明节笔会】作品大展:万宪凤
大山的儿子,那就是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