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光潜
名流说朱光潜


(朱光潜的文章是)深入的学力跟开廓的襟怀交织而成的。
——叶圣陶


晚上访朱光潜闲谈。朱光潜真是十八成好人,非常frank。
——季羡林


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接触过他的人也同样感到,在生活中,他喜爱和朋友、学生随意交谈。亲切随和的谈心,汩汩地流入他露珠似的深邃思想和为人为文的品格。
——散文家 吴泰昌


他写过为什么要研究美学,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
——柴静




朱光潜经典格言


一、朱光潜谈美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自然美为许多最普遍的性质之总和。就每个独立的性质说,他是最普遍的;但是就总和说,它却不可多得,所以成为理想,为人称美。




二、朱光潜谈读书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读书的功用在储知蓄理,扩充眼界改变气质。读的范围愈广,只是愈丰富,审辨愈精当,胸襟也愈恢阔。在近代,一个文人不但要博习本国古典,还要涉猎近代各科学问,否则见解难免偏蔽。这事固然很难。我们第一要精选,……第二要持恒,……第三要有哲学的高瞻远瞩。……其次是实地观察体验。

最简捷的办法是精选范文百篇左右(能多固好;不能多,百篇就很够),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和用字,务求透懂,不放过一字一句,然后把它熟读成诵,玩味其中声音节奏与神理气韵,使它不但沉到心灵里去,还须沉到筋肉里去。这一步做到了,再拿这些范文来模仿(从前人所谓“拟”),模仿可以由有意的渐变为无意的。习惯就成了自然。


晚年朱光潜和家人

三、朱光潜谈艺术与人生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四、朱光潜谈情趣

人须有生趣才能有生机,生趣是生活中所领略得的快乐,生机是生活发扬所需要的力量,“宁静以致远”就包含生趣和生机的两个要素在内,宁静才能有丰富的生趣和生机。

比如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

他看见星说是天顺眼,看见露说是花垂泪。这就是我们在前面说过的“宇宙的人情化”。人情化可以说是儿童所特有的体物的方法。人越老就越不能起移情作用,我和物的距离就日见其大,实在的和想象的隔阂就日见其深,于是这个世界也就越没有趣味了。


童眼看世界 人情化

“学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我等了好久才存了这么多落叶,晚上在书房看书,可以听见雨落下来,风卷起的声音,这个记忆比读许多秋天意境的诗更为生动,深刻。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1983年,朱光潜教授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访问、讲学。
这是朱老师(中)在海外的学生们来看望他






朱光潜给年轻人的3条人生建议
(节选)


“不要让这华丽丰富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朱先生一生曾三次立座右铭,这三段座右铭激励着他走过人生的重要阶段。对于年轻人的路怎么走,他提出三点建议:


1、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

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

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

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2、找回生活的精力和活力


别忘了生活。

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做一个活泼的年轻人。

你应该回头看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3、顺应本性的活着


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

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才能感受“无目的”的人生清凉。




“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


“温和地坐在黑暗里”,多么诗意倔强的人生态度啊。

中国有好多可爱的老头老太,都是我辈所欢喜、且爱效仿的,比如,黄永玉、钱钟书、杨绛……哦,还有朱光潜。

他们都活出了自我,“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活得童真、诗意而温情。

据说朱先生晚年任教北大时,许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时常到他家索要钱票。他乐善好施,家门大开。

先生还经常坐在北大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边的青石板上,慈眉善目观望着后生进进出出。一旦学生走近,老人便拄起拐杖,绕到残垣后,隔着矮墙递过一枝盛开的鲜花,曾几何时吓坏了不知情的年轻后生,落荒而逃。

难得朱老中西合壁,学富五车,却又如此不改初心、厚爱后生。

他说,“我看最卑微的野花都有意义,但在眼泪无法企及的地方深藏!”

那个美学巨擘,拈花而笑,禅意无限。

那枝花,不啻人类精神之树的硕果,与一代美学宗师无言的暗示,隐隐间,把旷世的风范与禅意吹进晚辈后学的心田。

我辈欢喜的人,说了我们欢喜的话,以他的博大精深、高风亮节影响了一代代年轻后生,烛照了明暗飘摇的前程。

谢谢朱光潜先生。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庸常的日子里寻找美
【钦奉徐来】朱光潜《谈美》读书札记(一)『原创』
朱光潜10条语录,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发现生活之美。
悦读 | “慢慢走,欣赏啊!”——品读朱光潜先生《谈美》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
疫情当前谈美,有点不合时宜,但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