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个骚年的硬盘里,都应该有一部这样的电影

很高兴认识你

我要于你世界里不可抗拒地存在

做一个被置顶的公众号


随着《快把我哥带走》的票房和口碑良好走势,国内青春电影似乎终于走入正途。



不管是前年的《七月与安生》,还是去年的《闪光少女》,在主题和内容上有所进阶和深入。


也让青春二字不再只围绕着狗血爱情,友情与内心的自我对照、音乐与励志的糅合在流畅的镜头剪辑下,是拳拳到肉的真实表达。



青春,不止关乎爱情。在逃离了幼稚、站在成人世界的关口,更多的是对自我与生活的质疑、对抗。


正如矮大紧老师对青春的正名“就应该是慌慌张张的”。


年轻时候的自命不凡,为了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可能付出的代价就是曾经最不耻的青春。

 

这正是小编今天要讨论的这部电影的主题——


美国动物

American Animals


片名来源于“American Animals”,有些直译。


实际上,影片关乎青少年犯罪,而不是真的在讲美国版的动物世界。


动物一说更可能指,处于青春躁动时期里的年轻人们,内心所呈现出的那种欲望与兽性。


剧情简单粗暴来说,就是四个中二少年偷书不成,反葬送青春而痛心悔改的故事。


真人偷书贼们


说是犯罪片,然而电影没有意在制造任何犯罪电影所典型的悬疑、紧张的氛围元素,或者在形式上通过蒙太奇剪辑营造概念和感觉。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还是一部正宗的青春电影。

 


与很多欧美青春电影不同的是,《美国动物》认真而严肃,探讨了青春期的焦虑与迷茫,急于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寻找入口。


甚至可以说,在这个阶段的很多脑洞怪离出奇却又异常合理。


因为这是一个成长与变化的时期。


最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取材自真实事件。



2004年,美国特兰西瓦尼亚大学的特别收藏图书馆,发生了一次恶性抢劫事件,四名在校大学生相互配合,抢走了价值千万美元的珍藏图书。



那本书名叫《美洲鸟类图谱》,美国国宝级图书,被誉为 19 世纪最伟大和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估值 1200 万美元。



不过由于他们的作案手法太过拙劣,又漏洞百出,所以很快就落网了。


听起来,跟闹着玩似的。



没想到,十几年后的今天,这件史上最鲁莽的抢劫案被拍成了电影。


本片儿的导演,竟然把当年的四位罪犯请了过来,作为事后采访穿插在故事中。


所以,这部《美国动物》是“剧情+记录”的性质。



故事的第一位主人公,斯宾瑟,是一个有绘画天赋的艺术生。


他家庭幸福美满,但内心却很叛逆。


虽然感觉很牛的样子,但经常被欺负的连妈都不认识。



在学校组织的参观特殊收藏图书馆时,斯宾瑟看到一本珍贵书籍。


这本巨大的画册非常稀有,价值连城。


但难以置信的是,这样的珍品只有一个老图书管理员看管。



确认过眼神,感觉很容易偷到手。


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沃伦,两个人经常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



斯宾瑟这么一说,沃伦却上了心。


他立马在网上查阅了一套关于银行抢劫的攻略,还告诉斯宾瑟——


想法永远是虚无的,我们必须成为狩猎采集者。



一拍即合的两人没有选择马上行动,而是提前找好下家。


他们花了五百美金,还去了一趟荷兰,才把后续的事情办妥。



这时候,正值沃伦的父母闹离婚,这件事更加坚定了他干一大票的决心。


只是,光两个人还不够,他们需要外援。


于是,学校里的会计高手埃瑞克和富二代查斯加入了。



他们先看了两部老派警匪片,学习抢劫技巧。


然后,开始煞有介事地踩点,画地图,人员分配,设计行动路线。


一人接车,三人抢劫,安排的妥妥的。



但有一个问题是,放倒图书管理员成了整个过程最艰难的任务。


因为他们谁也不愿意伤害别人。


这个活儿,最后落在了沃伦头上。



案发当天,开始行动。


但他们竟然智商欠费,没有准备最最重要的电击枪。


这TM不是演习啊!


几个人慌得不行,只能硬着头皮上。



他们分别打扮成不容易被发现的老人,却发现图书管理员不止一个。



犹豫了一会后,四个人选择撤退。


第一次行动就这么失败了。



走出图书馆后,斯宾瑟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从来没有感觉到世界这么美好,自己可以坦坦荡荡的感受阳光的照耀,清风的微拂。


就像《猜火车》的结尾伊万带着钱,以为自己走向的是美好人生。如果无法证明自己和别人不一样,那么去过大部分人都过的人生是最安全的。



但沃伦却不这认为。


第一次行动却很都没干,这让他感觉自己在浪费生命。


于是,他决定重新调整计划,第二天再次行动。



由于斯宾瑟临阵退出,他们的计划变成了——


一人接车,两人抢劫,斯宾瑟负责放哨。



沃伦打扮成精英人士,成功取得了管理员的信任。


但是本来该立刻用电击枪把她电晕,他却迟迟没有找到机会。



直到埃里克进来之后,他趁管理员低头登记,捂住她的嘴。


但并没有被电晕的管理员,哭闹声让他们慌了手脚。


沃伦一边道歉,一边把她绑起来。


后面的埃里克还在费力的带上一次性手套。



最后,他们手忙脚乱的带走了两本珍贵书籍和巨大的画册。


但在电梯上,又出了岔子。


埃瑞克不小心按下了一楼的按钮,结果,两个人受到了正在自习的学生的全体瞩目。



到了地下一层,他们竟然找不到出口在哪,只能返回一楼在众目睽睽之下遁走。



这么大的动静,已经引起了注意。


听到警鸣声之后,两个人只好放弃画册,赶快逃跑。



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抢劫计划。


前半段野心勃勃,而后半段,简直要被他们给蠢哭了。


说好的拉风呢?说好的帅气呢?


四个人拙劣的计划,全程大写的尴尬。


如果让法国人来拍这个故事,其荒诞和搞笑的程度绝对不亚于《你丫闭嘴》。



最最令人费解的是,他们竟然千里送人头——


销赃抢来的书时,在专业的鉴定机构,留下了自己常用的电话号码。


这也可能是他们真的太紧张害怕了。



当一个人做了坏事之后,就会无尽的心虚。


那段时间,他们一个比一个丧。


斯宾瑟因为走神出了车祸,埃里克天天泡在酒吧里,查斯被吓到不敢出门,沃伦的脑海里清晰的记得图书管理员的尖叫声。



要知道,他们曾经可都是大好青年。


有天赋的艺术生,能拿奖学金的体育生,老师眼中完美的好学生,事业有成的富二代。


听上去他们个个都前景光明,似乎会大有作为。



犯下的这种愚蠢错误,往深处说,不外乎是阶层焦虑。


在别人看来的光明,当下的自己却迷惘、无所适从,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渴望运用极端手段来改变阶层命运。



他们忽视了现实中的可操作性,在电影的结尾,已经出狱回归平凡生活的,现实中的当事人亲身说教,来告诫大家“青少年犯罪的危害和悔恨”。



虽然《美国动物》在纪录片与剧情结合的形式上做了创新,但是关于青春的释义,它既不够《猜火车》般的癫狂与堕落,也没有《发条橙》的极端与暴力,努力平淡的叙事,还原青春犯罪的危害,随之的说教却不痛不痒。



这么白痴的偷窃脑洞,终究也不是我们的青春。


所有人都告诉你与众不同,你是独一无二的;


等到长大了,你就会发现,你与其他人没有任何不同。


或许只有从沃伦口中说出的这个残酷事实,是本片最大收获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末聊影]美国动物——富二代和高材生,做了史上计划最周密的愚蠢抢劫
这群美国少年,只配叫混蛋
史上最蠢抢劫案,哭笑不得之后,还有一丝悲伤…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为偷一本书判7年
图书管理员
波兰2016战争电影《沃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