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字言字语|(1)龙舟竞发话端午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童谣里的端午节总是那么趣味无穷。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我们先看“龙”字何来。

“龙(龍)”字的甲骨文、金文像长身巨口的龙之形,篆书的“龙(龍)”字过于规整且装饰味浓厚,但仍可看出龙的轮廓。


龙究竟是何方灵圣?据传说,龙是一种体长、有鳞角须爪、可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春分登天,秋分潜渊,能隐能显,呼风唤雨。现代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华夏民族图腾崇拜的标志物。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亦说蛇身人首)。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传说中也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

对炎黄子孙而言,龙成了一种意蕴深远的文化符号、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寄托——龙文化已渗透进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自古以来龙就是四灵之首(四灵是指龙、凤、麒麟、龟四种吉祥动物,亦指天上四方星宿所组成的图像,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又称四象。古人将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中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又将其分东西南北四区并想像成四种动物),是皇权的象征,帝王都自命为真龙天子,使用器物也以龙饰为多。民间也普遍尊龙,各地都流传着许多龙的传说。直到今天,仍喜欢以龙命名,习惯用带“龙”字的成语典故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清朝黄龙旗

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说“龙”的英文译名dragon。在西方文化中,dragon虽也是传说中的神异怪兽,但它是“多头、嘴里喷火、吃人的妖怪”,是邪恶的象征(《圣经》中多有描绘)——龙与dragon的文化象征意义一善一恶、一正一邪。最初的译者也许是找不到和中国龙对应的西语,才译成dragon,这就像给圣人与罪人取相同的名字,同名异物,毫无关联。但这种误译导致神圣瑞祥的中国龙在西方被严重妖魔化,甚至产生了“中国人怎么崇尚邪恶”的错觉,负面影响不小。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曾有人提议用龙作为奥运吉祥物,但就因为这个原因,最终被否决。近年来,有学者提议把龙改译改为loong(龙的汉语拼音long英文是“长度”,且汉语发音像“狼”,不妥),值得探讨。

夏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五月又称午月。“午”与“五”同音,五月初五就叫端午(端即开端、初始之意)、端五、重五等。“五”为阳数,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前后,是大热天的开端,往往是疫情的高发期,所以这天人们饮雄黄酒祛病防灾,小孩佩戴香囊预防某些传染病。很多地方端午节当天有门头插艾、悬挂菖蒲的习俗。艾又名艾蒿,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节可以说是全民的卫生防疫节日。

何以端午节赛龙舟?这应该与端午节的来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龙图腾祭祀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纪念屈原说等等。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楚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故纪念屈原说占据了主流地位,吃粽子、赛龙舟都与屈子自沉汨罗江联系在一起。据说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逝,楚国人争先恐后划船追赶救捞,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尸身,投粽子入河好让鱼吃了粽子不吃屈原尸身,投香包入河以保屈原尸身不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可能不知道,赛龙舟并不是起源于屈原,而是……
吃粽子和赛龙舟
【江西】韩子腾《有趣的端午节》指导老师:李老师
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
中国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及其庆祝方式(双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